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的时间里居然就集中起来五十五万府兵,另外隋帝国还调动了自己常备军中的三十万骑兵,以及步军二十万人,光是作战部队就集中起来一百多万人,实力不可谓不强大。
在隋帝国调集大军的同时,都蓝可汗为了获得隋帝国的支援,同时也不甘心就此丢失整个大草原,因此他也将手里仅有的十万多名骑兵全部派了出来。
另外西突厥的达头可汗虽然已经年迈,不过在看到夏国占据金山后知道威胁已经逼迫到自己身边,于是一咬牙也动员西突厥各部族以及西域、河中各国筹齐二十多万骑兵。
加上之前达利叶护带去的四万骑兵也被他还回来,这样隋帝国加上突厥帝国居然发动了近一百五十万大军,如果加上隋帝国为了这些大军而动员的上百万民众,那么攻打夏国的联军数量居然有了二百多万人。
隋帝国与突厥动员号称三百万大军将要发起进攻的消息传到夏国后,哪怕王泽等人早就心里有了准备,也依然让整个夏国君臣为之一颤,毕竟三百多万人带来的压力还是太庞大了。
第563章 绝世之战(一)()
“他娘的,这鬼老天,这么早就上冻干嘛!”
李三郎浑身穿的厚厚的,一边努力推着一辆满载粮草的平板车一边忿忿不平道,“要不是突然上冻这些粮草可都是从清河上直接用船运到涿郡的!也能节省咱们多少力气!”
“别那么多废话了,快加加把劲!要是耽搁了时间赶不到赵郡咱么兄弟都得受罚!”
李大郎轻声训斥道,“咱们这些人只是府兵,百姓看我们是官兵,其实在那些官长眼睛里咱们跟那些征调的民夫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是被他们听到你的抱怨,少不得吃一顿鞭子!”
原本李大郎、李二斌等人作为官兵只是跟着大部队行军就可以,可因为入冬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从清河郡向北一直到河间郡之间的河流,不管是清河还是漳水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这样一来原本可以依靠的水运立马就指望不上,但是前线日渐增加的军队辎重却不能不及时供应。
为保障前线以及聚集起来的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于是李氏兄弟这些折冲府兵就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运输粮草的责任,而且对时间限制很严格,如果耽搁了的话就会受到军法的处置。
“要是有一条从黄河直通涿郡的大运河该有多好呀!”李二斌伸了伸有些酸疼的腰肢,他不知道在原本世界中隋文帝的好儿子杨广就修通了这么一条大运河,并且这条运河在后世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隋帝国灭亡的理由。
“别说修运河了,”李大郎轻声道,“哪怕修筑一条驰道也是好事呀,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据说还是北齐高洋皇帝修筑的,要是朝廷能好好维持这条道路,咱们也不至于这么难走了!”
不得不说,高洋虽然为人混账一些,不过他在世的时候修筑的相当一部分道路等基础设施都一直在发挥着良好的功效,至少一直到隋文帝时期都还在享受着他当时留下的各种设施带来的便利。
寒风吹袭中,以李氏兄弟为代表的府兵们一边走一边抱怨,负责隋帝国大军后勤辎重的杨素、高颖两人此时却是一脸的无奈。
没办法,隋帝国凭着自己雄厚的国力,虽然可以轻易动员出来上百万的大军以及上百万的民夫,可是从隋帝国内部通往涿郡前线的道路实在是太差劲了,加上因为天气变冷导致水运无法运行,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运输的困难。
高颖更是觉得有些委屈,由于军资运输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他被杨坚责骂了一顿,毕竟当初杨坚准备修筑驰道的时候,高颖劝谏要少发动徭役、与民休息最终导致了今天的恶果。
被陛下训斥一番后,高颖惟恐因此牵涉到太子杨勇,毕竟这两年杨勇越发在杨坚那里不讨喜欢,于是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想着应对策略,而杨素却是暗自一笑轻轻出门往皇宫匆匆走去。
在隋帝国依然慢条斯理进行战争准备的同时,大漠深处的战斗却已经开始拉响。
奉都蓝可汗命令率军出战的达利叶护率领着突厥最后十六万大军来到河套五原郡,与率领十五万隋帝国骑兵的杨俊汇合,在这里他们与刚刚扫荡完漠南突厥部众的姬翔所部对峙起来。
面对着姬翔率领的二十多万夏国骑兵,接连战败的突厥骑兵和从没有跟夏国正式开展的隋帝国骑兵也都是比较忐忑,可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对面的二十多万夏国骑兵在对峙十余日后居然很快就撤退了,而且是连一点斥候都没有留下。
随即西域更是传来好消息,以西突厥为首的西域、河中各国联军二十多万骑兵在十一月底翻越金山,对驻守在金山东部大草原上的夏国骑兵展开进攻。
虽然到目前还没有传来胜利的好消息,不过西突厥二十多万联军至少也可以牵制草原深处驻守的那数十万夏国骑兵,这也算是杨坚得到的少有的好消息。
西突厥联军发起进攻的消息让隋军多少感到自己的底气足了那么一点点,看来很强大的夏国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罢了,突厥人会被夏国人打败不是因为夏国人太强大,而是因为突厥人堕落了,这是每一个隋帝国将领的想法。
夏军之前轻易的胜利固然有突厥人一步步堕落的原因,但也不能就此否认夏国大军的强大战斗力,可是当长孙晟和李渊的老婆窦氏死后,几乎没有多少人可以看得清天下的形势。
长孙晟虽然很得杨坚的看重,不过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杨坚的重臣,而且因为身体病弱卧床不起的他早就没有人在意,如果不是其去世的时候杨坚还专门赐下谥号,恐怕很多大臣都会将其忘记。
另外李渊的夫人窦氏也对天下大势看的清楚,不过她也跟长孙晟一样聪明人不长命,也已经在数年前去世。
不过李渊这人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很听人劝,当然你也可以说他耳朵根子软,这一次隋帝国进攻夏国他没有主动请求出战,而是上书请求作为雍州刺史,前往陇右预防已经逐步强大起来的吐蕃人进攻吐谷浑旧地。
杨坚虽然一向多疑,不过李渊毕竟是自己老婆的嫡亲侄儿,算得上非常亲近的关系,这时也没有多想只是对李渊的见识非常赞赏,毕竟夏国距离长安还很远,而日渐强大起来的吐蕃一旦占据了吐谷浑旧地,对关中之地甚至长安的威胁就太大了。
随着一支支隋军逐步向涿郡集合,天气也愈发的寒冷起来,很快在一场寒风后便开始了大雪纷飞的冬季,这给隋军的辎重运输带来更多的困难,甚至很多被征调的民夫准备不足因此冻饿而死。
沿途倒毙的民夫不会被大人物们看重,这些民夫只不过是一个个数据而已,早就见惯人间生死的他们绝不会为此落下一滴眼泪,这时全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大军云集的涿郡。
伴着飘飘洒洒的大片雪花落下,长城内外都下起了不小的雪,塞外早就枯黄一片的大草原这时更是迅速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让整个草原犹如洁白的地毯一般。
积雪虽然寒冷却无法扑灭战争带来的火热氛围,到如今谁都知道突厥的覆灭只是大战的开始,如今全天下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帝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无可避免的将要展开。
经过夏国参谋部的分析,隋帝国这一战必然会集中全力进攻辽东方向,这里既是通往夏国核心腹地的最近通道,也是最适合隋军进攻的方向,毕竟辽东以北才是夏国的统治核心区域。
隋帝国对外宣称的三百万联军确实威胁不小,哪怕是一向不畏战争的夏国民众都开始有些担忧。
为了应对隋帝国的战争动员,夏国这一次也在原有大军基础上继续扩军,因为西突厥主导的西域、河中各国联军突然翻越金山展开进攻,因此石海光、燕小五、李红鱼所部必须继续留守草原。
他们在抵御西突厥联军的同时还要负担起保护新迁徙夏国牧民的安全。
而韩子高则率领麾下二十多万骑兵从突厥牙帐来到西平郡与夏国主力汇合,不过他们不是在比较靠近前线的滦水上游集中,而是在辽水上游的弱洛水一带集中。
在韩子高到达弱洛水不久,从阴山北撤回来的姬翔也率领着麾下二十多万骑兵来到这里与韩子高所部汇合。
对于隋帝国号称三百万大军,王泽虽然在一开始紧张了下,不过很快也就恢复了自信,毕竟大战不是比谁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