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作为一个纪检工作者,方文天一直秉承着:证据才是做出判断的依据。

    与张秀芳谈过之后,方文天又陆续的询问了胡利等其它镇政fǔ的领导、以及一些普通工作人员。

    基本上,所有的谈话都对赵长天非常有利,这些约谈对象和张秀芳对赵长天的评价大同下异。

    在方文天的询问对象中,副镇长刘松是最为矛盾的一个。

    这个人也是赵长天最为担心的一个,如果说,在镇政fǔ有一个人恨不得自己马上倒台,那就非刘送莫属。

    赵长天没有对他采用手段,一是时间紧张,他担心仓促之下有nòng巧成拙的可能。二是仅仅凭他一个人的说法,也无法改变调查组的整体看法。

    刘松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这次市纪委调查赵长天的原因。

    按理说,因为赵长天,使自己失去了大部分权力,几乎成了一个空壳镇长。他应该对他非常不满,甚至是怀恨在心。

    现在,这样一个好机会出现在面前,他应该抓住机会。

    但是,随着赵长天在大河镇的威望越来越高,所主持的许多工作都是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连他家里和很多亲戚也都跟着受益。

    很多时候,他走在路上,或是回到家里,耳边经常能听到对赵长天的谈论,几乎全是一面倒的赞美之词。有的说他使大河镇的治安空前良好,有的说他提高了农民们的收入,有的说他一次撤掉几个**分子大快人心…。。

    整天处于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中,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对赵长天的恨意越来越淡。

    甚至,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他居然升不起趁机报复的念头。

    在内心的纠结和矛盾中,他接受了方文天的询问。

    他是这样对方文天说的,“在整个镇政fǔ,最应该恨赵记就是我,他曾经让我下不来台,也剥夺了我一些权力。我本可以在你这里说一些他的坏话,诋毁他的形象。但我扪心自问之后,我发现自己做不到。

    赵长天虽然年轻,也许还有一些脾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强,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但在他主持之下的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确切切实实的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就冲这一点,我认为他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领导干部。他能获得破格提拔,是他应该得到的回报。

    我相信,连我这样一个他曾经的仇人都能站在公允的立场上说话。即使你再询问更多的人,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

    方文天对于刘松的这番话,印象非常深刻。在直觉上,他感受到了刘松的坦诚。

    在接下来的民间走访询问中,刘松的话得到了验证。

    他没有按照镇政fǔ安排的路线走,而是随意的走进一个村子,随意的找一个老百姓聊上几句。

    他向一个正在地里忙活农活的中年人询问,他如何看待镇政fǔ赵长天记的工作?

    这个正在给庄稼打农yào的农民马上放下了手中的yào筒,刚刚还因为炎热的天气而显得有些萎靡不振的神态立刻变得jīng神焕发起来,原本佝偻着的腰杆似乎也tǐng拔起来。

    他拿出一包旱烟卷了一根,一边chōu着烟,“赵记啊,他是个好人,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的领导。”

    以此作为开场白,他开始口若悬河的大声谈论起来,谈论时的表现就好象他正在谈的对象是和他无比熟悉的亲人一样。

    旁边地里干活的同村人听到之后,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跑了过来,加入了谈论的行列。

    两个农民的谈论内容,从当初赵长天孤身进入yù龙山勇抓歹徒,到组织老百姓集体打包买水果,卖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价,再到他在干部大会上一次撤掉六个贪官的大快人心的举动。

    其余的,象什么用霹雳手段一举dàng平了大河镇的地痞流氓,让大河镇的治安前所未有的好;组织老百姓热热闹闹的准备chūn耕,买回了质量优良、价格便宜的化féi和种子;为贫困的五保护家庭提高救济标准……

    虽然这些内容在镇政fǔ的询问中,方文天已经听到过好多人谈起。但在此时,他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给方文天的感觉,似乎这两个朴实的农民,非常享受谈论赵长天的过程,甚至当成了劳累之后的一种消遣、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

    他注意到了他们谈话之间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汇‘我们的赵记’。

    这个词汇让方文天感觉到了震撼,这是一个让他心口感觉有些发堵的词汇。

    在复杂的心情中,他结束了和两个意犹未尽的农民的谈话。

    :

第一百零一章民心的力量() 
第一百零一章民心的力量

    接下来,方文天又相继询问了一些老百姓,有年近七旬的老者,有40多岁的中年fùnv,有二十来岁的máo头xiǎo伙。

    也许,从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人口中听到夸赞别人的话语时,可以感觉那是正常状况。但是,当你随意找上一个人,都能听到对方口中对某个人的赞美之词的时候。

    那就是震惊了,也许用震撼来形容更为恰当。方文天就是这样的感觉。

    出于对官员的戒备心里,方文天可以怀疑那些镇政fǔ领导和工作人员说的话。因为他知道,在官场待久了,再老实的人也会学会言不由衷。

    但是,对于那些朴实本分的老百姓,方文天实在找不到任何怀疑的理由。

    自从走上纪检这条路,方文天不知道接触过多少与官员有关的案子。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案子是带给他心灵冲击最大的一次。

    在事实面前,他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民心。

    在这种力量面前,他甚至一度感觉自己很渺xiǎo。这就是民心的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的心态。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自己前来调查赵长天,似乎是一件非常不应当的事情。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那三个上访者反映的问题显然都不成立。

    那么,三个上访者为什么要上访呢?如果说是为了正义和公理,方文天会嗤之以鼻。从他所了解到的情况看,那些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不存在的,与所谓的正义和公理根本不搭边。

    那么,就只能归结为sī仇或是其它的更加yīn暗的理由。

    在种种疑问中,方文天在水泉村见到了三个上访者。

    一番询问下来,方文天心理已经有了谱儿。无论是李东林,还是张红林、张红军兄弟。在他具有技巧xìng的询问下:反映的问题是从什么渠道得来的?是否有事实作为依据?是否还有其它人证?

    他们的回答中,出现最多的答复是‘听人说的’。

    当再问他们是听谁说的时,他们却又说不出个具体的人来。

    到了后来,这几个人中,李东林还好一些,虽然额头冒汗,但还能够勉强保持镇定。张红林和张红军兄弟,已经是越来越慌张,在回答中,明显的能感觉到词不达意。

    方文天只询问了不到20分钟,他感觉自己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更多的问话了。

    在他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结束了其它的所有谈话之后,方文天最后一个询问的对象是赵长天。

    第一眼看到赵长天,方文天发现自己很难辨别对方的年龄。从外表上看,对方一点也不像是只有23岁。如果说对方是三十岁,估计也会有人相信。

    对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大方、得体的气质,也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如果不知道赵长天的实际情况,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或是大城市中家教良好的家庭中培养出来的。

    方文天自问在同龄人中,自己应该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从骨子里也有着一种傲气,颇有一种‘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豪气。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这个年纪比自己要xiǎo上不少,级别上也比自己低了好几级的年轻人,虽然还达不到惺惺相惜的程度,但也很难升起俯视的心里,甚至连优越感也没有多少。

    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纪委记,赵长天第一印象不错,而且,他的心情很好。

    之所以在目前这个关键的时间段,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还能够有好心情,与一个人的到防有关。

    这个人是刘清兰,另赵长天意想不到的飘然而来。

    刘清兰依然还是那么的清丽脱俗,一头披肩的黑发配上白皙的肌肤,使得她整个人的气质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