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便是购买厨具,请伙计,这些都不是难事,花钱也不多,很快就搞定,最后就是挂牌匾开业了。
开业的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一,刚过完冬至,进入“一九”天,这天天气不错,就是有点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李浩的酒楼前十分热闹,李浩虽然朋友不多,但程处默朋友多嘛,他在朋友圈里一呼唤,那些狐朋狗友全来捧场,到场都是各种富二代和官二代,加起来足有三十多个。
李浩坚持要在开业当天举行剪彩典礼,程处默不懂什么叫剪彩,但李浩既然要坚持,他也只能配合,剪彩之后,盖在酒楼牌匾上的红布终于揭开,露出三个大字“太白楼”,全场到处都是欢呼和掌声。
李浩望着太白楼三个字,嘴角含笑:“李白,对不住啦,借你名字一用,别介意哈。”
接下来就是请大家进去用餐了,李浩当场宣布,开业第一天,优惠大酬宾,所有人用餐全都半价,街上顿时涌起了欢呼声,众人一窝蜂似地涌进了酒楼。
李浩在开酒楼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生意一定很火爆,所以在设定桌椅座位的时候竭力节省空间,从一楼到二楼,单是大厅就有三十个小方桌,十二个大方桌,二十二个独案。
小方桌最多可供三人合坐,大方桌最多可供四人合坐,独案是单人桌,就是大唐人吃饭用的案几,至于包间,都是圆桌,最小的圆桌可以坐十人,天字一号房的圆桌可以坐二十人。
才开业不到一炷香的时辰,酒楼里就坐满了人,就连所有的包间都满了,程处默的朋友们包下了天字一号房,没办法,人家财大气粗,要知道天字一号房最低消费是二十贯,也就是说只要你包下了这间房,哪怕你什么东西都不吃,也要交二十贯。
望着如此火爆的生意,程处默开心得咧嘴傻笑个不停,李浩则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由于生意太好,李浩早就对招手的员工进行了培训,用现代的酒店管理方法来服务,服务员专门负责点菜,点菜必须记录菜单和桌号,然后送至后厨,跑堂的专门负责传菜,按单子送菜,还有两个巡台专门负责在一楼和二楼大厅巡视,防止有人逃单,也就是吃饭不给钱,偷偷跑掉的那种。
之前李浩提出这种管理方法的时候,程处默还说他多此一举,因为大唐的所有酒楼都是店伙计点菜,店伙计传菜,掌柜结账,没那么多道道,然而当他看到生意如此火爆的场面,服务员和传菜员忙得不可开交之时,终于意识到李浩的这种管理方法是多么的明智,倘若不按李浩的方法来,肯定要出错,这么多人点菜,哪个店伙计能全部记清。
很快,厨房告急,说厨师来不及做菜了,李浩亲自去厨房坐镇。
现在厨房只有两个大厨,就是胡老汉的两个外甥,一个叫姚金山,一个叫姚金水,这两货已经跟李浩学了两三个月的厨艺,每个人都分别掌握了二十多道美味可口的菜品,现在李浩的酒楼完全就是靠他们二人撑着呢,李浩给他们二人的薪水也开的很高,每人每月五贯,年终还有奖金,那就是酒楼年收入1%的提成。
姚金山和姚金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会遇到这样的好事,酒楼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他们不关心,他们学问不高,也算不了这么复杂的帐,但他们知道一个月五贯的薪水实在是太高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他们浑身都是干劲,然而即便如此,当酒楼满员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忙不过来,只能向李浩求援。
李浩的老爸是厨师,他从小耳濡目染,也算是半个厨师吧,而且他在做菜方面还是挺有天赋的,他老爸曾好几次让他跟自己专心学厨艺,都被拒绝了,因为他不想这辈子都窝在厨房里,太无聊了。
直到晚上七点多钟的样子,酒楼里的客人才越来越少,最后走得一个不剩,没办法,唐朝有宵禁,李浩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带着程处默到柜台找姚大福清点今天的收入。
姚大福是姚金山和姚金水的老爹,很精明很活泛的一个人,曾经在金水镇开过酒楼,但因为生意太差,后来就没干了,李浩特地聘请他做了掌柜,待遇跟他两个儿子是一样的。
账目上记载,今天总营业额是二百三十二贯五百五十三钱,至于具体收到的钱数,暂时还不知道,因为太多,需要清点,李浩让所有的员工一起来清点,两柱香的工夫,清点出来了,跟账目上一文不差。
程处默望着柜台上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的铜钱,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两只眼睛瞪得好似夜明珠:“一天,这才一天就赚这么多钱!”
李浩友情提醒:“今天是半价的哦。”
“啊,对啊,今天是半价,半价就赚了这么多,我的天啊……”程处默的口水已经流下来了。
李浩对程处默的表现很不满意,怎么说也是未来的卢国公呢,怎么才看到这么点钱就这副德行,唉,定力太差了,看我多淡定,多能装逼。
李浩再次友情提醒:“等明天全价的时候,生意也不会这么好了,不过你放心,应该差不了,至少我敢保证,全长安不会有哪一家的酒楼生意会有我们的好。”
“当然,那是当然!”程处默大头连点,“咱们的菜是全长安最香的,生意肯定也是最好的。”
李浩双眉一挑:“光菜香还没用,还要酒好。”
程处默闻言一愣:“要好酒?咱们用的是三勒浆啊,已经够好了。”
李浩呵呵一笑:“三勒浆算个屁,你要是喝了我的蒸馏酒,保证认为三勒浆是马尿。”
“什么!”程处默震惊地望着李浩,“难道你还会酿美酒?”
33章:蜂窝煤()
李浩微笑点头,一脸装逼的表情,问:“你酒量如何?能喝多少三勒浆?”
程处默闻言得意道:“俺酒量那是没得说了,三斤三勒浆不在话下。”
“三斤,呵呵……”李浩再次冷笑。
“咋!你不信?”程处默闻言瞪眼怒叫,生平第一次有人敢挑衅自己的酒量,让他很不爽。
“不是不信。”李浩淡笑道,“我酿的蒸馏酒,一斤就能让你躺下。”
“你就胡吹大气吧。”程处默不屑冷哼,压根不相信他说的话。
李浩也跟他争辩,反正他现在还不打算弄蒸馏酒,因为现在酒楼刚开,生意火爆,根本不需要蒸馏酒,等到哪天酒楼生意变得清淡一些了,再推出蒸馏酒,往酒楼一引进,顿时又能让酒楼生意火起来。
眼下有了程处默这个合作伙伴,就必须好好利用,他想了想,最后决定把手伸向煤炭业。
关中的冬天很冷,李浩感觉这段日子自己都快被冻成傻逼了,所以关中的人都喜欢在冬天烧炭取暖,没钱的人家烧木炭,有钱的人家烧煤炭。
唐朝的煤炭业不怎么发达,但长安不一样,这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富人太多,所以长安的煤炭供应量几乎占了大唐总量的一半。
李浩这时开口问程处默:“程兄,长安的煤炭一直是有哪家势力把持的?”
程处默答道:“长孙家啊。”
李浩闻言一愣,长孙无忌家的产业,这可不好办了,他原本是打算找程家合作一起弄蜂窝煤,这玩意铁定赚钱,非常挣钱,为啥,因为蜂窝煤都是用碎煤粒做的,而唐朝人都是烧煤块,碎煤粒根本没人要,直接当垃圾丢掉的,可以说几乎零成本,这种生意做起来才有赚头嘛。
然而现在碰到了一个大问题,长孙家掌握着长安的煤炭生意,要去长孙无忌嘴里抢食,这可不好办呢。
李浩试探着问:“如果我想跟你家合作,进军煤炭产业,从长孙家手里抢生意,你老爹敢不敢?”
程处默的回答很牛逼:“除了造反,还有我卢国公府不敢做的事吗?”
但他紧接着又道:“不过没那必要,俺爹和长孙伯伯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交情不浅,为了点钱就抢了他的生意,不值当。”
李浩挑了挑眉:“如果一本万利呢?”
程处默双眼一亮,想了一会儿,道:“俺回去问问他。”说完急就急匆匆地走了。
李浩也想回家,可是长安城门早就关闭了,无奈,他今晚只能住在酒楼了,内院有员工宿舍,不过……他更喜欢住天字一号房,嘿嘿。
第二天早上,酒楼还未开门,程处默就来敲门,李浩让姚大福打开门,让程处默进来,程处默一脸无奈地道:“李浩,俺爹说你又坑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