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岁月1913-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本来是三个人,现在又跑来二个人,而且其中一个还是大胃口。”

    耸耸肩,方子达作了个奈何的表情,内阁众人顿时一愣,脸上的喜sè渐渐褪去,露出深思的表情。

    这些人都是从满清时期过来的,洋人的翻脸比翻书还快他们个个都领教过,别看这些洋人们平ri里一个个绅士的模样,口口声声minzhu、文明什么的,可这心比任何人都黑,胃口比谁都大。方子达的顾虑不是没有可能,洋人求人的时候什么话都好说,一旦利用完了把你一脚踢开,这种事之前不是没有发生过。

    一直没发言的廖仲恺看着方子达,再瞧瞧露出深思的宋教仁,心里暗叹了口气。和方子达相比,宋教仁除了个人魅力和组织能力外,其他方面实在不如方子达,尤其是政治的敏锐xing,作为一国总理,这种情况应该是由他宋教仁首先考虑到,可事实是宋教仁在会议开始就沾沾自喜,满脑子都琢磨着战争后的好处。而只有方子达冷静判断,预先想到了最糟糕的结果,并在这种时候出言给大家泼冷水,以令众人清醒面对现实。

    微微摇头,廖仲恺一时间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他潜意识中渐渐觉得方子达取代宋教仁或许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并未去深想。

    “依鄣明看,如何做比较妥当?”廖仲恺开口问道,宋教仁微皱起眉头,在他看来廖仲恺不应该问这话似的。

    抽了口烟,方子达的目光向段芝贵和王士珍望去:“部长、参谋长,第二批远征军听说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是不是?”

    王士珍作为总参谋长是制定计划的最高负责人,当即点头道:“按照计划,等双十节过后三ri正式出发,这次后续兵员有两个师,加上后勤等共计6万余人。”

    “少了,太少了。”方子达摇头道:“我建议立即修改计划,将在1919年元旦我中华民国赴欧远征军必须达到3040万人之众,只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手,等战争状况到最终转变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筹码坐到谈判桌上,以分得一块属于我们的蛋糕。要知道,这个世界靠的不是施舍,也不是什么幸运和小聪明,国与国之间靠的是实力,你没有实力,一切全是空的,签字的条约同样可以被撕毁!”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不语,方子达提议远征规模一下子增加三倍甚至还多,这样庞大的计划谁都不敢立即表示赞同。可是,方子达说的也对,和洋人打交道,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根本没用,对方说翻脸就翻脸,到时候出人出力又出钱的中国什么好处都落不着,他们这些内阁成员还不得被国民给骂得狗血淋头?

    “我赞同!”总参谋长王士珍第一个表示同意,接着国防部长段芝贵也点头赞同。这两位军中大佬的发话顿时让内阁中倾向方子达的力量得到了绝对多数,宋教仁虽然不想方子达在这事中多出风头,可在眼前这种情况他也无法出言反对,踌躇一二后也点了头。(。)

    。。。

第二卷 九霄龙吟惊天变 第三百零四章 面面俱到() 
内阁形成的增兵提案在国会很快就得到了通过,毕竟这场战争的胜利差不多已是定局了,国会议员们不是傻瓜,谁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投反对票。

    不过,这次增兵的数量远远超过原来的计划,从兵源上来看,中国并不缺少军队。经过几年的国防军建设和数次整编,整个国家已拥有了百万正规陆军,从中抽调出2030万奔赴欧洲并不影响国内稳定。

    另外,军备在方子达这几年的关注下也得到很好发展,除少数地方部队外,国防军差不多已完成的全面换装,新式步枪、迫击炮、掷弹筒等等都已成为制式装备,除了依旧严格保密,只惊鸿一瞥的火箭炮外,和民国初年相比,眼下的这支国防军已达到了世界二流陆军水平,同战争爆发前欧洲jing锐部队虽然不能相比,但在欧洲大战这些年来,欧洲几大强国的jing锐陆军差不多已消耗殆尽,除了少数老兵外,军队中大多只是经过几月训练的新兵,在这种情况中国陆军从战斗力来说已不弱于欧洲列强的军队,他们缺少的只是战火的洗礼和经验。。。

    一下子运输这么多部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由于美国的参战,老牌海洋帝国英国也把jing力放到了更可靠的美国佬身上,远东地区拨不出更多的舰只,至于美国那边,所有船只已被列为军用,中国zhèngfu要想和以前一样通过盟国来进行运输军队,其难度很大。

    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本是打算大部使用英美的运输舰再加上部分租用ri本船只,可没想到美国参战后没几天,正当民国国会通过增兵的提案后不久,ri本方面也突然宣布正式参战。对外号称要派出海军和二个师团的陆军赶赴欧洲。这样一来,原本的运输计划根本就无法再执行下去,一时间总参谋部和国防部人人愁云密布,眼看着军队很快就要完成集结,但没船怎么去欧洲呢?

    幸好,方子达提前考虑了这点。事先会知了招商局,调集了大部分招商局的远洋船只暂拨给海军使用。但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招商局的船只这几年虽然部分更换,但总体来说大多是船小吨位少,民用尚可,但对军用来说装载能力不足。就在方子达绞尽脑汁琢磨着其它主意的时候,上*海制造局那边传来了个好消息,在造船厂恰好有两艘刚刚建好的万吨轮,这两艘万吨轮是造船厂替法国人建造的。原本是用来横跨大洋为欧洲战场运输物资的货轮。得到消息后的方子达大喜过望,连忙联系曹汝霖请外交部和法国zhèngfu协商,提议临时调用这两艘货轮用来运输军队。

    法国zhèngfu很快就同意了中国zhèngfu的请求,这样一来运输方面虽然还有些不足,但有这两艘大舰的加入,已最大限度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次增兵和上次稍有不同,海军上下也加入了这次行动中。和初具规模,数目庞大的陆军相比。中国的海军可以说可怜得许多。在内阁会议上,每当讨论军备时。海军方面可少没埋怨军费开支中陆军比海军占据更大的比例。从民国初年到现在,中国海军数来数去依旧是那么几艘老舰,除了每年维持舰队保养之外,海军可以说是足步不前。

    在陆军规模形成后,方子达就已经开始考虑海军方面的建设了。但是和陆军相比,海军要想形成规模其开支和培养是极其惊人的天文数字。民国zhèngfu的收入投入其中。远远满足不了海军建设的需求,而方子达也不打算在眼下这种情况就马上着手建设海军,毕竟他知道等到欧洲战争打完后,世界各国定然会大举裁兵,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没必要再维持如此庞大的规模。到那时候,以捡破烂的价格能从洋鬼子那边买到很不错的舰只,何必非要在如今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打肿脸充胖子呢?

    而且,一战的海军依旧是坚船巨炮的方式,战列舰称雄海洋。可随着技术的飞快发展,战列舰很快就会被航空母舰所取代,在历史大势已经知晓的情况下,方子达可不会花冤枉钱以战列舰为目标建立海军,他早就考虑过,要么不建材,要建就建一支新式的海军,让中国在成为大陆强国的同时拥有一支和海洋强国毫不逊sè的新舰队。

    江南造船厂在欧洲开战以来,一共建造了七艘万吨轮、十一艘5000吨以上的舰只二十三艘2000吨中小型运输舰,在建造这些舰只的同时,制造局已培养出一大批熟练的造船工人和为数不少的优秀技术员、工程师,在这基础上,设计并建造航空母舰并非没有可能。至于飞机方面,军工那边也有了很大进展,根据陈榥的报告,飞机制造的核心大功率发动机已得到了突破,预计不久,新一代试验型飞机将开始正式研制,这些好消息让方子达很是鼓舞,他甚至盘算着是不是等德国战败后从德国那边收拢些科学家过来,甚至搞几个蘑菇这种真正的大杀器来玩玩。

    想到这里,方子达甚至差一点儿偷笑出了声,假如真有几个蘑菇在手,中国还怕谁呀?不过他也不是没理智的人,要想种蘑菇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就算懂得理论在基础科学和研制设备未能达到条件之前,种出蘑菇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方子达他不是神仙,随身也没带着系统之类的逆天玩意,种蘑菇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根本不是现在的中国能玩得起的,就连最强大的英、法、美、德四国,用举国之力或许也得搞个数年才有眉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