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流军师-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明白这些,李彦说道:“思琴,换衣服,我要进宫。”

    思琴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不认识的女孩,思琴对李彦说道:“公主,她是新来的叫敏慧。接替小雅的。”

    李彦点点头,小雅他妈的归司马星了。这小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给了自己两刀,反正他伤的最重。看到小雅心疼的直哭,李彦也就顺手把小雅给了司马星。这小子很不讲义气的立即丢下李彦,带着老婆保护唐善识去房州,还没有回来。所以王恒又给李彦派来一个。

    李彦知道自己彻底变成万恶的地主阶级,也开始吃人不吐骨头了,竟然把女孩当物品赏人。看来堕落是真快啊!

    还没有设计好自己的衣服,李彦只好穿女装了,不过不再花枝招展。女人身上的披帛也不用,一身素衣素裙,很有明代衣服的特点,发型也很相似,显得很清爽。这是李彦最喜欢的衣服。

    经历过元朝的一百来年,明朝服侍很有一部分像蒙古衣服,所以李彦就穿成这样。但他不知道的是锦儿跟着学,很快李家兄妹又创造出大唐新式服装。

    皮鞋,长裙,淡妆,风靡长安。还有长安不断出现的新式衣服,都是李彦和锦儿兄妹穿出来的。李彦家里侍女穿的半袖露胸短襦也在大街上能看到。李彦恶意的想,是不是把吊带装也给弄出来?以大唐的开放程度,估计也能流行。想想还是算了吧,那样朝堂上那些老家伙就能打死自己。

    李彦的衣服流行最快的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东西两市的烟花之地,另一个就是皇宫内院。一个是不怕看,一个是没人敢看。一个是随便看,一个是只有皇帝看。

    李彦出现在李世民御书房里的时候有些发愣,因为书房里不是李世民自己,还有他的三个近臣,同时还有刚刚升任中书侍郎的岑文本。温彦博,高士廉和王圭。这可是大唐重量级的几个人,竟然四个宰相都在。

    房玄龄看到李彦给李世民施礼没有坐下就说到:“难得永宁主动进宫?”

    李彦瞪他一眼,温彦博狠狠看一眼李彦,把脸转动一边。他还是很恨李彦的,竟然大骂自己。还拿公主身份压自己,弄得自己成为笑柄。看到温彦博那样,李彦一笑:“皇上,你们有事研究,臣先告退。”

    “你留下,朕还想找你呢”李世民说道:“正好有点事不好决断,也听听你的意见。”

    李彦又嬉皮笑脸的说道:“你们都是大佬,哪有一个小小公主说话的地方,冲撞哪位我可担不起。”

    本来有些害怕李彦,可温彦博还是没忍住:“你可是大唐公主,这回皇上可是诏令天下,谁敢惹你啊?”

    李彦点点头:“也是,你看我这样,确实没人敢惹。我可是若不禁风,还娇滴滴的,花容玉貌。”

    王圭扑的一声把一口茶喷出来;“你弱不禁风?你花容月貌?”

    说完对李世民说道:“对不起皇上,臣失礼了。”

    李世民也没办法了,赶紧说道:“行了,最恨人家说你弄臣,可是你自己却这样。研究正事。”

    李彦也不想说笑,可他也不能和这些人全都搞僵,那样对自己没好处。也就这样插科打诨,谁也拿自己没办法。赶紧说道:“你们研究什么我都不知道,研究什么?”

    房玄龄说道:“皇上要求修订武德律,正在研究如何修订,有的认为是应该严厉一些,以儆效尤,起到惩治警戒作用,有的认为应该是放宽刑罚,用道德代替法律。广施仁政,天下自然安定。苛政猛如虎,宽刑法纪松。所以很难决断。”

    李世民看看李彦:“你怎么认为的?”

    李彦哪只知道法律该怎么制定,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备的法律,再严密的法律也有漏洞。关键还是司法制度,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独裁统治,终究是人治,不是法制。可他也有一点清楚,这时候说民主,说议会监督?限制皇权,你不是想死就是疯了。

    读了不少书的李彦也很清楚,戊戌六君子那可是一千多年以后,变法一样被杀。想想说道:“我认为你们在争论没用的事情,其实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哦?”李世民可是知道,李彦总有一些超出别人想法的思维。很感兴趣的说道:“慢点说,详细一些,什么角度?”

第261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二)() 
李彦看看周围这几个朝中重臣,每个人都看着自己,在他们眼里没有轻视,很是都用心在听。这让李彦有些心神震动,尽管他们有时候瞧不起自己,也对自己不满,像温彦博和魏征甚至恨自己。但他们对待国事的时候,还是能听取不同意见,不掺杂个人恩怨,这让李彦佩服他们。能一心为民的官员不多,能为国为民的更是很少。

    大唐初年开启贞观之治,君明臣贤是基础,也同时创造了无数的人杰。是大环境造就了这些人,还是这些人造就了大环境,李彦说不清楚。

    他这个连党员都不是的人,也谈不上什么马列主义思想,但几十年的熏陶,让他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那就是英雄创造历史,同时历史时势又创造英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关系。

    李彦严肃下来,脸上没有了嬉皮笑脸随意的样。这几位大臣还是比较熟悉李彦的,很少看到他这样,都感到有些惊奇。李彦沉吟一下,说道:“皇上,诸位大人,其实我认为道理很简单,法律不在于严和松。其实法律就是法律,无所为他是宽松还是严厉,最基本要看到法律的本质。法律是人制定的,他所面对的是人,实施者是人,作用者也是人,所以,法律是它的外在形式,他的核心是人,离开了人,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无论是对掌握法律的人,还是它所作用于的对象,离开人,法律根本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李彦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些超出了李世民、房玄龄这些人的思维模式。并非是他们的水平比李彦低,而是理论基础比李彦低太多,所以是要思考这些论述的。

    李彦看他们都是一脸沉思样,连温彦博也不再仇视李彦,而是在思考他的话,就接着说道:“所以说,认为法律应该严厉的没错,认为法律应该宽松的也没错,因为两种想法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制定法律的是人,可他们超出了法律所监督的对象,而是站在立法者和执法者本身的角度去想问题。如果立法者和执法者本身也是法律的监督对象,站在一个被法律监管者的身份上,可能他们会有不同的认识,我说的对吧?”

    这可是大问题,看着简单,其实李彦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特别是对李世民,皇家本身就是法,天下就是他的,法律是他制定的,有法律监管他吗?所以,他在急速的思考这些问题。御书房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思考,因为李彦把他们从立法者一下推到了受法者的地位,这种身份的巨大变化,不是一下能思考明白的。

    好半天,李世民冷静的说:“继续说。”

    李彦说道:“我刚才说你们研究的问题没必要,并非是说你研究法律没必要,而是没有研究在点子上。法律无论严和松,他都是一部法律,有一句话叫什么?对,叫不患贪腐患不公。我想你们都明白,老百姓不满,并非是因为法律严厉了还是宽松了,而是不满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执法公正,哪怕再严厉的法律,也会让人服气和尊敬。如果不公平,没权没势的普通百姓犯法被判杖责一下,他也会不满,因为那些有权势的虽然被判杖责十下,可他们一下没执行,会有人服气吗?如果犯了法,哪怕就是偷一斗粮食判杀头,但无论什么人都这样处理,没谁不服的,否则你别犯法,这才是法律的根本之处。”

    李彦停住了话,过了一会儿,最先反应过来的房玄龄说道:“皇上,李彦说的有道理,问题确实不在是否严松的问题,而是执法公正的问题。”

    李世民也点头:“有道理。”

    高士康说道:“皇上,但也不能把法律制定的太严厉,那样也有违天和。”

    李彦看了看高士康:“我说高大人,我这么说你怎么还不明白,我也没说偷一只鸡就杀头吧?我只是说没必要在这争论是松还是严的问题,该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

    高士康是谦和的人,李世民还得叫声舅舅,也不和李彦计较。一笑说道:“俊青误会了,武德律是延续隋制,有些处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