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遗落山河-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大千大喊道“快看呐!这里边儿好像是个空间!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我从地上爬起来,趁虫后的舌头还没收回,拿出伞兵刀就将其钉在了地面。我忙对众人说“继续待在这里必死无疑。管这洞里面有什么,先进去再说!”

    众人听我一声喝,赶忙窜进洞里。此时,我手里的伞兵刀也快摁不住了,于是抽开身来,跟了上去。

    进到洞中,才发现这是一个不大的石室,三米见方,洞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十几幅壁画,石室当中是一块半人高的石碑。

    外面通道里的群虫与虫后似乎是对这个石室有所惧怕,犹豫片刻之后便悄然离去,再没了动静!

    众人见眼前的危机解除,终于是松了口气。我与王教授,赵飞羽三人去看周围的壁刻,其他人则在原地休息。

    一路观看下来,发现这些壁刻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高山流水峡谷深涧,不过其间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却极生的为奇特,不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且比例超常,皆是大的惊人。

    我对王教授说“这些壁画里的动植物我是从未见过,您老学识渊博,可曾有所了解?”王教授摇了摇头“这些动植物与如今我们所见所闻的有很多相似之处,细看却又天差地别。很可能与麒麟,凤凰等物一样,是古人凭空臆想的产物。至于有什么象征或者内涵,目前还无从知晓啊。”说完,我们又去看石室中的石碑。

    石碑是刻写功绩,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主,上有螭首,下有龟趺。比如有名的孔庙碑,梁忠武王碑。可眼前的石碑却无此繁杂的讲究,光秃秃的竖立在那儿,且正反两面皆有所刻。

    正面刻有翔龙一条,腾云驾雾,纵横天宇,细看之下,似乎置身其中,眼能见龙体,耳可闻龙吟,好不神奇。往下看,是一座高山横卧,山顶跪伏着十几来人。

    王教授告诉我们,中国古代有三大崇拜,祖先,天地与神圣,龙三者皆可属。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为百鳞之长,与凤,龟,麟并称四灵,象征福瑞吉祥。这块石碑所刻便是表达了古人对龙的崇拜。

    我见画刻中的翔龙有些怪异,跟我以往所见不尽相同,便以此询问王教授。王教授点了点头说“确实不太一样,不过也无可厚非。毕竟龙是古人想象之物,其形态自然会由于地域的不同,人文的差异,朝代的更迭而产生变化。不仅是龙,很多类似的图腾象征都是如此。”我说“没想到这种以邪巫文化为信仰的国家也会崇拜龙。一正一邪岂不是相互矛盾。”王教授笑了笑“龙崇拜从起就已经出现,巫咸国虽是偏居一隅的小国,不过多受中原文化影响,有此崇拜倒也不足为奇。”

    反面的壁刻颇为奇怪,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我问王教授可认得这是什么。王教授说“看其结构形式,不太像是画,更有可能是文字,只是跟传统古代文字相差甚大,应该是巫咸国独有的文字体系。至于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文字方面的专家,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总之,我们一番看罢,并没有弄清楚这个石室究竟是个什么所在,墙壁与石碑上的画刻是何人所留,有何含义也不甚了解。无奈之下,王教授只好让赵飞羽拍几张照片,打算回去之后找业内的朋友一起研究。可就在拍照之时,闪光灯一亮之下,赵飞羽惊呼一声,一屁股就摔在了地上,手里的照相机都差点丢了出去。众人大惊,以为他遇到了什么凶险,忙围拢过去查看。

    赵飞羽喘了口气,指着石碑说“那上面,那石碑上面有东西!”众人闻言去看,几道矿灯的光线照射过去,只见石碑上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我心说奇怪了,拿过赵飞羽的相机,打开机盖,去看里面的底片。我这一看才发现,底片里的石碑之上确实蹲伏着一个东西!我怕是曝光的问题,自己也试着拍了一张,果然有东西!

    正所谓能见者谓之物,不能见着谓之魅。其他人以为有什么鬼魅之物,吓的纷纷后退。张诚拿过相机看了看,他说“大家不用怕,这个东西我见过,并不是什么鬼怪妖魅。而且王教授应该也见过。”说着他把相机递给王教授,王教授仔细看了看底片,他说“这个东西我确实见过,而且时常看见。”我问王教授究竟是什么。王教授说“此物唤作负屃,为龙之第八子,与螭首一样,常见于石碑之上。不过,不过为何会是以这种鬼魅的形态出现。”张诚没有回答,他借了我的工兵铲,经直走到石碑前,蹲下身子就挖。不一会儿就挖出一个物件。众人围过去观看,只见此物巴掌大造型似龙,不过形态文雅,显得气质非凡。王教授讶然道“没错!这就是刚刚看到的负屃!”说完他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了看张诚,问道“小张同志,你怎么会知道这里埋有这个东西啊?莫非。。莫非是身怀异术?”张诚说“身怀异术不敢说,只是会点下九流的手段罢了。之前我们在相机里看到的东西,正是这龙符的龙气升腾所凝。”

第二十一章 青铜龙符() 
见张诚竟从石碑下挖出一块负屃龙符,众人皆觉得惊讶。张诚说之前在相机里看到的东西就是这龙符的龙气所化,我问张诚何为龙气。

    张诚说“所谓龙气,顾名思义,为龙之气息。龙并不是指真正的龙,而是指的龙脉与龙火。龙脉即风水形势极佳的山脉,比如昆仑山脉,秦岭山脉。龙脉所在,聚水藏风,常年不散之气即为龙气。葬者,乘生气也,故此,帝王之墓多选龙脉,将相次之。而龙火则是天地自然所生,秉承造化之奇,海气升腾冷艳之火,地底幽冥炙热之火,天劫雷罚猛烈之火皆为龙火,龙火燃烧之气即为龙气。之前通道里的葬甲蟲群之所以不敢闯进来,应该就是被这里的龙气所摄。”说完他将龙符递给王教授看。

    王教授接过龙符,端祥了片刻,他说“风水之道,我不甚知晓,可这龙火锻器,据说自尧舜禹时期便已开始,到后来,君王祭天用的青铜鼎,焚表用的青铜火炉,佩身的青铜剑等等皆是龙火锻造过的。而且相传这世上有两大至宝,一是大禹集九州青铜所铸的九鼎,得九鼎者,可得天下。二便是明时刘伯温所铸的九枚龙火锻造的青铜符,得青铜符者,可生龙运!我看此符确实不是凡物啊,拿在手里仿佛能感觉到其中的盎然生气,跟我们考古挖掘的文物大不相同。不知有没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九枚青铜符之一呢?”张诚摇了摇头“此类龙火锻造之物多为帝王祭天祈神所用的祭器,除了此途,别无他用。而且民间所传之事多为虚妄,做不得真。”

    王教授说“确实如此啊,对待考古,咱们还是需要更加严谨与客观的态度啊!不过这龙符在此处遇见倒也是颇为奇怪。而且石碑应上有负屃,下有赑屃才对,可这里只有其一,还有一物不知在何处。”张诚摇头表示不知,他取出一个玉质纳瓶,说“这龙火锻造之物应用玉器藏纳,以免龙气过快消散。”说完从王教授手中拿过龙符装入其中。

    我以前虽然也听爷爷讲过这些事情,不过讲的皮毛,我也权当故事来听,所以对他们所说半知半解,也懒得再去多问。

    石室的东面有一条向上的石头阶梯,众人吃了些东西,见此地已无滞留的价值,便沿着阶梯而上,看看能不能从这里出去。行了十来分钟,转了三四个来回,就见前方隐隐有光亮透入。上去一看,已然出了地下。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昏黄的光线洒将下来,照的人脸色微红。前方是一道两米多宽的沟壑,连接着我们所在的出口,两旁的落差不大,不过皆是生满了一人来高的荆棘老藤,密密麻麻如天罗地网一般。我见沟底落叶如盖,幽深晦暗,而且山里天黑的极快。于是招呼大伙儿今天暂且先在此安营,明天一早再行出发。

    由于过度劳累,刚一入夜,王教授等人就钻进睡袋里睡着了,只剩下我跟张诚两人坐在火堆旁。本来我们俩负责轮番守夜,张诚说他睡不着,于是我烫了壶酒,俩人就唠起嗑儿来。

    起初见到张诚,我以为他就是个会些拳脚功夫的普通人,没想到竟然有这等本事。我说“你小子还真是黑瓶子装酱油—深藏不露啊!”接着我压低了声音“你跟哥哥我透个底儿,你究竟是什么来路啊?你们行里的事儿我也知道一些,不过始终没猜出你究竟是哪个山头哪道门里的。看身手,像走镖的,看枪法,像走山窝子的,看见识,又像倒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