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尽起倾国之兵,并号召百姓,以讨逆恢复大宋正统为名,与宋清决一死战”
听说要开打,赵桓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秦爱卿不是不知道我们的军队,根本拿不出手啊!别到时让宋清有了借口,趁机灭了朕,那可得不尝失了。第二条路是什么?”
秦桧沉吟片刻,才道:“自去帝号,请为江南国主”
这一句话有如晨钟暮鼓,深深地敲击在赵桓的心上,曾几何时,太祖似也曾这么逼迫过南唐的李后主。
江南国主,说的好听,最后还不一样被太祖灭了吗?难道自己也要步李后主的后尘?不。。朕决不做亡国之君。
可要说起兵与宋清硬磕,赵桓却没那胆子。
大殿内足足静了有两柱香的时间,赵桓才颤抖着道:“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要不、要不。。”
赵桓其实是想说,不行再划给宋清一块地盘,可想来想去,如今那还有能送出去的地盘了?现在除了江南这一隅之地,四面已尽在梁山的掌控之中。
他也知道,正如秦桧所说,如果宋清一旦兴兵,他根本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一个国家的皇帝变成这样,秦桧心中未尝没有一丝怜悯,不过同自己的性命比起来,这点怜悯之心,连屁都比不上。
叹了口气道:“臣的提议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关键是陛下还得振奋起来,退位只是用以迷惑宋清的手段,待陛下积攒了足够的实力,才有望一雪前耻啊!”
这件事实在太大了,赵桓不可能只听秦桧一个人的,于是有传旨将文武群臣都传来,共同商议。
如今的赵宋朝廷,那还有一点卧薪尝胆的气象,大多是一些混吃等死的主。有能力的甚至已经跑去洛阳了。
所以听赵桓说完秦桧的提议后,所有人都沉默下去。众人心中都是同样的想法,打是一定不能打的,但若就这么毫无作为地等下去,也早晚必为梁山所灭。
眼见群臣都不说话赵桓的心不由沉了下去,难道祖宗的江山真的药到自己这里而终吗?
想到这,赵桓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
太宰何栗实在有些看不过去了,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觉得事情也许还未到那种地步,陛下不妨先派人去探一下宋清的口风,如果他没有这种想法,陛下也不过虚惊一场,若是真有这种想法的话。。。”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谁都明白,若宋清真有这想法,就必须得答应了。
秦桧回去将赵恒的决定告诉曹正之后,曹正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这个赵桓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命令秦桧留在临安继续给赵桓吹风,曹正则离开临安前往驻扎在长江北岸的梁山水师大营。
如今的梁山水师已经是一个单独的衙门,直接隶属梁王府,甚至兵部都无权干涉他们。而水军又有海军和内陆水师之分。
海军以张顺为正,内陆水师都督则是李衮。
听说曹正来访,李衮也吓了一跳,这家伙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莫不是自己做什么事落在他手里了吧?
曹正那有心思管他们那么多烂七八糟的事,只要不危急宋清的统治,对这些梁山老兄弟,他一向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将其他人都赶出去后,曹正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听完曹正的话,李衮不由吓了一跳,忙道:“老曹,你不是不知道千岁的规矩,没有他老人家的手令,擅自出兵可是死罪,不就欠你几个酒钱吗!不用这么玩我吧?”
曹正一脸严肃地道:“我又没让你真的同宋军开战,不过是吓唬他们一下,赵桓那胆子比兔子还小,不这样吓唬他,他肯乖乖地退位向千岁称臣吗?”
听说不真打,李衮不由放下心来,不过还是有些犹疑地道:“万一千岁怪罪下来。。。”
曹正瞪了李衮一眼道:“瞅你那副孙子样,出事自有我擎着,再说你也不是不知道千岁的为人,他若做了皇帝,会亏待你我吗?”
李衮一想也是,梁山这些老兄弟,除了开始那几个阴谋背叛他的人,现在那个不是一方的封疆大吏?
一咬牙,干了。
得到李衮的准确答复,曹正才起身返回洛阳,他背在宋清干了这么大的事,若说宋清会一点反应没有,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不管宋清有什么样的雷霆之怒,他都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得起良心。
曹正前脚刚走,李衮就击鼓升帐,然后调动所有水师人马,在千里长江水面上,学着宋清的样子,搞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演习。
赵桓派去洛阳的使臣已经走了,正等着回信呢!却忽然收到梁山水师欲大举来攻的消息,顿时就吓拉拉尿了,原来宋清是要来真的啊!
还犹豫个屁啊!再犹豫梁山大军就杀过来了。
赵桓赶紧命人起草檄文,向天下宣告自己退皇帝位,恭请梁王千岁晋皇帝位的同时,以梁国属国自居。
亲眼看着赵桓含泪在檄文上加盖了御玺,秦桧不由长出了口气,总算是完成那位幽灵一般的曹大人交给的任务,自己也可以轻装启程了。
秦桧很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受梁山人待见,既然如此,自己还去找那不自在干什么?
他已经决定去海外,而且这个决定谁都没有告诉。
曹正走的时候已经留下人与秦桧接头,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什么时候都是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很阳光的年轻人。
在秦桧的家里,年轻人听完秦桧的汇报之后,微笑着点点头道:“曹大人果然没有看错你,我会向曹大人禀报你的功劳,你有什么需要也尽可以说,我们一定满足你”
“没有了,在下只想回老家去看看”
听秦桧没什么要求,年轻人又笑了一下,抬手摸了眉头。
就见秦桧身后忽然冒出个黑衣人,抬手就将一根细钢丝套在秦桧的脖子上。
年轻人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们梁山人做事一向很公平的,我已经问过你还有什么需要,既然你都说没有了,我也只能请您上路了”
顿了一下,又道:“其实你应该感激我的,如果你落到我们千岁的手里,恐怕死的就没这么容易了”
秦桧是个文官,在这种专业杀手的手下,很快就被勒断了脖子,至死他都没想明白,梁山人怎么也有说话不算话的?
时间不大,赵桓就收到秦桧家人送来的秦桧遗书,书中言道,因劝陛下放弃帝号,而心生愧疚,无颜再见陛下等等。
忠臣啊!
因为秦桧的死,赵桓又是好一通伤心,连番打击下,终于病倒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不是时候()
宋清在接到赵桓送来的第一道奏疏的时候,都有点蒙了,甚至一度以为赵桓吃错药了。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其中一定有人在捣鬼。
莫非又有人在赵桓那边用什么计了?可是以自己今时今日的地位声望,用这种小儿科的计谋,其结果只会竹篮打水,毫无用处。
那剩下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是自己人干的。而有这种能力和胆量做这种事的人是谁,不用猜都知道是谁。
这种事对自己确实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宋清就是不喜欢被人蒙在鼓励的感觉。
正准备命人将赵桓的奏疏原封不动地送回去,近侍来报,朱武和曹正二人请见。
他们胆子不小,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宋清命近侍传旨出去,命他二人在外候着,自己什么时候想见他们了,再让他们进来。
谁都知道朱武和曹正是宋清最亲信的手下之一,现在连这两人都被关在门外,想必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吧?
这个消息在最短时间内传遍了洛阳官场,而此时宋清却在琢磨对他二人的处置。
一个掌管着暗探,另一个统领内卫,这二人加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决对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
看来是时候对他们采取行动了。
就在这时,又有消息来报,李衮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居然调集了长江水师的全部人马,在长江上玩起了军事演习。
听到这个消息,宋清不由勃然大怒,这还了得?未经自己允准就私自调动人马,想造反不成?
火速传令李逵,带着自己的金牌令箭,去长江水师将李衮拿下,押回洛阳。其实宋清都能想到李衮是受了朱武或是曹正的撺掇,不然他没那么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