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张青山却好像明白了:无私奉献、互相帮助的团结精神,不就是红军战士之间的战友情吗?红军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装备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却依然能打这么多大胜仗,这种团结的精神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璀璨星空下,中甸大雪山的脚下,无数堆篝火,如同漫天星光连成一片,大有燎原之势。
正因为有篝火的存在,这一夜,大家可以不用站着背靠背的睡觉,但也不能躺下,而是背靠背的坐着睡觉。
战士们睡下了,可张青山等突击连的领导们却还在忙碌的商量着明天的路到底怎么走……张青山还特意去看望了一下老王,劝说他跟大部队一起走,但让他惊讶的是,老王的精神头居然不错,最少,笑声大了很多,见如此,张青山也不好在老王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再劝,只能吩咐那两个同志好生照看老王。
早上六点,部队‘起床’只睡了三个多小时的张青山,和大家一样,用雪当水擦了把脸的时候,还打趣着雪地里洗脸的方便。
六点半,吃过早饭后,突击连第一个出了。而这个时候,有些部队还在山顶,甚至,在山的另一端,有的部队才刚刚开始爬山——我仔细询问过一些老红军,他们说,红二、六军团和中央红军爬雪山时有点不同:中央红军爬雪山是连着没有间断,而根据中央红军的经验,以师或团为单位为最佳——最少一开始,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度,而不会因中途生意外而有所耽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而,红二、六军团是以团为单位行进,中间相距一点距离。
今日凌晨的商量还是很有用的,他们进一步完善了四十九团的开路办法:以排位单位,一排带头,不用铁铲,直接用脚踩;二排居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一排踩过,但相对还不是那么冰硬的地面上,用铁铲铲出一条条防滑线条,三排则进一步完善这些防滑线条。然后,三个排轮回交替……
别看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息,一开始,突击连的前进度还保持的不错,但因攀爬中甸大雪山时消耗过多的体力,虽然他们现在有些适应高原反应了,但这度还是渐渐慢了下来。加上第二座雪山虽然比中甸大雪山要小得多,但因其高度有中甸大雪山的三分之二,因而,在坡度方面反而要陡峭一些,很不好攀爬。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难度,让大家格外小心,因而,爬到山顶时,突击连除了各个满头大汗,累的气喘吁吁外,没有别的不适应,这让张青山等几个领导放心了不少,一致认为这是大家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的结果。
然而,谁都没想到,在下山的时候,意外来的如此猝不及防,来的如此让人心痛。
开始下山,轮到三排走在最前面,这个时候,防滑是最重要的,因而,大家根据中央红军提供的资料和在中甸大雪山所得出的经验,没有成队列的走,而是以班为单位稍稍向外散乱的走,因为这样一来,可以为后面的同志做大尽量不打滑。
可谁都没想到,刚刚还晴空万里的天色,突然之间就灰蒙一片,然后,还没等大家猜测到底是要下雨了还是要下冰雹,就见指头大的冰雹纷纷砸了下来。
虽然有点猝不及防,但好歹是军人,在张青山和胡英泽等领导声嘶力竭的大喊下,众人很快就集中在一起——他们在中甸大雪山上,就是靠集中在一起,用各自身上兽皮、破烂的伞等等凡是一切能抵挡冰雹的东西举在头顶,连成一片来对抗冰雹的。
这招虽然有用,但谁都没想到,在中甸大雪山那么高大的雪山上都没出过事,可在这地方却生了意外……
第一百八十九章 对不起!()
向永谷,外号向大命,湘西人龙山县人,今年二十二岁,原是龙山独立团的,后来因其猎户出生,枪法精准,被张青山看中,调到了突击连三排三班,也是小驼子的徒弟之一。
他性格虽然不怎么爱说话,却外冷心热,战斗十分英勇,光是长征以来就两次负伤,其中一次,大家都认为他不行了,没想到整整在手术台上躺了五个小时后,他居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因而得了个向大命的外号。
向大命所在的三排三班走在最外面,突然下起了冰雹,他和大家一样,赶紧向中间靠拢。可就在这时,他身边的一名同志“哎呀!”地叫了声。
扭头一看,却见这个战友左脚踩在一个大裂口上,一脚踩空,只因其右脚还踩在雪地上,在双手胡乱挥动中,身体正慢慢向左边的大裂口子里掉进去……根据中央红军的经验和当地老百姓的介绍,大家把这种突然出现的大裂口叫冰缝。简单点说,原本地上就有这么一道口子或者是小洞,只是因上面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住,因而,表面上看不出丁点痕迹,可一旦踩在上面,因为人踩地时的重心的原因,十有就得掉下去。
这一刻,向大命脑海中根本就没任何想法,而是一见战友要掉进冰缝里,本能的伸手一把向他抓去。
可这个战友已经差不多要掉进去了,他这一抓,不仅没救出战友,反而因为力道的拉力,把他也拉进去了。
就算如此,向大命也没有想过放手,只是他潜意识的挥动着右手胡乱一抓,没想到,居然抓到了一个东西。然后,就感觉到是一只有力的手。
但很遗憾,这只手的力量还不足以将他俩拉住,反而在瞬间就被他俩的重量给带着拉进了冰缝……
“不好!向大命他们三个掉进冰缝里了……”
张青山正举着一件斗篷,声嘶力竭的让大家注意防冰雹,不要被砸伤。猛地听见这喊声,立马扭头顺着声音看去,却见那儿正有一群人冲过去。
翻中甸大雪山,无论是以前的中央红军还是现在的红二、六军团,都有不少人牺牲。可让张青山骄傲的是,突击连没有伤亡。所以,一听到这话,他心头立马就浮现出一句话:不好!出大事了。顾不得躲避冰雹,把斗篷随便向身边的一个战士手里一拍就冲了过去。
“都别急着冲过,免得踩到冰缝再出意外……”胡英泽的喊声提醒了张青山,他立马跟着喊起来。
这话喊的真及时,甚至救了好几个战士的生命:当众人用木棍开路,把冰缝上那层薄薄的雪打掉,却见其长约十多米,最宽的地方有两米左右。而正有几个战士就停在这条冰缝不到三米外,可以想象,要没有胡英泽的提醒,让这几个战士及时停下,否则,他们下一秒就得掉进去。
张青山趴到冰缝边,向下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条冰缝越向下越窄,三个战士几乎重叠在一起,离地面大约七八米。从他们这一路滑下去的痕迹中的血迹看,不怎么妙。
“向大命,你们几个有没有事?”
齐子轩喊了句,稍稍等了下,没见回应,顿时急着对旁边的同志叫道:“你们站着干什么?快跟老子一起喊。”
“向大命,你们几个有没有事?”
结果,下面没有丝毫动静。让所有人的心都渐渐沉了下去。
“别喊了,快去找炊事班要绳子。”张青山皱着眉头大叫一声,又对身边的一个同志吩咐一句,眼角正好见到很多同志跑过来,立马对冲在最前面的彭鹏大喊:“老彭,让他们都回去,别都挤过来,免得再生意外。”
而一旁的胡英泽则对身边的人吩咐:“多找些木棍和能遮挡冰雹的东西过来,搭在这上面,不要让下面的同志被冰雹打到,造成第二次伤害。快去!”
要不说关键时刻还得看经验,在众人着急的心乱如麻时,张青山和胡英泽的有序指挥,让大家找到了主心骨,立即按吩咐办事。
很快,绳子找了过来,张青山见齐子轩抓过绳子就要往身上绑,一把就抢了过来,顺手把齐子轩推开,怒道:“滚一边去。”
“连长,你……”
“妈的,老子是连长,这个时候连长不上,什么时候上?”谁都知道,这冰缝里绝对滑,绳子只能保证不掉下去的几率,可万一打滑,人撞到冰墙上,那也不是开玩笑的,一旦脑袋撞上,会死人的。更何况,万一绳子不结实,中途断掉,下去的人绝对非死即伤。所以,众人一听张青山的怒吼,心头十分感动:咱们这位连长虽然爱显摆,又有小山头主意……不管他有多少不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条好汉,关键时刻能牺牲,也敢于牺牲,更是勇于牺牲。有这一点,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