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王泽觉得讽刺的,就是所谓的文成公主和亲,明明是大唐的公主,却是去给松赞干布当小老婆的,然后松赞干布就打着迎接文成公主的旗号,将唐朝西部的大片草原占领。
结果唐太宗李二不仅不敢训斥,反而佯作大方的大手一挥,就给文成公主当嫁妆了!何其讽刺呀!
因此王泽宁愿偏据海外,也不愿跟这两个‘掠中华以资夷狄’的政权打交道,不过这两个政权虽然很不招王泽待见,但是目前毕竟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泽还是要先跟他们的前身北周打打交道。
细细算来,如今差不多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杨二出生的这两年,似乎有些事情也该早早的布局了。
在王泽的心中这个将要出生的杨二才是自己以后的大敌,至于李二该干嘛干嘛去,那时候估计王泽都是有几个孙子的人了,哪里有时间和李二这样的小孩子玩耍?
只是王泽对于北周忽然来找自己协商结盟很是疑问,如果北周当初就有跟自己一方结盟的打算,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来呢?
前几年王勇、王泽父子二人占据着三齐之地不说,还拥有数十万军队,远远超过如今的强大,那个时候如果北周和己方联合攻打北齐的话,恐怕整个北齐都会糜烂掉,最终被两国灭掉。
可是那个时候北周从头到尾都没有和己方说上一句话,反而是如今己方在济州、齐州、青州等地接连战败,土地面积只剩下齐东基础郡县,兵力仅有十余万的时候,来和自己谈结盟了?
对于北周之前的盟友王泽还是知道一些的,当初北齐还是高洋在的时候,他们以强大的军事实力逼迫柔然和自己结盟,共同对付实力依然比较弱小的北周。
无奈之下的宇文泰只好联络更西北地区的突厥,这时候突厥因为刚刚强大起来,开始反抗柔然的压迫,这时见到北周来和自己联合,于是在带头老大伊利可汗的带领下跟柔然人一通大战。
结果柔然人就被迅速崛起的突厥人给灭了,余部四散逃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柔然这个当初草原霸主的名字。
突厥刚刚崛起后,伊利可汗野心勃勃的又对着北齐进攻而去,结果被勇猛无比的高洋带着数万人马一通狠揍,差点把新崛起的突厥给打残了,很是委屈的给北齐进贡了两年。
不过在高洋死后,随着北齐的国力骤降,突厥立刻旧态复萌,这时的木杆可汗马上翻脸不认人,又一次在北周的拉拢下开始进攻北齐,让军事实力一度下降厉害的北齐有些招架不住。
要不是当时有斛律协任朔州刺史,利用长城的优势挡住了突厥大军,恐怕突厥还真会就这样攻入北齐的腹心地带。
既然北周有了这么厉害的一个盟友,为什么又会忽然又想起自己这些势力较弱的来当盟友呢?
王泽心思流转间忽然想到一个可能,莫非日渐强大起来的北周跟变得更加强大的突厥之间发生了什么不友好的事情?
一想到这一点,王泽是越琢磨越是觉得有可能,毕竟突厥乃是中亚人种,又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文化、人种等各方面跟北周都不一样,这样肯定就不是一条心思。
而且这样的草原民族,一旦得势便会贪婪无比,哪怕是昔日的恩人他们也会挥舞着钢刀砍过来,而且突厥人本身是柔然的锻奴出身,又会冶铁锻刀,根本不用担心北周对他们采取封锁铁器的方式。
这样一来,随着实力的不平等,哪怕之前双方关系再好,突厥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向北周索要的财物也会越来越多。
一两次也就罢了,就怕突厥习惯了这种敲诈欲壑难填,然后实力也迅速增强的北周必然无法忍受突厥年复一年的敲诈,双方的矛盾激化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事情还是有可为之处的!这样与北周在表面上结盟或许也是可以的,王泽摸着下巴暗自猜测道。
虽然王泽心里很是提防北周,但是他仍然同意与北周的联合,反正两边都是貌合神离,不如借着这个结盟的机会,派出一些人手到北周国内,这样也好对北周的情况做出一定的了解和布局。
因为李二时期大规模的修改隋唐史料,让王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不是太了解,为此有些布局还是早早布下去为好,笨鸟先飞总是好的!
第295章 宇文邕派来的?()
王泽是在城外遇到从外面返回的父亲王勇,因此两人说了半天才发现自己竟然把城外的大路给挡住了。
眼见天色不早,二人一边往城内走去,一边谈着近乎两年不见的思念之情,王泽更是边跟父亲闲聊着,边四处打望已经大变模样的高密郡城内外。
相对于当初仅仅只是一座普通郡城的模样,如今的高密郡城内外却是随处可见的士兵,身边不时有骑着战马往来的一队队骑兵,更远处的荒野中还能够看到大批在牧民或者骑兵驱赶下一溜小跑的马群。
王泽当初在主持潍水防线的时候依稀记得,当时高密郡城外面可不是这般模样的,往日高密郡城外周围数十里广阔、平坦的农田,村庄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密集,可周围也有十几个村落。
如今这些农田竟然全部成为王勇麾下骑兵的牧场不说,就连当初分布的十几个村落也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除了一些放牧的骑兵和一些牧民之外,王泽竟然没有看到多少普通百姓的存在,倒是让王泽大为疑惑不解。
待问过王勇之后王泽才知道,从当初潍水之战后,王勇为了严防北齐大军去而复返再次发起进攻,故而在濒临潍水的高密郡长期驻扎,随着王勇而来的是多达五万大军在这里常年驻守。
高密郡城原来毕竟只不过是仅容纳十来万人口的郡城,相对于青州城、济南城等繁华郡城来比,高密郡城的规模并不大,随着军队数量的增加,数万大军必然会影响挤占本地百姓的生存空间。
正好这时因为潍水之战的影响,数十万齐军给高密郡等沿河百姓带来极大的恐慌,他们都愿意远离这座紧邻前线的城市,于是这些百姓纷纷在王勇的安排下迁移到诸城郡(原胶州郡)、胶州郡(原胶州港)等地。
当时三齐之地逃到齐东六郡的百姓近乎两百多万,为了减轻齐东六郡的庞大压力,王勇极力鼓励向东海各郡输送移民,于是高密郡大部分百姓和其他一些从比较靠近前线郡县的百姓又纷纷迁居到了东海。
经过王勇和刘忻、濮阳勋等人的努力,两年多时间下来,诸州郡靠近潍水三十里内的百姓已经被迁移走大半,剩下的百姓也大多是家中人少,又拥有马匹,或者干脆就是牧民,这些人一边帮着军队放牧战马,同时也可以充当哨探。
这样一来,整个齐东六郡剩余的百姓也从原来的二百万人迅速下降到了一百五六十万人的样子,已经和东海各郡的人口数量基本持平,若是加上奴隶人口,甚至还不如东海各郡的人多。
而若是论起土地面积,东海各郡如今的土地面积加起来至少是齐东六郡的十倍以上。
这还是不算目前刚刚进行占领开发的勿吉之地,以及还是初步占领了几个据点的南洋各地,若是再加上这些地方,恐怕比齐东六郡大上二十倍都不止,因此目前王勇、王泽父子的势力重心目前已经在事实上转移到了东海,这也是众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王泽骑在马上看着一支支兵马在城内外往来不断,衬托的高密郡的气氛极为紧张,顿时好奇问道:“父亲,我看高密郡城内外兵马喧嚣,人人都是兵甲在手,可是北齐大军又要前来攻打了?”
谁知王勇只是摇头轻笑道:“大郎不知道了,北齐如今可没有功夫来管咱们这里,他们如今正忙着和北周在平阳、洛阳这些地方互掐呢,这些都是做给那个北周使节看的,也要让他知道咱们的兵马也不比他们弱!”
虽然在当初济州之战、青州之战,还有最后的潍水之战中接连损失了不少的军队,但是经过两年的恢复期后,如今王勇又是训练出一批人数多达十二万的精锐大军。
虽然还不比不上当初那些经过多次战阵磨练出来的精兵,可是用来防御北齐的进犯也足够了。
除了王勇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外,北齐也因为当时潍水之战中损失了不少军队,只得退守潍水西岸的潍县、昌乐一带,然后又紧接着遭到老对手北周的大举进攻,只好将有些紧张的兵力主要集中到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