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能做把吉他出来吗?”秦月的眼前亮了一下,笑着说道,“我觉得那些西夷乐器很奇特,想学会演奏它们,这样就能跟咱们大明的乐器取长补短。”
“嗯。”李宏宇点了点头,这个条件他没办法拒绝,毕竟他都鼓捣出了小提琴,那么吉他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给我说说吉他的音箱吧,”
见李宏宇答应了下来,秦月不由得饶有兴致地说道,她自幼就喜欢乐器,李宏宇所讲的西夷乐器引发了她浓厚的兴趣,如果能学会的话必将令人们耳目一新。
“吉他的内部是空的,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共鸣,至于共鸣就是”
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随后有条不紊地向秦月介绍去了吉他的构造和性能,尽可能地用秦月能理解的言语解释。
秦月不时地点着头,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李宏宇请教,李宏宇耐心地予以解答。
随着现场气氛变得轻松,原本中间相距一米以上距离的李宏宇和秦月越走越近,到后来几乎挨在了一起,不过两人谈论得太过出神故而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
“还是小姐厉害,三公子哪里是小姐的对手。”立在院门处的小兰见状不由得掩口而笑,转身兴冲冲地离开,以免打扰了秦月和李宏宇的独处。
虽然李宏宇揍了圆脸考生一事一夜之间就传遍了襄阳城,不过由于双方家里都希望这件事情私了,故而并没有闹上公堂,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逐渐被人们遗忘。
两天后的下午,李宏宇聚精会神地在房间里画着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的图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就找时间把这些乐器都给做出来,以后在京城肯定能派上用场。
“少爷,查到了。”就在李宏宇画得起劲时,柔儿兴冲冲地走了进来,“找到白氏了,她果然就藏在城外的一个镇子上,藏身的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三年前当过她孩子的乳娘,她当时帮了对方不少忙,双方私下里一直有来往。”
“私下里来往?”李宏宇闻言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随即舒展开来,笑着向柔儿说道,“看来这次牛丰死定了。”
“少爷,咱们什么时候动白氏?”柔儿也跟着笑了起来,先前忙活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白氏,可以暂时松一口气。
“先不急,让人盯着她,作为一份大礼送给巡按大人。”李宏宇笑着摇了摇头,他的目的是找到白氏,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官府来解决,而且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他好像还另有收获。
“少爷,明天就是院试放榜的日子,您要不要去府学看榜单?”柔儿闻言微微一笑,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
“明天府学那里肯定有很多人,我就不去了。”
李宏宇站起身懒洋洋地一个懒腰,对看榜单没什么兴趣,反正他已经能获得秀才的功名,至于能否考中榜首那就听天由命了。
万一马失前蹄没能考上案首也没什么,他的最终目的是进士,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即可,别的不予强求。
柔儿闻言顿时嫣然一笑,他发现李宏宇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虽然现在********考科举但对功名并不狂热,如果搁给别人肯定早早就跑去府学看榜单了。
第75章 小三元()
翌日,府学门前人头攒动,乌压压地聚着不少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饶有兴致地等待着榜单张贴出来。
虽然李宏宇没去看榜,但李宏宜、杨仁孝和王魁举等人无不到齐,都想在第一时间知道他们的名字是否在榜单上,谁都想要秀才的功名。
如果说有例外的话就是赵欣,赵欣可谓是所有考生中对功名最无欲无求的了,因此她选择陪从江口县赶来的赵德义去城外的庙宇烧香礼佛。
赵德义两天前来的襄阳城,作为父亲他自然担心出门在外的赵欣,于是就抽了一个时间赶过来探望。
对于赵欣在院试正场中考得第二名,赵德义非常欣慰,要知道赵家还从没有出一个秀才,而赵欣这次就能弥补赵家的这个遗憾。
不过,想到赵欣是女儿身赵德义的心中又感到颇为失落,这意味赵欣永远不可能像男人一样继承家业。
实际上,最令李宏宇感到惊讶的就是李宏宇,他发现自己以前真的看错了这个有些内向和木讷的少年,竟然能一直稳稳地压赵欣一头,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出来了!”府学门前,随着人群中一个喊声,在那里聊天谈笑的人纷纷呼啦一声,潮水般向告示墙拥去。
府衙礼房的司吏领着两名典吏把榜单贴在告示墙后快步离开,人们随即挤到了榜单前,紧张地查看着结果。
“第一名,江口县李宏宇,第二名,江口县赵欣,第三名,襄阳县杨仁孝!”很快,前面的人大声读出了榜单上的前三名。
“李案首竟然中了小三元!”随即,人群中响起了一声惊叹,既羡慕同时又嫉妒。
“恭喜少爷,名列第五。”不久后,一名李家的下人从人群前挤了过来,笑呵呵地向李宏宜道贺。
“王魁举呢?”李宏宜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把一块碎银扔给了报信的下人,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少爷,他名列第六。”下人闻言笑着回答,这次院试李宏宇压了王魁举一头,毕竟他们的实力相差不大,很难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故而名次变动很正常。
“走,今天的酒我请了。”李宏宜笑了起来,高声向周围的人说道,考了这么些场他终于赢了王魁举一次。
“宜少,下午提学官大人要召见你们这些新晋生员,这酒还是留到科考以后再喝吧。”一名考生闻言笑着提醒道。
“好,那就等科考完了咱们再一醉方休。”李宏宜闻言微微颔首,笑着答应了下来。
虽然考取了秀才的功名,但他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个就是下午见提学官办理秀才的授予手续,另外一个是备考明天的科考,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除了院试榜单前三名的李宏宇、赵欣和杨仁孝外,前三十名通过院试复试的考生都要参加科考,与往届生员争夺前往武昌城的机会。
对绝大多数生员而言,科考在他们的人生中十分重要,意味着他们可以考取更高的“举人”身份,而举人是可以做官的。
为了选拔优秀的生员科考的成绩会分为三等,一二等及三等大省前二十名、中小省前十名准考乡试。
湖广是大明的大省,故而三等前二十名可以获得这个资格。
其实,除科考外还有针对生员、贡生和监生的“录科”和“录遗”。
所谓录科,是指科考成绩三等未获得参加乡试资格者、因故未参加科考者以及在籍的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因名不列于本地学宫而不参加科试者,皆须于乡试之年七月由学政考试录科,方能送考,录科各省皆有定额。
而录遗则是经录科考试仍未能取得参加乡试资格者以及未参加录科考试者,可以再参加一次考试,录取者也准其乡试。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员可以不经科考、录科、录遗而直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例如:
由现任学官推荐经提学官同意的生员可以直接送考;
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由本监官直接送考;
正印官的胞兄、弟、子、侄中随官员在任读书的贡生、监生,准许正印官申送参考;
学官、州县佐贰官的胞兄、弟、子、侄中随官员在任读书的贡生、监生,的由本地正印官申送参考。
所谓正印官,通常指的是地方衙门的一把手,例如布政使、知府、知州和知县等。
虽然有一些特例可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但科考和录科、录遗是是主流,其余的方途径都有诸多限制,非普通人所能达成。
随着榜单的张贴,府学门前早已经准备好的鼓乐手立刻吹吹打打地向李府而去,准备向李宏宇报喜。
当鼓乐手抵达李府的时候,杨氏早已经准备好了赏钱一一打赏鼓乐手,李宏宇这次童试喜中小三元,她的脸上也倍感光彩。
相对于激动的杨氏,李宏宇则显得比较平静,不过是个院试案首而已,他的目标是进士,因此现在欢庆还为时尚早。
按照传统,院试案首要在鼓乐手的引路下披红挂彩,骑马游街,李宏宇无法拒绝只好戴上了大红花后上了一匹高头大马,随着鼓乐手在襄阳城的主干道走上了一圈,吸引了沿途不少百姓围观。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