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泽给这些村民两天的时间收拾一下,等第三天在建安郡城外的码头安排他们搭乘商船前往夷洲。
第三天这天一早,王泽带着冯仆、程雪莹、朱青青准备去送商老汉一行出发,韩子高听说此事也一起跟着过来了,毕竟他是都督闽浙诸军事,王泽这回运走一批南朝子民,他虽然不在意,可还是要了解一番。
等王泽一行来到城外江边时,顿时被城外汹涌的人潮惊住了,只见城外码头周边是人山人海,更有许多贫困百姓仍在拖家带口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江边甚至有本地百姓摆起了小摊做起生意来。
看着面前被士兵挡住的人潮,韩子高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向王泽道:“夏侯,你不是说只有六百来人么?这······”
王泽、程雪莹和朱青青也被眼前的情景给吓了一跳,你妹的这哪是六百人的样子,恐怕都快有六万人了,只怕是建安郡一半的百姓都来到这里了吧!
这时水军校尉统领顾彬气喘吁吁的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一看到王泽他急匆匆跑过来说:“不好了小郎君,这些百姓不知道从哪里得到咱们只要移民就可以分到良田的消息,这些都是想要乘船跟着咱们去海外的贫苦百姓。”
“什么!这些都是想跟你们走的?”韩子高大都督瞪大一双美眸惊讶的问顾彬。
顾彬既是欢喜又是无奈还有些说不出的情绪,听到韩子高的话对他点点头道:“虽不敢说全都是,但是里面最少也有六成是想跟我们出海的,其中有一万多人是这些年流亡到建安郡的北地流民,另外的那些都是建安本地的百姓。”
王泽郁闷的挠挠头,要是有个几百上千人的话还是好安排的,可是眼前这数万人可是在挖南陈的墙角了,弄不好就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他疑惑的问顾彬:“你可知为何产生今日之事?知道是谁透漏的消息么?”
这时候率领苍狼营前来维护江边秩序的曹安走了过来,他对王泽说:“小郎君我已知晓事情原由,消息是商老汉村里的百姓与亲戚说话时无意透漏的。”
“讲讲,是怎么回事?”王泽还真想知道眼前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之前哪怕是自己拿着己方福利待遇可劲的吆喝,估计也来不了眼前这么多人。
曹安无奈一笑道:“之前咱们不是给了商老汉他们两天时间么,村里有些百姓就想着自己一些带不走的东西就送给亲戚朋友了。
可是那些亲戚朋友一见到他们都要搬走就问了,于是有人按不住爱炫耀的性子就把移民夷洲的福利给说了。
自然就有人问,能不能跟着他们一起出海,就有人说依着小郎君的慈善,拖家带口先一起跟过来,到时候求一求肯定可行。这不,谁都有几个亲戚,也想把这好事给最好的亲戚说一下,这样一下就传开了!”
王泽听到曹安的回答,苦恼的揉了揉脑袋,转头一看韩子高也在做同样的动作看着自己。
韩子高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头痛万分,因为南陈在持续数年的侯景之乱后,最缺的资源不是别的,正是大量的劳动人口。
之前王泽向韩子高说明只是带走数百人而已,南陈虽然缺人可是这些人对南陈来说也是可有可无,没什么影响,所以韩子高自己就可以做主让王泽带走。
可是当数百人骤然变成眼前的数万人后,哪怕是韩子高这个陈茜的大红人也不敢让王泽就这样带走了。
这数万人可是最少也占了建安郡周边接近一半的人口了,要知道陈霸先建立陈朝之后,南陈的编户齐民只有不到三百万而已。
也就是说南陈朝廷可以控制的人口数量只有这么一点,虽然有大量的人口隐藏在豪门大户中,但是要知道隐藏在豪门中的人口是不向朝廷缴税的。
虽说陈霸先去年北伐光复了淮南后又增加了近二百万人口,但是南陈的人口数量依然非常稀少,眼前的这些人可相当于陈朝人口的百分之一了。
只是眼前的情况该怎么个平稳解决也是个很大的麻烦,就连急缺人口的王泽也不敢就放开了接收。
其实要说王泽给陈朝百姓许诺的福利照着三齐之地的百姓福利差远了,但是南陈的百姓太穷了,再加上土地的诱惑怎么可能阻止得住。
“韩都督,我看你还是尽快召集城内各大豪强商议此事吧,弄不好就可能产生民变呀!”王泽对韩子高说。
韩子高走后,王泽又让冯仆调集麾下的俚人士兵到江边协助曹安维持秩序,建安百姓这时虽然民风也彪悍,可是对上更彪悍的俚人就安稳多了。
城外的百姓在王泽的努力下逐渐稳定下来时,城内以林氏、陈氏、黄氏和高氏等几家为首的诸多豪强,在大都督韩子高的召集下聚集起来,正在讨论这些百姓的事。
韩子高提出的解决方式,就是要求各大豪强暂时降低建安百姓的租税,以此挽回百姓的心,继续留在建安郡,毕竟故土难离呀!
黄氏的族长微怒道:“大都督,若是咱们这一次向那些泥腿子让了步,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以后他们必然还会再生事端。”
韩子高表示,若是不接受这个主意,那么你就想出一个更好地主意来吧,黄氏族长和其他几家族长也想不到更好的主意,最后也只好同意了韩子高的提议。
江边聚集的百姓见江面上的船只始终不肯靠岸,而且那数十艘海船也必然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在韩子高亲自带人劝解下,开始纷纷散去。
最后江边仍剩下七八千人坚决不肯走,原来这些人都是这些年来北地流亡来的流民。
他们这些年不仅仅贫困的生活在建安郡社会的最底层,还不时被本地人和豪强欺凌,现在见到这么一个好机会,宁愿死也不愿意放弃了。
见到王泽和韩子高始终没有松口,而且商老汉那六百名村民已经开始在顾彬的安排下,乘小船向江面上的大船驶去,开始有人向王泽、韩子高下跪。
一人、两人、十人、百人,最后七八千人全跪在地上,无论男女老幼都纷纷哀求道:“大人,给一条活路吧!”“收下我们吧。”
王泽无奈,他对韩子高说:“韩都督,如今事已至此,责任全在于我,这些百姓我也只好手下他们,事后我定然会给贵国陛下一个交代的。”
韩子高闻言也是无奈的苦笑一下:“且为之柰若何?”
站到人群中,王泽高声道:“诸位乡亲,我乃东海夏侯,是受大陈皇帝陛下邀请而来,之前带走那数百人已是对不住大陈皇帝,如今你们如此多丁口要随我而去,我亦有何面目去见大陈皇帝陛下?”
人群中有一名中年汉子站了起来,虽然穿着落魄无比,可是看样子也非普通村人出身。
他高声对王泽说:“启禀夏侯,我北地流民数来遭本地人欺凌,苦难无比,而且我等诸人已知夏侯最是仁慈不过,还望收留我等,我等宁愿再降低一等待遇。”
中年汉子话音刚落,周边的百姓都纷纷赞同,同时又哀求王泽:“还望夏侯收留!”
王泽听了汉子的话心想,这尼玛为了移民,连该有的福利待遇都可以不要啊,真个是服了。
想了片刻,王泽抬头又高声道:“既然如此,我就答应你们,不过你们需要为我开垦、耕种三年的土地,三年后我自然再每人分发三十亩良田,前面那三年耕作所获我要替你们还大陈的债务!”
距离王泽近的数百人听到王泽的话顿时大喜过望,一个个欢呼起来,远处的百姓虽然听不清王泽说的话,可是看到王泽周边的百姓欢呼,也知道王泽已经答应下来,一个个也欢呼起来。
百姓虽多也不过是七千多人,船队跑两趟就可以全拉走了,麻烦的是开头的时候,夷洲那里一切都要输血,光是供应夷洲上万人每月的粮食就够王泽头大了。
幸运的是夷洲地区炎热多雨,一年四季都可以耕种,只需要挨过这头四个月以后就可以自给自足了,甚至以后夷洲还会成为王泽治下的一个大粮仓。
在跟韩子高和林氏等豪强换取了夷洲移民所需的粮食及其他物资后,剿灭侯宝应和那五六家豪强所获得的红利已经是一点不剩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王泽这次的收益还是巨大的,起码夷洲这块根据地不用再等那么久,可以很快就走上正轨了。
就连夷洲开荒的耕牛,冯仆都可以帮王泽解决了,要知道夷洲只能种植水稻,北方的黄牛是不适应这里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