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装绅弄鬼-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上次我和他们争论时,我就发现他们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说不清楚,总感到有点怪异。”做弟弟的很不服气。”也许是大家近来交流少了,多交流就能消除误会了。”大兄说:〃找时间去拜访焦大宗师哪!”

    “好哪!〃仙翁云游了好几个汉家诸侯国,都没有发现师妹游夫人的消息。

    他决定先到千岁翁那里去看看。

    他认识千岁翁原来也是史家供奉的方士,后因年纪大了,推荐自己最得意的大弟子马鸣生接替自己,自己进山修持……那时一般的方士都是如此选择的。

    据说有的术法高的方士,可能会因此修持出不死之身。

    千岁翁本来收过有三个徒弟,马明生是首座,下面还有两个师妹鲁女生和李女须。都是一心向道,但是李女须李女须出道后,据说在一次讨鬼的仪轨中不幸反被害,无影无踪……至今没查出结果。其他人于是心灰意冷,披发入山,史家才找到了仙翁。

    所以,仙翁现在知道他们的感受了,方士不得长生术,与俗世同眠,默儿是他唯一的师妹了。

    他可不希望我再出什么事。天下高人逸士,他只有一个人可求。

    仙翁见到千岁翁时,他正在修持的石洞中打坐,他进来跪了一会,千岁翁才缓缓睁开眼睛。”阴长生,你来啦?〃千岁翁说。

    仙翁学道的法名叫阴长生。

    “是,千岁翁!〃阴长生说。”你来得正好,老朽恐不久于世了。想不到弟子们不在身边,反而是你来了……莫非是天意让你做我的关门弟子?”

    “为什么?〃阴长生感到心都抽紧了。”生死乃自然。”千岁翁笑了一下:〃我惟有一事没放下!”

    “千岁翁请讲!”

    “就是你小师姐的失踪。”千岁翁说:〃当时我也亲自就赶去查看,发现李女须的仪轨并没有做错的地方,怎么会反过来伤到方士本人呢?”

    “是!〃阴长生想起他受邀赶到李女须失踪的法坛时,听当时在场的人讲:发出的法帖飞出去不远,突然掉头反过来打中了,女方士倒在地上,接着一阵风刮起,风过后,人就不见了。为此千岁翁发动大家,调查了很久也没有任何头绪和线索。

    千岁翁继续缓缓说:〃年前,我分别给罗浮山和茅山两个地方的宗师写了信,向他们请教,不久前茅山三茅兄弟有回信说:他们派了一个弟子去李女须失踪的地方查看了一下,因时间久了,看不出什么线索。

    仅从我提供的情况看,有可能是李女须当时收的不是鬼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于李女须的情况,并邀请我上茅山讨论交流。”

    “那很好哪!〃阴长生高兴说:〃茅山可是一代宗师之胜地哪。

    你不是说:最早西王母的道统就是从茅山下来的吗?”。

    “是哪!我给他们的信中提到这个缘由的,所以他们给我回信了哪。”千岁翁说:〃只是我生命力已经枯竭,估计走不到那里了,正想找你代师走一趟。”

    “遵师命!”

    “如果你回来,我都去了的话,不要忘烧法帖告之我结果。”千岁翁。”恩!〃阴长生心里矛盾起来:还要给千岁翁说默儿的事吗?

    千岁翁从自己简陋的草屋翻出个竹简给阴长生,说:〃这是茅山的回信,你带上。”阴长生打开看了看,又裹好,放进书箱。

    千岁翁继续说:〃再带上李女须的一件衣物,让他们帮测测行踪。”千岁翁继续背着他翻找东西〃还有一事,〃犹豫一下,阴长生还是说:〃就是我那个师妹……默儿,我找不到我了。”

    “我见过那个小女孩……不在洛阳吗?〃千岁翁转身过来,显然有点吃惊。

    阴长生于是把请默儿到史家,到离开的事叙述了一遍。

    千岁翁沉默。

    过会他说:〃也许你不仅要去拜会茅山宗师,还应该去罗浮山拜会交流。”阴长生不仅问:〃大家不是敬仰茅山延年不死之法吗?干吗要拜会罗浮山人?这两处哪处才是正宗?&》

    千岁翁说:〃最早的丹道是方士从茅山学西王母之道归,不过传代过程中,也得到过罗浮山人的指点。之前陆贾奉使南越,说服赵佗去帝号,称臣奉贡。陆贾回朝复命后撰《南越行纪》,这是罗浮山丹道为中原方士所知之始。最早为我辈所知者为青精先生,此人祖籍大宛,开创朱明洞朝斗坛一脉,丹道独树一帜,且山中人与服食之道独具匠心,老朽至今齿间余香犹存他的“青精饭”。正因为有海外、西域两处宗师的指点,所以中原各大家才能应付各种仪轨,成为一个好方士哪。”

    阴长生继续问:〃不是说:所有的方士丹道追根朔源最终都能找到和西王母的缘由吗?可是如此说来,不少都师承海外、西域两派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干吗不合成一处呢?&》

    千岁翁笑了:〃丹道万流归宗,原来就是一处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分成两处的。”

    “什么原因呢?”

    “据吾友说,主要是关于天地万物本源的观点不一样。

    两处都想找到证明说服对方,又有儒者旁征博引。

    如果他们互相说服了,也许又成一处了。”千岁翁解释说:〃如果仅从大家的角度看,应该分歧不大……术法都是相通的。”

    “是!〃阴长生说:〃我也和不少缘自罗浮山的方士交流过,术法都很类似,所以也想不清楚要有两地之分。”

    “这不用大家去想。”千岁翁提醒他说:〃做一个好方士,精于术法最重要……大家只要懂得如何承接历史的选择行事就行了,至于历史的选择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要去管……罗浮山和茅山的宗师们要去研究这个问题,那是他们的事。

    大家千万不要。”

    “为什么呢?〃阴长生迷惑了。

    千岁翁说:〃这是我的前世告诫我的。

    他说:天地万物的本源不可深究。

    任何人想探求这个本源,只会误入歧途。

    罗浮山和茅山的人就是钻进了这个牛角尖。

    他们的想法离大家这个朝代的实际已经很远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入世的方士宁愿自己交流,也不愿意去两地拜会的原因……所以你要记住我的告诫。

    并把这个告诫代代传下去。”

    “为什么呢?〃年轻的阴长生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反而下决心要去寻求这个天地万物的本源问题。

    千岁翁说:〃阴长生,你已经在钻牛角尖了。”

    “对不起,千岁翁。”阴长生觉得被窥破心事一样,低头随口说:〃既然这样,干吗又叫我去找他们呢?”

    “毕竟大家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啦?〃千岁翁似乎有点不耐烦了:〃如果他们都解决不了,估计就没有人能解决了。

    两地宗师毕竟还是神通最高的人哪。”

    “是!〃这个道理其实阴长生明白,只是刚才慌乱才脱口问的:〃是否还可以请他们指点师妹默儿的消息?”

    “你带了属于小女孩的东西吗?”。

    “仅有当时用过的一个木杯。”阴长生说:〃所以我测不出她的行踪。”

    “恩,就看茅山的宗师愿不愿试试了。”千岁翁翻出了一个小书箱:〃这是李女须留下的衣物,你带上,我的东西虽多,但时间太长了,估计也很难找。

    尽力哪!〃第二天,阴长生离开了千岁翁,往茅山而去。

    焦延寿正在打坐,弟子京房进来报说:〃茅山中茅君茅固前来拜会。”焦延寿轻笑:〃恐怕来者不善哪。”京房楞了一下。

    焦延寿自言自语:“茅氏三真都是有道之士,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食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中茅君茅固,字季伟,前朝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未出仕。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成半仙之体。三茅得道后,来昔年大禹治水之句曲山,掌管此山开宗立派,故句曲山如今名茅山。”

    京房叹服:“来的正是中茅君。””大茅君近来如何?〃焦延寿问候道。”大兄很好。”中茅君茅固回答说:〃特问焦延寿大宗师好!〃大家一阵寒暄……切入正题。

    中茅君茅固:〃这些月前,我和大兄护龙珠,龙珠突然接引星力出位……大家至今算不出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