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城的南城墙战火纷飞,喊杀声震天,无数的尸体从城头滚落,鲜血太多,在寒冷的天气下,几乎已形成大片的白雾,此战,已不可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日暮西山,天色渐渐昏暗,葛尔东赞走到城垛边,望向下方的李浩,两军主帅对视,时间仿若停滞。
就在这时,李绩带着五万大军到来,抵达朱雀门外,听到这个汇报后,葛尔东赞长叹一声,他知道,他们连最后一丝翻盘的希望都没有了。
“全都住手!”葛尔东赞忽然举手沉喝,双方大军都停了下来,纷纷转头望着他。
“李浩!你赢了!”葛尔东赞望着城下的李浩,神情萧瑟,一时间仿佛老了十几岁。
李浩面无表情地问:“你是死?还是降?”
禄东赞转头环顾仅剩的两万吐蕃大军,只见他们也在盯着自己看,是啊,他是大军主帅,吐蕃大相,是他们的首领,他们自然要盯着他看。
禄东赞想到出征之时,自己带着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而如今,只剩这两万残兵败将,此刻,有人表情凶狠,有人表情迷茫,有人表情痛苦,有人则颇为懊恼……
“是我没带好他们。”禄东赞心中暗叹一声,然后高声道,“诸军,放下兵器吧。”
禄东赞降了,虽然很多吐蕃武士心有不甘,但大部分吐蕃军知道大势已去,如今主帅有命,他们自然遵从,纷纷放下兵器。
李浩一挥手,唐军纷纷上前将这些吐蕃武士押解下城楼,与此同时,李绩留四万大军在朱雀门外,带着一万大军入皇城,李浩让他派人一起押解吐蕃俘虏。
等所有吐蕃俘虏都被押解跪在朱雀门前时,已经夜幕低垂,繁星漫天,四周竖起无数火盆,亮起无数火把,把偌大的朱雀门照得仿若白昼,现在城楼之上只有禄东赞一人了。
禄东赞遥望太极宫方向,发现那边战事已经结束,恰巧,有传令兵来向李浩传令,李元忠彭海、带领金吾卫和八百玄甲军誓死守卫承天门,虽然承天门被攻破,吐蕃大军却未能入太极宫,薛仁贵带一万大军到来后,逆转全局,不过,八百玄甲军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李浩闻言浑身一震,眼圈又红了,又是八百玄甲军没了,如此一来,在流求训练出来的五千玄甲军就只剩六百多人了,李浩手抚胸口,感觉一阵阵心痛。
城头上的禄东赞听到这番话后,眺望太极宫方向,长声叹道:“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
李浩此刻心情正糟糕,禄东赞还敢装逼,简直是在挑衅李浩的威严,李浩猛然瞪眼高喝:“将所有的吐蕃俘虏!全部格杀!一个不留!”
禄东赞闻言阒然惊叫:“李浩!尔敢如此!”
“闭上你的臭嘴!”李浩瞪视禄东赞,寒声道,“你们吐蕃敢侵犯我大唐疆土,沿途烧杀抢掠,毁坏了多少州郡,害死了我大唐多少百姓,还把我大唐都城毁坏成这样,我为何不敢杀你们这帮蛮夷俘虏,你当真以为,跪地投降就能一了百了吗!”
禄东赞面部肌肉颤抖,然而他竟无言以对,李浩接着道:“告诉你,这只是个利息而已,要不了多久,本王就会带领大军,亲临你们雪域高原,摘下松赞干布的人头!”
他说完这些,直接取出一支令旗,高声呼喝:“传本帅军令!所有俘虏!全部格杀!”
瞬间,朱雀门前尽是惊恐的哀叫求饶之声,然后便是一阵阵切割头颅之声,无数失去了头颅的身影陆续倒下,寒冷的夜色中,到处都是血腥味,长安城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血腥而又残酷的一天。
禄东赞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吐蕃大军被屠戮,他的心宛如被刀绞,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浩这个人,居然如此残忍,竟会残杀俘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中原汉人王朝竟会做出如此之事,愤怒、悔恨、悲哀、屈辱……各种复杂的情绪充斥着禄东赞的心头,然而他却从未想过,他在大唐各大州郡虐杀大唐百姓的时候,比这还要残忍。
“李浩,今日本相死便死了,你也莫要得意,你必定也不得好死!”禄东赞咬牙大喝一声,忽然爬上城垛,猛然跃下,然后只听见“噗”地一声闷响,葛尔东赞已经趴在朱雀门前,手脚抽搐几下,鲜血渐渐从其口鼻溢出,没了动静,号称一代智星,称雄吐蕃多年,在中原大地都能翻云覆雨的吐蕃大相葛尔东赞就此陨落。
李浩望着葛尔东赞的尸体,冷哼道:“我会不会好死,还轮不到你来评头论足,李绩将军,请将禄东赞的尸身用冰块保存,等待陛下定夺!”
“是!”李绩拱手领命,当即便派人将葛尔东赞的尸体抬走。
接下来,李浩带领大军前往太极宫,来到承天门前,只见承天门紧闭,城头上站着稀稀落落的一些金吾卫和左右骁卫,宫墙之上,满目疮痍,宫墙脚下,到处都是血迹、尸体、矢石,还有未熄灭的战火。
462章:问策()
由此可以看出,太极宫中已经没有多少守军了,据他估算,估计不足四千人,不然怎么会连打扫战场的人都没有。
李浩站于承天门之下,朗声高呼:“十道兵马大元帅,琼南王李浩,奉命前来勤王,现已诛灭吐蕃蛮夷,请求面圣,以证吾皇平安!请速开承天门!”
他是来勤王的,勤王成功后,最后一个步骤,就是亲见皇帝面,以证明皇帝还活着,毕竟但凡需要勤王的时候,都会很混乱,皇帝在混乱的时候,容易受到来自各方的威胁以及危险,所以这最后一步,十分重要,不然勤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薛仁贵、彭海以及李元忠三人同时出现在城楼之上,朝李浩行礼:“拜见琼南王!”
“李将军,彭将军,久违了,薛将军也在。”李浩随手抱了个拳,看似很随意,其实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因为李浩此刻身份太高,无论在军职还是爵位方面,都已封顶,不可对他们还礼,否则不合礼数,所以李浩这很随意的一抱拳,就算是对他们礼遇有加了。
“琼南王。”李元忠满面为难道,“皇上有旨,琼南王只可带一百亲卫入太极宫。”
李浩微微皱了皱眉,转眼望向承天门,答非所问,道:“本王听说承天门方才被吐蕃大军攻破,门闩修好了吗?”
彭海和李元忠闻言尽都一阵窘迫,薛仁贵却是满面淡笑,李浩果然厉害,一眼就被他瞧破了,此刻的承天门虽然关着,但后方并没有门闩,一推就开,完全就是唬人的。
李元忠苦叹一声,道:“王爷,卑职也是奉命行事,得罪之处还请包涵,请您带百名亲卫入宫。”
“不必了。”李浩摆手道,“本王不带任何人,一人入宫面圣。”他说罢翻身下马,大步走进承天门甬道,站在承天门前,伸手双手用力一推,“嘎嘎嘎”声响传来,巨大而又厚重的承天门竟被他推得分开。
然后李浩便只见承天门后方站着两排金吾卫,足有四百多人,两支队伍排出老远。
看到李浩进来,两排金吾卫尽都紧张不已,李浩看了他们一眼,淡然说了声:“诸位护驾辛苦了。”说罢大步向前。
对于太极宫,李浩是轻车熟路,找到一个宦官问了一下,宦官告诉他,皇上在甘露殿,李浩直接前往甘露殿。
甘露殿中,李世民双眉紧蹙坐在龙案前,忧色满面,太子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分别立于两旁,李世民这是怕李浩造反,所以请出了这二位大神,在他看来,李浩对李治和李明达都很喜爱,对他们应该有感情,请他们二位出来,就是想跟李浩打打感情牌,其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这个做法很荒唐,李浩是什么人,如此睿智的一个人,会被那么点感情所羁绊吗,他若是要反,十个李明达和李治也没用,但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其实他也想过要埋伏刀斧手,把李浩给剁了,但他转念一想,李浩如果肯单人前来,那就说明他没有谋反的心思,自己还埋伏刀斧手杀他,那不是有病吗?而李浩如果想谋反,自然会提防着他,刀斧手也杀不到啊。
李浩进殿后一直微微低头,以示尊敬,到殿心站定行礼:“臣李浩参见皇上。”
李世民赶忙道:“诗狂免礼。”
李浩抬头,看到李治和李明达,不禁一愣,多年未见,李治和李明达都长大了,眼下刚过完年不到一个月,李治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变成了一个翩翩美少年,很是俊朗,此刻正对着他笑,而李明达今年也已十五岁了,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