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感到稍稍为难,却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等到真地到了这蔡府之上,吕布便不由自主起了心思。
前世身为宅男,对于三国这个时代却不缺少兴趣,经常接触电脑,自然有关的一些讯息资料都有过浏览阅读,有关于蔡邕的事情也知道一些,但最让吕布印象深刻的还是蔡邕的那个才女女儿蔡琰蔡文姬。
蔡琰一生历经三嫁,第一次嫁给了河东卫氏卫仲道,但这卫仲道体弱多病,不到一年就咯血病死,蔡琰则因河东卫氏族人排挤愤而归家。
东汉末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年代,而在北方这些地方更是混乱不堪,就是长安一带也极不平稳,内有李傕等人作乱,外又时常受到异族劫掠,而蔡琰也最终在一次劫掠中被,几经辗转成了匈奴左贤王妃,还生下了两个儿子;至于第三次婚姻则是在“文姬归汉”之后被曹操做主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实际上蔡琰的一生悲苦居多,不管是第一次婚姻的不幸,还是后来被胡人掳掠又后来归汉时却不得不与其子女分离,即便是被曹操迎回中原以后过得也并不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还在曹操所命下一人默写出了当初其父蔡邕四千多藏书其中的数百篇,时人誉为“蔡大家”。
对于这样一个女子,吕布是抱着既怜且敬的感情的,当然有机会能够见上一见最好。
不过也仅是这么一点儿心思,随即吕布就收敛了去,哪能够真的事事顺心呢?而且在蔡邕这样的大家面前,最好放尊重一些。
递上名刺之后,吕布在蔡家门子引领下进入洛阳蔡府。
蔡家好歹也算陈留大族,不过家业大多都用在了蔡邕购置书籍之类,他那四千多卷藏书基本由此而来,所以蔡邕在这洛阳置的这处宅子自然就不怎么样了,比李儒那个小宅子还要简单。
当然简单也有简单的好处,里面无一处不透露出一种娇小玲珑的雅致,譬如那假山,比人家小一些的尺寸,但看着却就有另一种不同味道,当然亭台楼阁规模是不变的,否则都没有办法让人呆在里面了,而最引起吕布注意的恐怕还要数那随处可见的“飞白体”。
“飞白体”是蔡邕所创一种书体,说起来其欣赏价值远大于其文学价值,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这里面这一幅幅字可都是艺术啊!
即便是不懂欣赏看着也觉得赏心悦目,一路看过去看得吕布都不禁心中感叹,而等到见到了蔡邕本人之后,吕布这种感慨就更浓厚了,只不过情绪也转变了,更多的是叹息。
在吕布面前的这个蔡邕,面色苍老而憔悴,浑似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但其实他现在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两眼还带着浑浊涣散没有焦距的黯淡,看起来因为“投靠”董卓受到士林和士族的排挤打压,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蔡邕是在中堂接见了吕布地,毕竟吕布这一次来是代表董卓的正式拜会,蔡邕就算不喜欢董卓也不至于在这些方面失了礼数。
“蔡师安好!”吕布显得毕恭毕敬,对于这个老人油然升起一股敬意,毕竟他变成这样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修《汉史》这种大事情,精神受到的打击可是远胜于**伤害的。
蔡邕对吕布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一来二人没什么交情,二来自然也是因为吕布身后的董卓,不过还是冲着吕布应了一句:“将军,不知突然造访,所为何事?”
“布受陛下之命,来宣读旨意。”
蔡邕点点头,却没有什么动作,双目无神好似发呆更好似失魂了一般。
吕布看着更觉叹息,正要说些什么,“父亲,谁来了?”一个如同黄莺婉转的动听女声突然传入吕布耳畔,吕布就觉心中某根弦莫名一动,回首望去,就见到出来一个娇小身影,从中堂犄角小门内出来,轻移莲步、渐趋行近,便也渐渐能够看清对方相貌。
柳弯眉,凤目潋滟,琼玉鼻,点绛唇,肤若凝脂、面赛桃花,蓓蕾初开,粉黛无色。
身穿素白仕女缎服,圆领束腰,褶皱的裙角微微遮蔽住那一双若隐若现包裹小脚的袜鞋。
方才微微躬起身子,便见身体成曼妙弓字曲线,仕女服包裹得挺巧圆臀更加紧绷凸显。
看到吕布目光放到了那女子身上,蔡邕原本呆滞的神色不禁缓过来,而且几经数变,直到吕布问他:“此何所人?”
蔡邕正要说,那女子却已经对吕布盈盈一拜,福礼俱全,黄莺儿般婉转动听的嗓音再次响起:“小女子,蔡琰……”
。。。
第三十一章、蔡家女,思乡情()
蔡琰……这就是蔡琰?
吕布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心中微动,这次更加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女子。
只见女子脸上只微施粉黛,却依然透出傲人丽色,身上素白服装,但丝毫不减其风采;最主要的是,看着总觉得有一股秀丽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蔡文姬果然是名不虚传。
蔡邕也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对那女子说道:“此骑都尉吕布将军。”简单的介绍吕布,在言语间却没什么好气,还冲着那女子使了几个眼色,似乎想要提醒什么。
但那女子却似没有看懂,又是对吕布颔首拜道:“蔡琰,见过将军……”又一次,弯身瞬间那侍女服包裹着娇躯流露出丝丝动人曲线,让人忍不住被吸引。
“呵呵,吕将军,这就是小女……”这时候,蔡邕则开始为吕布介绍女子的身份。
看他的样子,显然对这个女儿很满意,所以在向外人介绍的时候,也是一副很得意的样子,即便是面对着吕布这个本来没什么好气的外人,脸上笑意似乎也真诚了许多,甚至让吕布怀疑和刚才那个清冷的老人是不是同一个人。
不过略一思忖他就反应过来了,蔡邕会这样有两点原因,一是蔡琰的确让他很开怀,虽然也有着蔡琰是个女儿身无法继承家业的淡淡可惜,另一方面恐怕也是现在最主要的,恐怕也就是掩饰自己的失落和现在的处境不想要让女儿担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叫吕布不得不感叹,不觉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前一世,只不知道自己来到了这里,自己的父母又该要如何?所幸父母育有两子两女,他只是老三,而前面的兄长和姐姐都已经独立各自成家立业,尤其是大哥表现很是不俗,完全能够照顾父母,让他虽然遗憾却也不至于太过担心,只是自己突然离开对于父母想必也是一个打击吧?
平常看着可能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或许只有在那种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才会真情流露,可惜自己看不到也没办法去向他们说声抱歉了。
吕布这边一时想得有些入神,却没有听到蔡邕已经连续叫了他好几声,终于回过神来,看到蔡邕微微有些不悦的表情,说不定因此对自己印象更差了,一怔然后赶紧开口抱歉:“蔡师见怪了,布只是看到蔡师和蔡小姐父女濡沫,想到自己父母心有戚戚焉,才有所失神。”
听到这个解释蔡邕顿时释然,对于吕布倒是也知道一些,吕布虽然不算是孤儿但现在父母都去了,亲戚基本也不存在,所以基本算是个孤家寡人,同时他怎会听不出吕布话中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已经看出了他目前所为就是自己这个女儿。
对此蔡邕倒是颇觉共鸣,对于吕布的观感不知不觉也就上升了几层,至少不会像最开始那样,接下来主动请吕布入座就是明证。
要知道历朝以来,“孝”向来倍为各朝推崇,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学说中对于孝道也是摆在极高的位置的,蔡邕名士风流,对于孝道自然也极为推崇,听着吕布这番话觉得此人心怀父母有孝道自然也就会对他有所改观。
吕布自不知道自己一句实在话,会引来这样的效果,但他看得出蔡邕似乎心情好了些,待二人隔着案几都跪坐在了席榻两边,蔡琰也在一边弯身跪坐下来,虽然还不很适应这种坐法,但吕布心中情急,便趁机道:“今日布来此之事想必蔡师也早已心中有数……实而言之,相国对蔡师颇为看重,并不是单纯想要用蔡师之文名,来为相国作添,更是敬重蔡师。想蔡师之高才,先帝时却不受重用,而今相国看重蔡师,亦是为朝廷所虑,不想有才不能尽其用……”
说到这吕布又顿了顿,自然是注意到了,蔡邕虽然一直在听着自己说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