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逆袭路-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不上。老三周志新自己在部队发展,前途似锦,肯定不稀罕回来抢老头子的余荫。

    周志强认为自己混的最差,学了两年木匠手艺,只学了个半吊子。帮人打打柜子做几张板凳还可以,做到其他大件家具,却没那个能耐。

    正常人家都是偏疼弱势的儿女,他周志强混的不好,正是需要老人们帮扶的时候啊!再说了,他老娘吴金凤一直喜欢他,只要老娘坚持让他顶班,就算老爹也要多考虑考虑。周志强想。

    至于老四周志美,一个丫头片子,哪有儿子来的重要?他家老头子总不可能脑袋发昏把这么好的事留给闺女,不给儿子。

    周志强当时没想到妥妥的事,硬是被妹妹周志美横插了一杆子,弄没了。

    周春平还真的把顶班的机会给了老四周志美,周志强只要想起这件事,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个妹妹,他不稀罕。

    从小到大,周志美都爱偷奸耍滑。学习不努力,整天爱打扮,在学校就是混日子的。

    初中毕业后,周志美不肯下地做事,磨着二老让她在家做点家务,闲的发慌时就知道找几个嫂子的碴。

    老爹老娘还把周志美当宝一样,连那么珍贵的城市户口,都给了她。

    呸!没见过老爹这么不靠谱的家长。

    这村子里,哪一家哪一户不是把好东西留给儿子孙子的?把铁饭碗给一个泼出去的水,他爹的脑袋里面装点全都是浆糊吗?

    周志强更讨厌他爹了。

    他爹周春平有钱,可很少见他拿出来花。周家几个兄弟姐妹,除了过年的时候他爹会每人发一毛钱的红包,平时根本见不着他爹的钱。

    直到老三去部队当了兵,每个月寄钱回来,周志强才觉得日子好过了很多。吴金凤很疼他,时不时会塞个一块八毛的给他零花。

    花着老娘从手缝里漏出来的钱,周志强一点都不感激。

    他本该是城市户口吃商品粮的,每个月自己有工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是周春平和吴金凤改变了他的人生,现在花他们几个钱,那也是应该的。周志强想。

    周春平不知道自己在二儿子的心中,早就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此时的周春平,正走在周家村的那条夯地结结实实的黄泥路上,面对着一张张问侯的笑脸,时不时地点个头搭句话什么的。

    周春平在周家村的地位不低,除了村长家,周家在周家村也算排的上号。

    说起周春平,周家村老老小小的,都会竖起个大拇指夸上一声:能人哪!

    周春平的能干首先体现在那栋大瓦房上。

    瓦房原来的主人是个地主,解放后,地主一家跑的跑了,死的死了,瓦房自然就空了下来。

    周春平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到周家村投亲,刚好缺住的地方。不知周春平使了什么手段,愣是从周家村的老支书手里把这栋瓦房买了过去。这一住,也有二十多年了。

    瓦房很大很亮堂,坐落在周家村村头的马路边,一溜儿七八间,坐北朝南的,显的很气派。

    周春平家的大瓦房在整个周家村来说也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有了这栋大瓦房,周春平三个儿子娶的媳妇,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贤惠能干。

    周春平是周家村唯一一个吃商品粮的村民,确切的说,周春平并不是周家村的土著居民,而是个城里人。

    二十几年前,周春平带着老婆孩子到周家村落了户。据周家村当时的村长说,周春平是邻市大兴市人,因为响应国家“回农村去”的号召,才带着一家大小来到了老婆吴金凤娘家所在的于源县。

    当时,周春平最大的孩子周志刚才七岁,最小的女儿周志美还没有出生。

    从城市回到农村,周春平一家成了支持国家建设的先进标兵。为了不让广大下农村的人寒了心,周春平一家五口人,镇上保留了周春平的城市户口,安排他去粮管所上班。

    从城市人变成了农村人,吴金凤骂骂咧咧了好多天。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吴金凤反抗不了周春平搬家的决定,也反抗不了镇上的决定,只好收拾起心情做起了农村人。

    吴金凤的娘家离周家村足足有五十多里地,叫做小凤岗,是个穷的连贼都不愿意去的小山沟。那个地方,多的是光棍,本村的姑娘盼望着嫁出去,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

第十五章 周春平() 
吴金凤跟着本家姑姑去大兴市做保姆,认识了周春平。

    周春平家只有爷孙二人。周春平的爷爷是个老革命,身体不好,需要请个保姆照顾。

    吴金凤刚好去了周家做保姆。年轻时的吴金凤有几分姿色,和周春平在一个屋檐下住了一段时间,成功的让周春平迷上了她。

    周春平爷爷见孙子喜欢,吴金凤肚子里又揣了一个。虽然心里不满意,也只好帮他们办了喜事。

    只要想起出嫁前全村小姐妹羡慕的眼光,吴金凤就很有飘飘然的感觉。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现在又回到了农村,吴金凤的心里是不痛快的。

    开始的时候,周春平打算一家子去小凤岗投奔小舅子,被吴金凤一口否决了。

    小凤岗那么穷,她有几个儿子,难道以后让他们打光棍?

    周春平这才打算把家搬到三合镇。三合镇上有周春平爷爷的熟人,周春平爷爷虽然死了,人脉倒还有一些。

    就这样,周春平一家跑到周家村落户。

    周春平能说会道,周姓又是周家村的大姓,虽然周春平的周和周家村的周姓扯不上半点关系,但也让周春平家很快地融入了周家村。

    二十来年过去了,周春平家和本地村民没有什么区别。

    周家村在三合镇来说,算是个大村,有一百多户人家。除了三合镇,周家村的人口最多,田地也最肥沃。三合镇以及周边几个村镇的姑娘们,都以嫁进周家村为荣。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田地肥沃代表着庄稼的亩产量高,庄稼的亩产量高代表着村民们每年分到的粮食多,分到的粮食多代表着不会饿肚子。

    前些年闹灾荒,三合镇有些村因为缺粮,或多或少饿死过几个人,只有周家村,没有出现饿死人的事件。

    周春平退休之前的工作单位是镇上的粮管所,管着三合镇十里八村的农民们每年交任务粮。

    周家村的村民们每年秋季去镇上交任务粮的时候,可没少沾周春平的光。

    周春平是个圆滑的人,在周家村,周春平从来不会去当面得罪哪个。周家村的村民们去粮管所交粮,周春平只要看到了,都会笑眯眯的请人家到他的办公室坐坐。

    当然啦!人请进去了,手上装着粮食的推车自然也一起进了粮管所的大门。粮管所的职工们谁没有乡里乡亲或者沾亲带故的?肯定会有眼色地上来忙活着过大秤收粮。

    周家村交粮的乡亲们见识了周春平敞亮的办公室,喝上了白瓷杯冲泡的碧绿茶叶,也成功地插队交了粮,心底的滋味肯定是美滋滋的。

    这种美是灵魂深处的感觉,无可否认,看的什么喝的什么都没有插队的感觉来的舒爽。交粮能插队,就代表着能耐和特权啊!再说了,秋季的阳光虽然算不上猛烈,但是架不住那几天收粮的日子,交粮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跟着队伍走,有时候从早上要排到半下午。

    周家村好几户村民都被周春平暗中关照过,让周春平的风评在周家村一直很好。两年前,周春平从粮管所退了下来,周家村的村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交了几次粮后,对周春平的好更是感念在心。

    周春平一路走来,和他打招呼的人一直络绎不绝。

    周春平笑眯眯的,和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当然,重点要说他现在赶去镇上看望孙女周园园。

    期间,也有几个人开玩笑般地问起周园园落水的事,都被周春平以小孩子之间的玩闹岔开了话题。

    冬季的农村,没有什么活计,也没有什么娱乐。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说说东家长扯扯西家短,一天的时间也过得快一点。

    走到村尾,周春平顾不得小溪边有人扬声呼唤,摆了摆手,顾自往三合镇去了。有时候,有些事不能说的太透彻,就这么透露几分,让别人脑补几分,才是会说话的人。

    没见刚才村长家老娘听到他去帮孙女交医药费,羡慕的眼睛都发亮了吗?农村里,有点小毛病都是自己睡一觉就好,哪有一点小事就送医院的?那得多惯着孩子呀?

    周春平成功地抹黑了赵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