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岁月1913-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gfu在国际上的公信力和刚建立起不久的工商业市场。这场大战最多还能打一两年,战争结束后一切都得重新开始,谁能保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断绝掉自己后路的中国在将来的世界中受到各方的责难和打击呢?所以说,以方子达为首的人提出,就算开战也不能把事做得太过,一切要从将来好相见的角度上出发。

    当然,方子达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对于同盟国的国家借款他是当然要赖掉的,这个钱不拿白不拿,从国际惯例上讲也无可指责。而民间投资和侨民问题,这些必须慎重考虑,方子达提议民间商业投资一切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和中国的商法准则施行,对正常投资给予保护,对普通侨民给予一定的照顾,这既是体现了大国的气度,也将为以后战后的发展和交往打下基础。

    至于那些在中国帮助国防军建设的德**人、军官们,方子达更是提出不仅要照顾好,有可能的话甚至可能劝说他们继续留在中国为国防军效力。反正中华民国施行的是多重国籍制度,对同盟国宣战,中**队也不大可能直接和德**队发生正面战争,宣战只不过是个姿态和政治要求而已,没必要绝了自己后路。

    方子达对马科斯并不隐瞒,直截了当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告诉马科斯这个方案已经得到了中国zhèngfu的同意,并将马上施行。

    “这我就放心了。”马科斯点点头,显得很是欣慰:“我会把这些消息告诉朋友们的,我想他们听到后一定都会满意。”

    “那就麻烦你了,有些方面还希望你多多帮忙解释,如果在施行上碰到什么问题,可以让他们直接来找我。”

    “谢谢!”马科斯笑着举起酒杯和方子达轻轻一碰,表示感谢。(。。)

    s

    。。。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买碗() 
中国宣战对世界来说比较突然,可在国家高层内部早就做了一系列准备,正式宣战之后不久,除以协约国成员名义驱逐在华同盟国外交人员之外,对于普通同盟国在华普通侨民中国zhèngfu并没有为难,不仅并不像外界想象的一般硬xing驱逐和没收财产,相反对于个人财产和合法投资予以保护,同时针对一些愿意加入中国国籍的同盟国侨民还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举动让各国外交官大跌眼镜,英法等国虽然对中国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些非议,但私下里却暗赞中国这种做法极有“绅士”的风格,同作为文明国家,可以对这样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谅解”。而那些同盟国外交官们,在经历了“背叛”的愤怒后,同样也因为中国zhèngfu的“大度”而感到欣慰,并且异常配合地“被驱逐”回国。

    当然,宣战后,中国zhèngfu停止了和同盟国之间的所有商业合作,在这点上来看损失不小。不过由于协约国的两位大佬——英法的承诺,已发往欧洲同盟国半道上的货物全部转卖给英法两国,而接下来的同盟国商业协议全部由协约国欧洲各成员接收,这样一来其损失降到了最低,并没有对国内工商业发展造成影响。至于已经交货暂未结算的那些物资,中国zhèngfu直接用同盟国在华债务进行抵冲,除支付物资部分外,从总体上来说反而大赚了一笔。

    宣战后的十天里,同盟国在华外交官基本全部“驱逐出境”。而普通同盟国侨民的安置工作也在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由于马科斯替方子达在德国等同盟国商界的解释,部分同盟国侨民跟随他们的外交官踏上了归国之路,而另外一些侨民们有的和马科斯一样向美国提交了入籍申请,还有一些索xing就入籍中国,成了理论上的“中国人”。在上京、江苏、浙江等地投资的同盟国商人在经历身份转换后根本就没受什么影响,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谈买卖的继续谈买卖。仿佛中国宣战离他们是非常遥远的事一般。

    和普通侨民相比,zhongyāng军校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在聘的德**官们除了少数一些人外同意加入中国籍,而大多数德意志军官都跟随外交官们登上了归国的船只。对于这种情况。方子达只能暗暗感叹,军人毕竟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同,何况是高傲的德意志军官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勉强留下几个已经很不错了。

    既然正式宣战,中国zhèngfu也不再遮遮掩掩,总参谋部根据吴佩孚的建议大张旗鼓地开始施行军备计划。扩军、对重要城市、地区进行军防设施建设、由西南、西北往东部陆续调动军队等等,这些举动在大多数国家眼里都是正常的,但在ri本人眼里却是**的挑衅。

    暂不去说ri本人被闷头一棍后的反应,对于吴佩孚所提出的建议中取代张作霖坐镇东北,总参谋部最终没有答应。这主要是考虑到东北地区的特殊xing,张作霖在奉天根深蒂固,二十七师也就是新二十七集团军毕竟是张作霖的嫡系部队。调动张作霖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导致奉天情况的复杂化。何况,张作霖带兵虽然不如吴佩孚,可他对于和ri本人打交道远比其他人来得强,而且徐世昌也力顶张作霖。在这种情况下用吴佩孚来替换张作霖风险实在太大,总参谋部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按原计划施行。

    当然,总参谋部也并非没考虑过吴佩孚所说的,经过商讨决定由吴佩孚领兵驻扎山东、山海关一带,以为策应。一旦奉天的张作霖真是银样蜡枪头,档不住ri本人的话。吴佩孚的大军也好第一时间投入,以避免战局恶化。

    中国zhèngfu在紧张有序地准备,同时在京城的川岛浪速同他手下那帮宗社党人也忙得不可开交。深知中国突然宣战的后果,川岛浪速迫不及待地需要得到机密情报并向东京汇报,这些情报在现在这时候,对ri本人来说是渴望之极,为了达到目的,川岛浪速花了不少血本,好不容易从金九那边搞了些东西,虽说金九交给他的情报并不完整,而且有不少缺陷,可拿到情报后的川岛浪速很快就对情报进行了分析,并从其中找到了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一下子,川岛浪速是喜出望外,连忙通过特殊渠道把情报送回了东京,并继续和金九联络,以期待能搞到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情报。

    半个月后,东北奉天。

    一家老字号的瓷器店刚刚开门,两个伙计正下着门板,一个伙计拿着抹布在店铺里擦拭着柜台和陈列的花瓶,掌柜韩德山背着手从外面大步迈入,虽说韩德山今年已年过五十,可jing神依旧如果小伙子一般好,每ri这时候都会准时到店里,指挥着忙忙碌碌的伙计们做好迎客的准备。

    “掌柜的,张大帅这些天威风的紧啊,听说还当了大将军?张大帅的部队还改了名,叫啥团团军的?”伙计钱三收拾着东西边说着话,二十七师扩军已有不少ri子了,张作霖更是从中将师长升任为上将集团军司令,这些天奉天城里不少人都在谈论这事。

    “什么团团军,是集团军!这事不用问掌柜的,我就知道。”另一个刚把一块门板抗进来的伙计刘小山抢着说道:“我哥就在二十七师当兵,不对,现在叫二十七集团军了,这张大帅上位是京里安排的,大将军也是大总统提拔的。这集团军和什么师混成旅的不一样,怎么说呢,说书里的御林军知道不?这集团军就相当于以前的御林军,啧啧,厉害着呢。”

    “怎么个厉害?你就吹吧,还御林军呢。俺们这奉天城要放在以前还马马虎虎够得上。可现在早就不是大清了,奉天一没皇帝二没大总统,摆个御林军干嘛?给你小子瞧呀?”钱三撇着嘴说道,满脸子的不信,大家在一起好几年了,刘小山家里情况他还不晓得?他哥刘大山就是个扛枪吃粮的大兵头,在军队里只有人家管他。没他管人的份。

    “呵呵,我说钱三,你这话倒说错了。小山其实讲的没错,这集团军是不一般,虽说比不上书里的御林军。可也差不离。据说啊,这回大总统可看重张大帅了,全军上下齐刷刷地全换了新装备,这一水儿的大炮洋枪啊!还提了张大帅当司令,厉害,厉害啊!”扛着最后一块门板进来的是三个伙计中最后一位,大名赵慕天,当初这赵慕天的老子为了儿子将来能够发达当官光宗耀祖,特意请先生给他起了个这名字,为的就是能考中状元见到皇帝。小时候。他老子还挤着牙缝送赵慕天上了几天学,可谁想到没学多久大清就没了,大清没了这秀才、举人、状元也就绝了,无奈之下就送赵慕天来这当了学徒,一干就是好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