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蔷癫慷又洌由显墩骶薮蟮奈淦饔攀疲缓竺婧屯辆谌牟慷幼髡剑降恼剿鸨却蟾旁10:1左右。
不过和消灭俘虏土军部队相比,一一八团缴获的黄金白银又是一个大收获,一个天文数字的收获;其它各部队并非没有缴获,但也是零零星星,不像一一八团能够一次性俘获如此大数量的财物,而且是以黄金为主。这次总共缴获了各种驴车、马车二十五辆(有两辆不知去向),事后统计上面装载的黄金重量超过了五千公斤,白银超过了八千公斤。让远征军司令官吴佩孚高兴不已,叫马跃连夜派人将这批东西装订好押送到最近的机场,由飞机运到巴士拉港口,最后秘密押送回国交给赵天一。这些东西一一八团一营发现之后就马上上报了团长蒋明,以蒋团长的精明,怎么能不清楚财不外露这种江湖传说;他马上下令周营长对全营士兵封口,最后又对全团官兵下了严厉的封口令。此事到此为止,我们缴获的不过是一些普通的财物,没有什么金银。就这么的,天大的财富被隐藏了起来,成为赵天一集团的私产;不过后来赵天一做总统以后,这笔钱还是拿出来,用于国家的各种发展和建设需要了。
巴格达城的陷落,让正在大打出手的世界各军事大国吃惊不小。之前巴士拉城的陷落,大家完全可以认为是土耳其帝国没有重视,或者军队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但现在,精锐的土军第三军四个师去了巴格达行省,还有德国将军一起配合指挥,两个集团军加起来十五六万人,怎么还能说丢就丢呢!对于外界的这种质疑声,土耳其高层自己很清楚所谓的十五六万人的军队是一个怎么回事,一群农民和牧民而已。不过土国的三巨头对此仍旧不满意和不理解,军事大臣,兼总参谋长的马特伊斯梅尔恩维尔更是怒火万丈。在他看来,精锐的土军第三军过去了,就没有什么人能够抵挡得住第三军的强势碾压;这是一支年欧洲最强大的英法军队都可以打败的军队,中国人,那群刚刚才从地上爬起来的黄种人,根本就不是第三军的对手。
这位野心勃勃的青年土耳其党人最高领导人之一,可是有着远大理想的人;第三军南下,就肩负着他自己的使命向东攻占伊朗,然后越过伊朗高原进入印度次大陆,将其从英国人手下“解救”出来,废除印度教,发扬*精神。最后再向东进入中国,将奥斯曼帝国的光辉发扬到极致。但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消灭了中国远征军,将巴格达省、巴士拉省先夺回了再说。现在的结果是,自己派去的最精锐的第三军败了,败给了中国人;在加利波利半岛战役击退英军的登陆,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第十九师也消失不见了。这个不是恩维尔能够容忍和接受的,他开始怀疑自己指派哈利勒萨米军长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是不是正确的了。
和恩维尔一样,青年土耳其党主席、内务大臣塔拉特,海军大臣杰马尔都对第三军的失败感到不可思议。这三人是现在奥斯曼帝国真正的掌权人,他们的一句话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当然也可以决定整个国家的走向。参加一战加入德国阵营,也是几位青年土耳其党人决定利用强大德国人的帮助,击败土耳其的世*宿敌俄国人,重现奥斯曼帝国的风光,建立以奥斯曼皇室为首的统一的突厥民族大帝国。但现在南去的带着众人希望的第三军竟然失败了,这让他们在吃惊之余有些手忙脚乱,因为这种情形和结果和他们设想的不一样,他们没有预留下一个桥段的剧本,不知道该怎么演。
中国远征军占领巴格达,土耳其高层不高兴,德国人也是担心自己的奥斯曼盟友;不过英国人和法国人、俄国人就很是高兴。虽然法国和俄国在此前的一些问题是和中国人有些不对付,但对于远征军取得的成就,还是很喜闻乐见的;特别是俄国人,作为宿敌和世仇,俄国人对土耳其遭受的任何失败都特别高兴。这两个国家历史上和英法一样,为了领土争夺也进行过百年以上的战争,而且比英法百年战争还要持久和惨烈,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第持续了两百四十一年,平均不到十九年就有一次大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现在看到土耳其人在中国远征军面前吃了亏,连巴格达都丢了,尼古拉二世高兴的就像是自己的军队打了胜仗,竟然亲自写信给中国政府总统袁世凯,表达自己的谢意。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二五〇章 大隈首相的状况()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五〇章大隈首相的状况
中国远征军在西亚地区与奥斯曼帝国军队作战连续取胜、并且还占领了巴格达的消息传出以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永田町日本天皇皇宫、政府内阁所在地永田町一丁目七番,就开始有些不平静了。一月十日一大早,外务大臣石井菊次郎、内务大臣一木喜徳郎、大藏大臣武富时敏、外务参政官柴四朗、内务参政官藤沢几之铺、大藏参政官加藤政之助、文部大臣高田早苗、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几个人都提前赶到首相大隈重信的办公室,就昨天半夜没有商讨完的事情进行再讨论。
由于地区差异(时差)的原因,西亚是下午五点,东亚地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十多了,这些内阁成员就被召集起来进行商议,可惜因为军方的原因,会议无果而终;今天心里面忐忑的文官们先来了,武官们用过都不见。也是的,昨天晚上进行商议时,文官中有人提出暂时可以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那些谈判条件,尽管和中国恢复关系,然后在通过外交渠道获取中国人在军事方面的秘密,来提升日本的力量。这个想法看起来不错,但当文部大臣高田早苗将这些话刚一说出口时立即遭到了陆军和海军的强烈反对;陆军大臣冈市之助甚至威胁高田早苗性命不保,将这位早稻田大学首任校长吓个半死。他可是一直从事欧美文化和政治研究的文人,之前一直在大学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没有接触过冈市这样的军人,确实被吓了一跳。
众人一边坐着闲聊,一边等那些没有到的人;过了几分钟,逓信大臣箕浦胜人、农商务大臣河野広中、内阁书记官长江木翼几个人也陆续来了,唯独不见陆军非常和海军大臣到来。又等了几分钟,才看到冈市之助和加藤友三郎这两个军队大佬一起结伴姗姗到来。就在众人要正式开会时,天皇陛下的侍卫长亲自到场,代表大正天皇了解会议进程;众人在一番行礼参拜恭祝问候之后才开始落座继续昨晚的话题。
大隈首相首先感谢天皇对内阁的关心,然后又为此表示谢罪……让天皇陛下操心了!说实话,大隈这第二次组阁担任首相,过的并不比第一次好多少。第二次刚一上任,他就在政府部门和各地的地方部门进行了一次大的官员更迭,以期间整个国家控制在他的内阁手上;他甚至还更换了全国各地内务、警察部长,希望自己手里能够有一点点的武装可用。这些取得成功之后,大隈重信的信心爆长,又在一五年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利用军队在中国山东战役的失败,他的这次选举可以说想当成功,阻止了陆军有关再增加两个师团的要求,为政府节约了一大笔的费用。不过此后,权力的膨胀让他的头脑又发热,向中国提出堪称日本历史上最大污点的“对华十二条”,其结果最后大家都知道了。大隈本人因此也立即引来了一大堆反动派的声音,为了加强自己阵营的力量,他将眼睛瞄向了之前不怎么友好的军方;在答应同意陆军增加两个师团的编制以后,大隈在国会和内阁获得了军方的支持,稳固了他的位子。
但现在的情况又有些不同,山县有朋等元老们借助大隈内阁压制政友会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了,从大隈秘密地与俄国人进行第四次谈判时的态度,就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些元老们那种卸磨杀驴的味道。军方对于不能及早进入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一直耿耿于怀,这些在第三次俄日密约中说的很清楚:“从洮儿河与东经122度交点起,界线沿交流河和归流河至归流河与哈尔达台河分水岭,再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边界至内﹑外蒙古边界末端,线南北分属日﹑俄势力范围。以北京经度116度27分划内蒙古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属日本势力范围,西部属俄国势力范围”。
迫于军方的压力以及自己首相位置的考虑,大隈内阁只能向妥协,同意从贫弱的国家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军队武装,为军方可能的行动做准备。不过中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