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朱宿老继续道:“如今刺史大人来了,老朽想求大人带他走,以后将他留在身畔,不管做什么,都得活出人样,他还小,还有大把的岁月等着他,不该陪老朽共赴黄泉。”

    “嗯。”李浩用力点头,“宿老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他,让他活出个人样来!”

    “如此……老朽便……放心了。”朱宿老的声音忽然颤抖起来,几乎上气不接下气,李浩听得一阵心颤。

    果然,朱宿老说完最后一个字,气没喘上来,断气了,不过他的神态却很安详。

    李浩缓缓闭上眼,悲痛默念:“老先生,您一路走好,您放心,庭州百姓不会有事,您的孙儿也不会有事,大唐的子民一直以大唐为傲,大唐也因有老先生这样的百姓为傲。”

    李浩默哀了十几分钟,这才缓缓起身,当他转过身来时,发现朱瑞环正在抹眼泪,他现在仔细看朱瑞环,发现这年轻小子的神情很是倔强,倒与自己有几分相似,他走上前道:“你现在归我管了。”

    朱瑞环翻了个白眼:“谁要你管。”

    翻白眼的样子更像自己,李浩也不着恼,说了声:“走吧。”说罢转身出门。

    朱瑞环嘴上虽硬,却还是跟了出去,李浩上街看到一个府兵,上前拉住他,问:“认识我吗?”

    那府兵盯着他看了片刻,立刻吃惊大呼:“刺……刺史大人!”

    李浩点头,指了指朱宿老家,缓缓道:“朱宿老过世了,这是他的孙儿朱瑞环,你带着小朱去买棺木,安排好墓地后去刺史府通知我,我去参加葬礼。”

    “是。”那府兵闻言拱手领命,向朱瑞环招了招手,带他去置办棺木。

    李浩目送那府兵离开,缓缓登上城头,望着城外的高昌大军,忽然悠悠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朱宿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大唐发光发热,此等精神,当真叫人敬佩,宿老放心,你和诸位老者的牺牲不会白费。”

    说到这里,他忽然变得满面阴鸷,双拳紧握,似有无限煞气冲天而起,他忽然抬起右手,竖指指向天空,沉声高喝:“我李浩今日在此指天为证,有生之年,必灭高昌,纵然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204章:长枪永守大唐魂() 
经过了连续两天的廷议,驰援庭州之事终于定下来,由吏部尚书侯君集带着一百亲卫从长安出发,开往凉州,从凉州府调兵两万,驰援庭州。

    临行前一晚,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前来拜见他,名义上自然是为他践行,实则给侯君集带来了太子的话:“庭州无大碍。”

    侯君集混迹官场多年,听到这句话后立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接下来就看他的意思了,是要帮李浩,还是站在太子这边。

    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根本就是一道送分题,李浩算老几,虽说有才,也颇得皇帝赏识,那又怎样,李承乾可是太子,未来大唐的主人,侯君集几乎没有多想,就选择站在李承乾这边,一路慢悠悠地行着,能拖则拖,名为驰援,实则缓援,按照他的速度,赶到庭州起码要半年以上,估计等他赶到庭州的时候,李浩的尸骨都找不到了。

    庭州这边李浩刚收获了近千石玉米,还有一千多石玉米在二十多天后成熟,再过两个月多一点,还有近两百亩的玉米,那可是数千石的玉米啊,有了这些玉米,绝对能撑到入冬,庭州的粮食危机暂时解除了。

    收割完玉米,李浩立刻就派人耕地播种,继续种玉米,这还不够,他又将城中一些房屋拆掉,将那些拆了房子的人集中到帐篷区居住,清理出来的地方用来种玉米,他要把冬天的粮食也提前备上,现在对于李浩来说,没有什么比粮食还重要了。

    高昌围城一个月了,然而庭州的百姓们已经吃上了玉米饼,李浩发现玉米真的特别适合在庭州种植,因为这里日照强,种出来的玉米糖分较高,不怎么苦涩,而且由于生长周期延长了一个月,磨出来的面粉也比较细腻,不会糙嗓子,吃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他的这个变异玉米真是救了他一命,还救了全庭州百姓的命。

    张猛并不知道庭州城中境况,按照他的计算,庭州应该已经断粮很久了,但每天依旧看到许多唐军在城头守城,这就让他很疑惑了,于是他派出三千兵士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攻城,被毫不留情地打了回来,事实证明,唐军依然很猛,没办法,继续等。

    又等了十天,张猛发现城头上的守军居然增多了,他不信邪,再次进行试探,损失了数百兵士性命,得到一个证明,唐军现在生龙活虎,非常精神。

    唐军精神了,张猛却神经了,他感觉自己被曹田给骗了,说好的庭州缺粮呢,说好的粮食不足一月呢,现在都多久了,何止一个月,他却感觉唐军越来越猛了呢,当然猛了,现在唐军每天都进行训练,能不越来越猛吗。

    又过了十几天,张猛感觉快熬不住了,麯文泰给他期限是两个月,超过两个月拿不下庭州,后果可就严重了,他可是在奏折中立下了军令状的,就算麯文泰念在他往日功绩上不处死他,起码也是削爵夺封的处罚,总之下场不会很好。

    一想到这些,张猛便焦虑不堪,又苦熬了三天,距离最后期限只剩两天了,他决定,攻城,不管攻得下攻不下,总要试试,总不能坐以待毙。

    隔日一早,麯文泰校场点兵,将大军划为三路,分东南西三路攻城,由于上次冲城车被李浩炸毁,这次副帅贺兰凤来的时候带来了一辆冲城车,不过这是一辆小型冲城车,对付庭州的城门已经足够了。

    城头唐军很快便发现了敌军动向,立刻吹角为信,城中大军纷纷涌上城墙,开始备战,李浩身披战甲,背负猩红披风,手持一杆大旗走上城楼,观察了一下敌军军情,然后大声下令:“敌军有冲城车,立刻挖土为包,将城门堵死!”

    “是!”众军齐声领命,近千人冲下城去挖土装袋,将城门甬道堵住。

    待高昌大军到来时,整个甬道已被土包填得严严实实,如此一来,再厉害的冲城车也不可能撞得开城门了。

    “全军备战!”

    “全军备战!”

    “全军备战!”

    ……

    李浩回身到城楼前,将手中大旗展开,只见旗帜猩红,迎风飘荡,上面以金黄之线绣了一个偌大的“唐”字,两军对垒,士气为重,他弄来这一张大旗,为的就是鼓舞士气。

    李浩将唐旗往城楼前一插,高声喝问:“这里是谁的土地!”

    “大唐的土地!”所有唐军齐声大吼,声震云层。

    “这里是谁的城?”

    “大唐的城!”

    “我们是什么人?”

    “大唐人!”

    “大唐人拥有什么样的魂?”

    “大唐魂!”

    “好一个大唐魂!”李浩扬声高呼,“将士们,今日我李诗狂诗性大发,即兴赋诗一首赠与列位儿郎!”

    他酝酿片刻,扬天长啸:“苍龙号角起风云,烈血儿郎戍孤城。十荡十决戎羌马,长枪永守大唐魂!”

    一首绝句,顿时燃起将士们的所有热血,城头将士齐声高呼:“长枪永守大唐魂!”

    “咚咚咚……”高昌军阵中战鼓擂起,敌军开始攻城。

    李浩下令:“擂鼓!迎战!”

    “咚咚咚咚……”急促的战鼓声仿佛敲击在所有唐军的心头,众军士纷纷挽弓,箭飞如蝗,落入敌军阵中,数轮齐射,留下一地尸体,敌军也已冲到城下,开始架云梯攀城,礌石滚木纷纷而下,砸得高昌军惨叫不止,后方敌人前赴后继,不断向前。

    李浩一直手扶唐旗,默默望着,敌军弓手已入射程,开始射击,李浩下令,还击对面弓手,唐军弓手虽然不及对方多,但毕竟居高临下,还有女墙遮挡,占尽地利,而且唐军擅弓擅马,即便只有八百射手,也丝毫不弱地方八千射手。

    陆云和飞鹰队员一直护在李浩身边,一旦发现乱矢飞来,立刻击飞,保证李浩的安全,现在李浩就是全城军民的精神领袖,他不能出任何状况,否则庭州必亡。

    唐军虽然骁勇,但到底人数太少,大战持续了半个时辰,已然有不少高昌军登上城墙,猎豹队和刺刀队一直在东西两面城墙帮衬,那两面城墙情势尚可,南边城墙敌军最多,已有近百高昌士兵登上城墙,李浩沉声道:“飞鹰,去帮忙!”

    “主人……”

    “快去!”李浩喝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