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飞行员,已经具备有一定的空战能力。
驾驶着p…51战斗机的飞行员,迎了上去,同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展开激烈的空中搏杀。而那些驾驶着p…40战斗机的飞行员,则是前往拦截日军轰炸机。
尽管中国飞行员的空战技术不怎么样,但这个时代的日本飞行员,空战技术也不怎么样。因为优秀的日军飞行员,大部分都在太平洋战争中损耗了,现在剩下的日军飞行员,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双方飞行员水平大致相当,而在飞机的性能上,p…51战斗机可以说是完胜日军的零式战斗机。
而关东军的航空兵,尚未完成换装,只有零式战斗机,而没有更先进的疾风战斗机。
面对着中国航空兵使用的p…51战斗机,日军的零式战斗机纷纷被打得空中开花,变成一团团火球坠向大地。
自然,在空战中,也有中国的战斗机被击落,但数量并不多。
蓝天上,到处都是横飞的弹道,机枪和机关炮的咆哮声,飞机的嘶鸣声。双方战斗机你追我赶,相互追逐撕咬,不断向对手射出一条条火舌。不断有飞机中弹,打着旋栽向地面,或者是被打得凌空爆炸。
空中,绽开了一朵朵白色的伞花。那是双方跳伞的飞行员。
驾驶着p…40战斗机的中国飞行员,冲向日军的机群,拦截住日军的轰炸机群,阻拦日军对我军进行轰炸。
一架又一架p…40战斗机灵活的翻滚,在敌机群中来回穿梭,不断射出一条条弹痕。在呼啸横飞的航空机枪子弹之中,还夹杂着一两枚*,扑向对方的战斗机。
空对空*,是用来攻击轰炸机的最好武器。那个年代,除了德国空军已经研制出了空对空*之外,其他国家的空军都尚未研制成功*。因此,对付那些皮糙肉厚的轰炸机,使用*攻击无疑是最好的武器。
一枚7。5公斤重的*,只要命中,就能把一架庞大的轰炸机击落在地面。虽然说*的飞行速度没有炮弹快,射速也不如机关炮,用来对付战斗机有些力不从心,但用来对付庞大笨重的轰炸机,却是最好的选择。
来袭的日军轰炸机,不时被*击中。
“嗖”一条火龙击中了一架庞大的一式陆军轰炸机。
第十一章 打开通道(5)()
在中国航空兵的拦截之下,关东军航空兵的机群,白白损失了二十三架零式战斗机、六架一式轰炸机和九架九六式轰炸机,连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损失惨重的日军关东军航空兵被打得落荒而逃。
中国航空兵,以损失六架p…51战斗机和七架p…40战斗机的代价,取得了空战胜利。
接下来,还是猛烈的炮击。
几万发炮弹先后落在锦州外围的阵地上,到处是升腾的烟云和火球。已经遭到反复耕耘的日军阵地,再一次被钢铁蹂躏了一个遍。日本人花费了半年心血,苦心经营的工事群,大部分都被炸得变成废墟,地面上和山坡上,留下一个个巨大的弹坑。一段段的壕沟,被炸飞起来的浮土填平;一座座地堡,变成了弹坑。大批日军士兵,随着他们的工事,被埋葬在滚烫的废墟下面。
自然,还有不少日本人躲在坑道里面,没有遭到炮火的杀伤。
当中国军队停止炮击,装模作样要开始发动冲锋的时候,成群结队的日本人纷纷从坑道内钻了出来,爬上面目全非的阵地上,准备抵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然而,这些日本人没有等到中国军队发起的冲锋,却是等来了新的一轮炮击!
这是肖柏采取的新手段:炮击一阵,停止炮击,然后让步兵和装甲兵装出要冲锋的样子。等到敌人从地下冒出,爬上坑道准备防御的时候,再给他们一轮炮弹。这样,就能把大批的敌人引上地面消灭。
“咻…咻…咻”新的一轮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狠狠砸落在日军阵地上。
“支那人又炮击了!快跑啊!”刚刚钻出地面的日本人惊慌失措的到处逃窜。
大地、山头和河流都在剧烈颤抖,工事群顿时变成了血和火的海洋。巨量的炮弹落下,到处都腾起火光,锋利的碎片漫天乱飞。在纷纷散开的火光和碎土之中,轰然爆裂飞散的金属碎片四处播种着死亡。
每一秒钟,都有日本人倒在残破不堪的工事中。
新的一轮炮击,一下就让一千多关东军,连中国军队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送去见了天照大神,不,天照大神都不会收他们,因为天照大神不收无头的尸体。这些尸体,不要说是脑袋了,甚至连一块像样的躯体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块块拳头大小碎肉。有的人,甚至被炸得只剩下指甲片大小的肉块,还有的人,连骨头渣子都被炸没了。
中国军队对日军的阵地,实行了连续炮击,不计成本的把大量炮弹送到日军阵地上。至于炮弹的补给,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就好像炮弹是打不完的一样。事实上,肖柏部打通了航海线之后,他们的炮弹确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巨大的海运量,可以源源不断把炮弹以及制造炮弹的原料送来中国。通过远洋轮船送来的物资有:大量美式的155毫米和105毫米炮弹。而日式的150毫米炮弹和苏式的152毫米炮弹,虽然美国人没有生产,但可以用轮船运输大批钢材和弹药来到中国,在中国生产这两种弹药。
轮船的运输量是庞大的,一艘轮船一次可以运输上万吨的物资,相当于那个年代十列火车的运输量!一支二十艘商船的船队,一次就能送来几十万吨的物资!
有了这些有利条件,肖柏觉得,自己的军队就像是玩游戏打开作弊器一样,可以选择弹药无限的模式。
当然“无敌模式”是不能选择的,世界上没有刀枪不入的铁人,坦克也不可能坚硬到完全无法被摧毁。若是强攻锦州,必然会损失很大。因此,肖柏只是下令,不断的炮轰锦州日军阵地,并没有发动部队冲锋。
接下来,肖柏又下令停止炮击,然后装出冲锋的样子。
天空中盘旋的侦察机,发现日军再一次爬上工事,于是再次汇报情况。
肖柏接到侦察机的汇报,又一次下令炮击。
来回折腾了三次,日本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人准备用重炮把他们全部杀死,而根本不打算派遣步兵冲锋!可是当炮击停止的时候,日本人又不敢不露面啊!万一其中有一次真的发起冲锋,那他们不是要丢掉全部地面阵地,所有人都被困死在坑道内?
不过日本人也有对策,当中国军队炮击停止的时候,日本人先是派遣少数人爬出来,其他人在坑道口等待。爬上地面的日本人悄悄观察,若是发现有人要冲上来,立即呼叫坑道口的守军冲出坑道,上阵地迎战。
日本人变了手段,中国军队也变了打法。
当日军少数观察哨爬上地面的时候,侦察机立即呼叫炮火轰击。当然,不是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而是让几门炮打准确的点射,敲掉那几名日军观察哨。这样,既不会浪费炮弹,又能一点点的消灭敌人。
日军关东军司令在得到锦州日军送来的汇报之后,觉得十分奇怪:“难道支那人就这样不断用炮轰击下去?如果这样打,估计他们两年都占领不了锦州!仅仅依靠炮击,是无法攻占阵地的!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日本人并不知道,肖柏其实根本就没有打算从正面发动攻击,而是早就预设好了一支奇兵,从关外的草原沙漠过去,从集宁一直插过去,绕过赤峰,直接插入到锦州后面,切断锦州同沈阳直接的交通线。
这支大军,歼灭了草原上的一支伪蒙军,渡过了冰封的西拉木伦河,出现在哲里木盟(今天的阜新所属地区)一带,随后就向彰武县发动攻击。
机械化大军,从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交界处的过渡带出现。
关东军当然也有防备到中国军队这一手,在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交界处的丘陵地区,布置了两个师团的兵力,以丘陵地形构筑工事,以防中国军队的偷袭。
可是区区两个师团的兵力,加上准备不充分的工事,根本就无法抵御得住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
中国,疆域面积广阔,尽快有多处的要道关隘,但因为地域面积过大,所以说不可能找到只要扼守住一个点就能守住全局的地方,而是到处都有漏洞。因此,迂回包抄,避开对手正面防御,攻击侧翼弱点,是进攻者最惯用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领土上,进攻者的方式要比防御者的方式多得多,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