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宸歌-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八章 身世之谜() 
“的确好喝,往日里不曾瞧见过这样的喝法,舅母真有办法。”我浅抿了一口,放下茶盏,对舅母恭维道。茶是好喝,只是我眼下复杂的心境,白白糟蹋了它的珍贵雅致。

    许是看出我有些心事索然,稍坐了片刻,舅父就说带我出去走走消食。我乖巧的跟在他的身后,一路穿过厅房,走回了母亲少时、我现在居住的西厢院里。月光如水的洒在小小的院落,杏树层层密密的枝叶像裹住了一层银灰,青杏点点,微风里摇曳。杏树旁的秋千架,孤零零的像矗立了很多年被主人遗弃的孩子,架下杂草野花繁盛。我想象不出当年的少女在杏花树下荡秋千的样子,有没有明媚如花、有没有笑声如铃。我记忆里的娘亲,永远都是沉静的,那片沉静现在想来,却是濒死一般的寂然哀伤。

    舅父的目光随我落在秋千架上:“你母亲小的时候,最爱就是在春日里的杏花树下荡秋千,那秋千架,还是你外祖父和我一起动手帮她搭的。”他的话语停顿了一刻,似是有一些歉然:“好多年都没有人坐过了,霜儿也不喜欢这个。明日叫园丁来修理一下吧,你得空可以坐坐。”

    春日里的杏花树,娘亲坐在下边,粉白的杏花瓣定是落满了她的肩头。我本想说不必了,我从小到大,没有荡过秋千,娘亲也从未和我提及过她少时关于秋千架的记忆,或者说,娘亲对于她的过去,似乎是记忆里被抹去的一块空白,随她的流离一起埋葬在了身后。可我只轻轻的启了启唇,将那一段令人伤感的话吞咽了回去,静静的跟在舅父身后,继续听他追忆。

    十四年前,外祖母患疾,家中请了大夫每日过来问诊。可巧我娘绛云连近来食欲不振、常感晕眩,就请了医士一并号脉,结果,这一脉竟是喜脉。即刻在将军府掀起轩然大波,外祖父震怒,娘亲尚未婚配就已暗结珠胎,扫尽沈家颜面,有辱列代先祖之祖训家风。可任凭外祖父如何责打,娘亲也始终不愿说出腹中胎儿是何人所为。盛怒之下,不顾外祖母的苦苦哀求,外祖父当即断绝了与娘亲的父女关系,差管家替她找一门远方亲事,但不得提及外家何人,家居何处,并终生不再相见。适逢那苏福全来京都经商,这苏福全贪恋娘亲美貌,误以为娘亲是家道中落之女,未曾细问,便匆匆娶回了苏阳。等到舅父征战回来,一切晚矣。

    这一别,就是14载。外祖母因终日思念女儿,总是以泪洗面,几年后便带着遗憾撒手人寰。外祖父虽是不提,但内心里想必也应是悔恨的,早早的便苍白了头发。昔日恒驰沙场、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定国将军”,花甲之年就已缠绵于病榻。直至上月,驻守边疆的舅父接到家书,知外祖父已时日无多,临终前终于想见一见女儿及她当年腹中的孩子。于是,才有了舅父苏阳寻我未果、依照康婶畏罪自杀前留下的线索、引出渭州城搜寻一事。

    “宸儿,你母亲有没有和你讲述过你的身世?”舅父突然问我。

    我抬头望向舅父,很平静的摇了摇头:“娘亲没有说过,如果舅父知道,还请告知宸儿。”

    舅父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月光柔柔的照拂着,在他英武俊朗的脸侧留下一个淡淡忧伤的阴影,他的双眸即使此刻在柔软的月光下依然像猎鹰一样锋利明亮,像泛着冷冷的寒光。他苦笑着摇了摇头:“你母亲当年宁愿被你外祖父赶出家门,也不愿透露半分,沈秀从小和她一起长大,比我这个做哥哥的还要亲近,她也说不知晓内情,看来,你母亲是铁了心的要将这个秘密封存起来。她临走前可曾留下什么话或者物件给你?”

    我低头沉思了片刻,娘亲看上去温软如水,其实骨子里深刻着将门虎女的刚毅坚韧,即便是病重昏迷时,也不曾透露出什么端倪。我的身世令她背负了一个耻辱的标记,但她依然给予了我全部的爱,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怨恨,或许,我可以认为,她当初是心甘情愿的。可是,她为什么对我也要隐瞒呢?是出于对我的保护还是有其它的难言之隐?她倒是留下了一架古琴和一个紫玉簪给我,但那古琴据我所知是她离家时从府里带出去的,后来在我被拐卖时遗失了,只余下了紫玉簪子。

    舅父也确认古琴无异,我从发髻上取下紫玉簪给他。月色有些迷蒙,看的不太真切,我俩又移步至书房。灯下,他执着簪子反复辨认了好久,复又有些疑惑的把它还给我:“你母亲在家时,饰物虽多,但常戴的不过一二,这紫玉簪我印象中却是不曾见过的。她离家时,大部分的饰物都没带走,这簪子也不算是特别贵重之物,既然她最后留给了你,想必有她的缘由,你好好收着便是。”

    我点头称是。又坐了少顷,夜渐沉,舅父起身离去,叮嘱我早些休息,只怕这几日还要辛苦。

    果然,外祖父当晚就故去了,弥留之际,将我的手交到舅父手中,随着眼角缓缓淌落的一滴浊泪,阖上了双目。天地间还是一片混沌灰白,定国府里压抑的悲鸣声如同远古的号角,划破了黎明前的阴缪。

    翌日,宫中传来御旨,定国大将军一生戎马丹心、忠君爱国,帝深感哀痛,追封其为仁义定国候,三日后出殡,帝将亲临一送,以示君恩。

    出殡之日,朝安城沿街百姓主动悬挂起白纱,由于我大周皇帝宇文成泰也要亲临,因此,沿街两侧均有官兵把手,不少老人只得远跪于外侧为外祖父挥泪送别。舅父与轩哥哥手持哭杖和引魂幡引棺而行,我与舅母、如霜姐姐等女眷坐于马车跟随其后。

    车马一路行至城东,外祖父的墓园依皇陵而建,寓意死后常伴君王。陵园约占着半个山头,葱郁的冬青树远远的由山脚蜿蜒至山腰,掩映着清一色白玉石建造的陵墓。由于外祖母几年前就已葬入,依照她生前的习好,陵墓廊栏两侧每隔几步就雕立着一尊形态各异的佛像。外祖母乃我朝已故诚王的女儿,算起来宇文成泰还得叫她一声姑祖母。她与外祖父合葬此处,既陪伴着夫君,又远远的仰望着自己的亲人。、、重庆大学巨。乳校花自拍,真正的童颜巨。乳照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美女( 美女岛 搜索 meinvdao123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十九章 外祖父逝() 
待棺木停当后,我等女眷方下马车,移步献台下方,与男眷们低头分别跪于两侧,中间留一半丈宽通道。跪候了约大半个时辰,即有大小太监鱼贯而入,抬上许多牛羊等祭拜物品,等摆放妥当后,方见一明黄色身影浩浩荡荡的带领着一众人等缓缓行入,依仗威严煊赫,想是宣帝无异。早已有那一旁候着的小太监递上香去,待煜帝立拜后,接过去插入铜鼎内。立时又有小太监持祭文,朗朗读于台上,无非就是些赞美外祖父抵御外敌、骁勇善战、忠君爱国之说。诵读完毕后,又焚烧于鼎内。宣帝祭奠后,随行的文武百官少不了得哀嚎泣诉一番,以示对国失栋梁的哀痛以及对我大周朝宣帝的忠心拥随。如此又跪候了许久,日头渐往西斜,晒得人头眼昏花,更兼一早上顾着出殡未曾好好用膳,只觉是饥渴酷热,膝软难捱。悄悄瞥了一眼身侧的如霜姐姐,原本粉白的小脸此刻红扑扑的淌着汗,眉眼颦蹙,莫不是如此。好不容易等宣帝哀悼结束,又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去,我等家眷方逐一上前去行了跪祀之礼。

    几日后,前来为外祖父送丧的亲朋陆续离去,宫中又下来谕旨,仁义定国侯世代承袭,舅父袭侯后可留守京城,哥哥沈宁轩也不必再返边疆,晋升为宫廷侍卫长,替外祖父守丧满七七四十九日后,即可进宫上任。

    舅母自然是喜不胜收,外祖父虽然故去,但皇上给沈氏一族的荣耀,似乎是有增无减,加之不用再驻守边疆,忍受分离之苦,无论从哪点来看,人人都津津乐赞。如果不是因为外祖父的丧事,此等喜报,几乎值得鸣鞭张灯贺庆。虽然内外都张挂着白纱黑幔,但哀痛之情,仍因此而淡去了不少。

    定国府因为舅父的留驻,比以往热闹了不少,府中终日有访客,或是来哀悼外祖父的,或是来找舅父议事或者拜会的,或是来找舅母喝茶邀约的,连带着如霜姐姐和我,也偶尔能收到些闺阁聚会的帖子。舅父舅母从不曾隐瞒我的存在,甚至鼓励我等丧期结束后,可以尝试着跟随如霜姐姐,去参加些京城小姐们的活动。我浅浅一笑,京城的小姐们若是知道我曾生活于青楼,会不会都对我避之唯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