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驻马秦川-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李玉英也把头转向那个相框。

    “就是那个给父亲献花的少先队员。”李玉茹说道。

    兄妹两人走到相框前,仔细端详起那个少先队员。

    “像,太像了。简直就是一个人。我说呢,父亲生前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把这个相框带到自己的身边,而且。还把它挂在显眼的地方。那时候,我就想,那是父亲的一种荣誉吧。他是为了珍惜他的荣誉。才这样做的。”李玉英说道。

    “哥,你看,这。”李玉茹从一直陪伴父亲的那个棕色箱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旧式的有些发黄的日记本。她把它打开。突然,她的眼睛一亮,从那本笔记本的扉页中,掉下来一封信。

    李玉茹弯腰从地上拾起那封信交给站在一旁的哥哥李玉英。

    “这又是什么?”从妹妹李玉茹手里接过那封信,姊妹两人看起来。

    这封信是写给他们俩的,李玉英打开信。一行字跃入它们的眼帘。

    “玉英、玉茹:

    我的儿子和女儿,我爱你们。从心底里深爱着你们。我也深深地爱着你的母亲。这么多年来。我看着你们一天天的长大,直到你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儿女。我为你们高兴。也为你们骄傲。

    你母亲十五年前因病离开了我们。我直到现在还感到内疚。年青的时候,忙于工作。让她跟着我吃了不少的苦。到老年了,本该享福了,她却很早就离开了我。我没能让她过上一个安乐的幸福晚年。真的对不起她。

    现在,我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知道,我活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最近,我常常做梦。梦见我的父母,我死去的姐姐。梦见当年的拜把兄弟。还有那些和我一起战斗的兄弟和战友们。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不在这个人世。有时,我真的很想他们。想那些和他们在一起出生入死的战斗岁月。一起打仗,一起行军,一起唱歌。

    现在。那些人,那些事,还时时像条蛇盘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欲罢不能。也许上天召唤我去见他们的吧,这几天,我的心老发慌。右眼皮跳个不停。耳边老有个声音在呼喊:“来吧。来吧。”

    昨天晚上。我又梦见了婉茹。她依然如我第一次见到她时那样美丽,漂亮。还穿着那身旗袍。打着琯花的头饰。手里拿着一卷唐诗。她微笑着,站在莲花山上。向我招手。

    我知道这个世界留给我的日子不多了。我就要离开你们了。去哪个陌生的,遥远的世界寻找我的归宿了。看到你们现在生活的都很幸福。我也可以闭上眼睛,安心地去了。不过,在我临走前,我要给你们讲一件事。这件事埋藏在我的心底几十年了。我没对任何人説起过。提都没提一个字。当然,你母亲也不知道。本来,不想把她告述你们。但是想想。这事情真的很离奇。但又是我真实的经历。我不想把她也带进坟墓里去。为了我的纪念。我还是把她告述你们吧。

    她叫程婉茹。是我在莲花山时的第一位妻子。

    说来话长,那还是在许多年前——。”

第一章 地主逼债() 
许多年前――

    秦巴山区的枫树坪。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祭灶神。

    这一天,天色阴霾。正是一个朔风劲吹,大雪飘飞的日子。

    中午时分,忽然,从住在村子西头的李有才老汉家里传来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哀嚎。在他这间四处漏风的破草房里,在靠近东南墙角的那张土炕上,上面铺着一领破旧的芦席和一床麻灰色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褥子,他的十八岁的害痨病的姑娘李艳梅,身上盖着一条打满补丁的许多地方依然露出发黄的棉絮的麻花粗布被。在那床被子上,一大片暗黑色的血渍将整个被头浸染。就在这个寒冷的早晨永远的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眼睛。

    “女儿啊,我们对不起你啊。呜呜――。你就这样走了啊,呜呜――。都怪你爹妈没有本事。让生下来受穷,受苦。――呜呜――。都怪我们没钱给你治病――。我的女儿啊――。呜呜――。你原谅你的爹妈吧――呜呜――。”

    李有才和他同样生病的老婆张翠萍,匍匐在女儿的炕前,悲天跄地的大声痛哭着,他们真的是家徒四壁,一个铜板也搜不出来了。

    他们身后,跪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那是他们的小儿子李国亭。小名铁蛋。铁蛋的两只黑亮亮的眼睛瞪地大大的,惊恐地茫无所措地望着躺在炕上的已经死去的姐姐。

    这个十多年前,从外乡迁到枫树坪的贫寒家庭,带着一个女儿和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孩,来到这里,租种着本地大地主陈广福的十几亩山地,勉强维持生计。

    前些年,境况好的时候,家里每年交完租子,还能余一些粮食,卖给下乡收粮食的贩子。多少还能攒俩钱。李老汉心里充满了希望。不管怎么说,这一家人辛苦一年,也多少有点收获。心里盘算着,等攒些钱后,买上几亩地,有了自己土地,就不用租别人的土地了。到时候,再盖上几间房子。买上一头牛,到那时。女儿和儿子都长大了,家里有了帮手,这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起来。

    那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两年,连年的阴雨天,让快到收获期的庄稼,都发霉在地里了。收成大不如以前。可租子却连年上涨。已经让这个原本有些盈余的家庭,到了快破产的地步。

    屋漏偏逢连阴雨。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大女儿艳梅却因一次发烧,没钱医治,最后,害上了痨病。这无疑让整个家庭雪上加霜。

    李老汉无奈,只好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实际上他们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给姑娘准备下的嫁人时用的两床绣花被子。一个装衣服的漆红箱子。还有李老汉自己不舍得穿的那件父亲留给他的狼皮制成的大衣。老婆翠屏的一幅银耳环和一个银手镯。还有就是家里往年攒下的一点口粮。

    怀揣着变卖家当所凑出了的十几块银元,老汉开始带着女儿离开这个山沟沟,前往汉中城给女儿求医治病,谁知走在半路上,遇到一伙土匪,将他给女儿看病的银元抢了去。还把李老汉打伤了。

    回到家里,李老汉连气带恨,一病不起。家里的内外活计就全靠老婆张翠萍和小儿子李国亭操持。

    秋天收苞米的季节,张翠萍带着儿子上山半腰租种的地里收苞米。年成不好,又是阴雨连绵。山上的黑熊跑出来找食,碰巧,遇到了上山收苞米的张翠萍母子俩。为了掩护儿子先跑,张翠萍被黑熊咬伤了小腿。还是铁蛋边跑边喊救命,引起了其他村民的注意,大家一起赶跑了黑熊,才将张翠萍救回村。

    张翠萍被人送回家后,也没法下地干活了。一家四口,三个躺在了炕上,现在,全部的家务活都落在了小铁蛋身上。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铁蛋就担当起这个家来。既要忙地里的农活,还要照顾生病的姐姐、父亲和被狗熊咬伤腿的母亲。铁蛋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千斤之重。

    他每天出去在地里劳动,回来时还要顺路打些柴草背回家。回到家里,要去帮母亲做饭。还要给姐姐和父亲熬中药。

    日子一天天就这样艰难地过去了。快到年底了。父亲身体开始一点点的恢复了。母亲的腿却因缺医少药,发生了感染、溃烂。

    家庭的重担就像是浓厚的永远也看不到太阳的云层,时刻压在小铁蛋的心头。

    望着还未成年的儿子,柔嫩的肩膀却担起了家里这么沉重的担子。李老汉在心里直怨恨自己没本事,一家之主,却挑不起这付家庭的担子。于是,老头儿拖着还未痊愈的病体,冒着风雪,一大早出门,想去隔壁村子找熟人借几个钱。眼看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总不能让一家人在新年里连口饺子也吃不上吧。

    踏着崎岖的,被白雪覆盖的山道,步行了四、五里路,李有才来到了和枫树坪隔一道山梁的张家窑村,这个村子的张汉民是他的一个要好的朋友。李有才已经借过两次他的钱了。最近的一次,张汉民把自己仅有的两块银元借给了他。到现在,他还没有还人家。

    现在,李有才想前想后,也没有第二个能借钱给他的人了。不借吧,这个年可怎么过下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家人饿死。不管怎么说,来年,还有地里的收成,还人家还有希望。还是得厚着脸皮去借啊。自己居住的村子,都让他借过来了。都是穷乡亲,谁家有几个存钱呢。也就是乡里乡亲,大家看到李有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