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聊聊。”方子达点点头,指着沙发请他坐下,又叫人去泡了壶茶进来。
“抽烟么?”方子达取出雪茄问。
“谢谢!”李心凯不亢不卑地接过,帮着方子达先点上,自己才抽了一口。
“李经理在招商局干了几年了?”看着李心凯,方子达笑问道。
“我15岁进的招商局,起初在船上帮忙,后来一步步做到了经理的位置,时间过的真快啊,一转眼就快30年了。”李心凯感叹道。
一问一答,方子达随意聊着,李心凯慢慢也放下了心,觉得这个第一次见面的董事长似乎不像传说中的凶神恶煞,谈起业务来还是很jing通的,虽然他听得出方子达并不是航运出身,可有时候谈到航运问题时往往一语的中,让他这个老航运感到佩服。
“李经理,天*津这边的业务近来如何?”
“北方的运输不比南方发达,现在我这里有5条大船和3条客轮,主要走的是ri本航线,有时候也会开几班东北的航线。运力嘛,在19500吨左右,比南方的近4万吨运力少多了。”李心凯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方子达听了微微摇头,19500吨的运输能力,这在外人看来是不少了,可天*津这么一个北方大港居然才这么点运输力量,实在是低了些。
“整体经营情况呢?”
“这个不瞒董事长,实话实说,只有两字可以形容。”李心凯稍一迟疑,说道:“糟糕!”
“为何?”方子达对李心凯能和自己说实话心中很是满意,忍不住又追问道。
“一言难尽啊!董事长,明天您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陪您去码头瞧瞧,瞧了,您就明白了。”李心凯特意卖了个关子,方子达心中疑惑,难道瞧码头就能瞧出名堂?李心凯他究竟想告诉自己什么?
。。。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停运()
第一卷动荡不安的时代第一百一十三章停运
天*津是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京城北*京和第一商业城市上*海,同样,和上*海一般,天津也有着各国租界,在天*津最繁华的金融区,还开设着几十家各国银行,其中有近十家在中国的总部就设立在天*津,更有着南有上*海北有天*津之称。而且,天*津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突出的,天*津处在北方入海口,铁路交通便利,漕运兴盛,大船可直接进入海口到三叉河口,转船北上北*京或直下江南即可。虽说清末后期兴盛一时的漕运已经渐渐衰落,可天*津的航运业依旧发达,故此,招商局在天*津的分部占据重要位置,也是方子达特意前来的主要原因。
休息了一天,方子达一行在李心凯的陪同下先去招商局转了转,随后就前往码头。等他到了码头,一路渐渐看来时,终于明白李心凯昨ri和他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招商局在天*津的业务主要还是轮船业务,航线分为内支和近洋,内支线指的是天*津到北*京或转船经过运河南下,另外就是李心凯所说过的至东北地区几个小港的线路。至于近洋,那就是去ri本的几条航线,由于内支线运河的航道限制,内支线的业务远远比不上近洋线,所以天*津招商局的运输航线大头还是在近洋线,其实也就是ri本航线上。
但这有一个问题,走ri本航线的招商局一直受到ri本方面的商业打压,并且在轮船规模、设施和运输能力上远不如ri本的几家船运公司。这些年下来,天*津招商局的近洋业务是越来越难做,内支线的运输又限于先天条件不足,一来二去,招商局在天*津的航运生意越发萧条,到如今只能说勉强维持。
码头上,一眼望去都是各国的大型轮船,其中ri本的货轮、客轮占据了绝大部分。再瞧瞧停泊在另一边的两条招商局的轮船,船身陈旧,个头矮小,设备落后,上上下下的客人中大多都是提笼带箱的普通老百姓,远比不上ri本等国的大船客人们衣冠楚楚的神气。
“这船龄几年了?”方子达皱着眉头问道。
“近二十五年了,当初我刚进招商局不久还在这条船上工作过。”李心凯看着那条正在上下客的老船感叹道。
摇摇头,方子达也没了上船一瞧的**。仅仅看着外表锈迹班班的船身,还有这些难民般的乘客,他就猜得出在船上会是什么样子。这种老掉牙,还用着老式蒸汽机的千吨客轮又怎么能和各国的新式大船相比?再加上ri本商界对招商局航线的打压和竞争,方子达当然明白生意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是还有几条大船么?怎么没看见?”
“是,专门有几条大船,不过都是货船,虽然也有客舱但是舱位有限只在特殊时候兼下客轮,现在这几条船正在长崎装货,估计要等一周后才能归港。”
点点头,方子达表示明白。基本情况他大致心里有数了,至于李心凯所指的“糟糕”两字,也有了深刻印象。
和上*海相比,天*津这边的确难了许多。因为上*海虽然也受到各国轮船公司的竞争,但是作为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其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招商局在近洋、远洋线上竞争不过国外同行的情况下,但能在长江航线进行弥补,此消彼长之下,总体来说还算马马虎虎。可天*津这边就不同了,运河的运力远不是宽阔的长江能相比,只靠海轮的经营,缺乏优势并受到ri本同行打压的招商局根本就无法抗争。
其实,在上*海时,方子达就对招商局的工作做了调整,并以zhongyāng银行名义入资增加招商局的航运力量。但他没想到天*津这边的困难更加严重,短时间内想要改变是完全不可能的,何况如今欧洲的大战已经爆发,向国外直接买船的可能xing微乎其微,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ri本。
可ri本人会卖船给中国么?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方子达只能依靠自己的制造局来解决这个问题。虽说经历了军械厂的改制,制造局造船厂也开始了改革,根据上*海前些时候传来的消息,制造局内的几家工厂,包括造船厂的改制进行的很顺利,可造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哪里有今天下单,明天就能造出船来的情况。
回到招商局办公室,方子达请天津这边的主要负责人一起开会讨论。在会议上,他先是表示自己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对天*津招商局的发展畅所yu言,如何解决现在所面临的困难。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了声音。不过,平静了一会儿,还是经理李心凯先开了口。
“董事长,现在天*津这边的情况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如果要在航运上下手,添置新船,替换旧船是必须的。打个比方来说,因为我们的船太过老旧,航速又慢,许多有人钱人根本不会搭乘,只能靠普通的客流来支持。您也知道,舱位的好坏决定了舱位的等级,同样也决定了票价和收益,就拿ri本的几条客轮来说吧,他们一张三等舱的票价是我们一张普票的十来倍甚至还多,可是这样依旧供不应求,有些客人宁愿等着下一班再走,也不愿意坐我们的船。”
“是啊,情况就是这样,不仅如此,我们的船到ri本后还经常受到刁难。靠港、装船等等都要让其它公司的船优先,这样一来不光是客轮的乘客受到影响,就连货船的装卸也有极大不便,导致我们流失了不少客户。”跟着李心凯之后开口的是主管航运的张泽,紧皱着眉头叹着苦经。
方子达拿着小本子仔细记着,边听边微微点头。见方子达如此平易的姿态,在场所有人都受到了鼓舞,一一述说了起来。
这个会议一开就是整个下午,直到傍晚才结束。
“瑞元,对天*津招商局的情况,你怎么看?”回到饭店,方子达招来蒋志清,先请他坐下后开口问道。
今天,蒋志清作为随从一起陪着方子达去了招商局和码头,在会议时候他也一起参加了,只不过是作为例行而已。把蒋志清找来,方子达一方面是想问问他对招商局的看法和意见,另一方面也是想好好摸一摸蒋志清真正的能力。
“总裁,志清对航运一窍不通,这就不必说了吧?”蒋志清坐得笔直,当即答道。
方子达笑道:“我当然知道瑞元不懂航运,说白了我对航运也不是太了解。没关系,就当自己的局外人随便说说,说对说错了都不要紧。”
微一迟疑,蒋志清这才道:“别的我不去讲,就说招商局的那些船吧。志清在中ri之间也来回不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