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也与阮福源采取一系列政策提升实力密不可分。
原来,阮福源继位后允许葡萄牙商人在费福建立商业港口费福,与此同时他开始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欧洲的先进大炮,同时学习欧洲船舶的设计方法。
在葡萄牙工程师的协助下,阮氏政权开始了自己西洋铜炮的生产,这些西洋铜炮在后来的“郑阮”纷争中给了阮氏以巨大的帮助。
很快,费福港成为了西南太平洋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由于大明的海禁政策,许多大明商人、倭国商人、欧洲商人和东南亚商人来到费福港进行贸易。
为了与外国人贸易,阮福源积极发展糖业,海外贸易为物力短缺的阮氏政权提供了维持政权的物质支持,使阮氏政权不仅能够抗衡北郑,甚至能腾出余力向南拓展新领土。
因为受到了大明中华思想影响,安南国的历代王朝都将占城、真腊等民族视为蛮族,不断施加压力迫使其臣服。
从阮潢入镇顺广开始,阮氏政权不断蚕食占城国的土地,甚至南征一个名叫华英国的国家,占领后建立了富安府。
万历四十八年,阮福源将女儿阮氏玉嫁给了真腊国王吉?哲塔二世,作为聘礼,真腊王允许阮氏政权在普利安哥地区,也就是后世的西贡建立城镇,不断开疆拓土。
当明军还在感慨西洋诸国火器凶猛的时候,阮氏的军队已经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开始接触和使用火器。
与此同时,由于安南国的国境是沿着海岸线的斜长地带,故而阮氏非常重视水师的建设,请来了葡萄牙的工匠帮他们建造战船,并在战船上配备火炮,以防备郑氏政权从海上发动攻击。
反观大明,不仅国力日渐衰落,海上军事力量更是因为禁海令而变得无比薄弱,这也使得先前那名开口的将领没有把大明放在眼里。
毕竟大明距离安南国路程遥远,以大明现在的实力不可能再派兵攻打安南国,要知道现在大明的东北可是战火纷飞,大明岂可南北两线作战?
“国公爷,咱们没有必要理会大明,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哪里会给占城国撑腰,恐怕只是给占城国做做样子罢了。”
那名将领的话很快就引发了现场的文武官员的共鸣,一名中年文官躬身向阮福源说道,“咱们只要敷衍一番的话,此事也就过去了。”
“这话说的在理,当年圣宗攻破了占城国的王城大明也没有说什么,现在又岂会忽然之间给占城国做主?”
另外一名中年文官闻言连连点着头,大明向来对南洋诸藩属国的事务很少干预,他不相信大明这次真的会帮占城国。
“一定是这样的。”在场的官员们纷纷开口附和,经过最初的激动后他们认为大明此举只不过是为了保住颜面罢了。
“诸位可曾想过,大明一旦与海外诸国展开贸易,那么咱们将会如何?”见众人皆不把大明使者带来的话放在心上,阮晖沉吟了一下后高声问道。
“能怎么样,不过是用钱收买人心罢了!”
听闻此言,有人不屑地冷笑着说道,其余人纷纷点着头表示赞同,提起大明的海外贸易自然会让人想起大明的朝贡贸易,与其说贸易不如说是一种不计成本的赏赐。
“诸位,据本官所知,大明这次海外贸易与以往不同,由大明的万历皇帝新设的衙门‘海关司’负责,从事的是民间的贸易,而不是官方的贸易。”
阮晖早就知道现场的人不清楚大明此次海外贸易的性质,于是环视了一眼众人后高声问道,“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现场的文武众臣一时间没有明白阮晖的意思,不由得面面相觑,不清楚他这话是何意。
“这意味着大明将开始与海外诸国做生意!”阮晖见状暗自摇了摇头,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事态的严峻,随后神色严肃地说道。
“不就做生意嘛!它走它的阳关道,咱们过咱们的独木桥,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众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们还以为阮晖要说出什么了不得的话来,一名中年将领不以为意地说道。
“诸位,一旦大明与海外诸国通商,那么咱们的费福港可就要荒废了,那些与大明和倭国做生意的商人将不会再在费福港停留,而是经毗罗补罗港前往大明和倭国。”
阮晖见那名中年将领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然后忧心忡忡地说道。
轰的一声,阮晖的话使得现场顿时炸了锅,谁也没想到阮晖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费福港对阮氏政权的重要不言而喻,给阮氏政权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使得阮氏政权可以从容建造船只和制造火器,整军备武。
根据史料记载,北方郑氏政权的常备军在十万人左右,而南方阮氏政权的常备军只有两三万的样子,由此可见双方国力的差距。
毕竟郑检不是傻子,当年岂会把繁华富庶的地方给阮潢,顺化和广南不仅动荡,而且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都有限。
这也是阮氏政权不断向南扩张的原因,它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来抗衡北方的郑氏政权。
“诸位,大明使者这次前来之所以说要跟咱们通商并不是信口而言,而是对咱们的一种制约,同时也是一种交易,咱们要是拒绝的话恐怕他们就要跟北边的郑氏进行贸易了。”
阮晖见现场的局势变得有些嘈杂,于是双手向下压了压,高声说道,“郑氏对此肯定求之不得,此消彼长之下咱们可就要吃大亏。”
在场的众人闻言随之陷入了沉默,他们并不怕大明对安南国动武,可是一旦大明发动经济攻势的话那么他们可就无法抵御了。
对于土地贫瘠的安南国尤其是顺化和广南地区而言,商贸所带来的资金至关重要,阮氏一旦失去这方面的资金来源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说到底,阮氏政权的真正敌人是北方的郑氏政权,与大明不同,郑氏政权可是能够派兵攻打阮氏政权,并且消灭阮氏政权的敌人。
“将臣吏大人,听说大明走私猖獗,这里面一定牵扯到了众多的利益集团,会让大明的海外贸易顺利进行吗?”
沉寂中,一名中年文官开口问向了阮晖,脸上浮现出狐疑的神色。
“大明皇帝这次是下了决心要开通海上商路,听说大明最年轻的辅臣亲自南下坐镇海关司,恐怕那些走私的势力不得不低头。”
阮晖闻言顿时叹了一口气,他也希望大明的海外贸易无法进行下去,可是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大明的走私势力面对这种最高决策层面制定的国策无能为力,于是苦笑着答道。
“我知道那个辅臣,听大明的商人讲此人现在还未满二十,状元出身,曾经在大明的东北大败当地的蛮族,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良才。”
听了阮晖的话后,一名中年文官不由得开口,神色担忧地说道,“此人虽然年轻可却是大明皇帝的老师,深得大明皇帝的信赖,由他来执掌大明海外贸易的事宜,大明的那些走私势力恐怕还真的不是对手!”
“大明还有这样的人物?”
在场的人们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由于古代消息不畅,再加上精力都集中在了对付北面的郑氏政权上,因此很少有人听说过李宏宇,毕竟李宏宇崛起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因此还未引起安南国等海外藩属国的关注。
第607章 瑜亮之才()
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后,阮氏政权的这些文武大员顿时失去了先前的自信,神色开始变得严肃凝重起来。
他们万万想不到大明这次并不是要以武力对付阮氏政权,而是挥舞起了海外商贸这把从未用过的经济利剑。
虽然大明的军事逐渐衰败,可商业却呈现逐渐繁荣的态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大明朝堂上的文官集团,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大明朝廷无法从商业中获利,进而促使了民间商业的繁华。
一旦大明发动经济攻势,那么不要说阮氏政权了,就是整个安南国都算上都不值一提。
阮氏政权的费福港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成为一个繁华富庶之地,正是因为得益于大明的禁海令,使得其成为了一个中转港口,其本身并不能吸引海外的商贾前来做生意。
李宏宇之所以会答应占城王,自然早就算到了这一点,他既然要执掌大明海外贸易又岂会不提前打探南洋诸国的局势,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因此,李宏宇并不怕阮福源拒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