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号称,光是鸦片收入就能养活三个师的上海,落在西北政府手里后,却对鸦片进行严厉打击,尽管看上去财政收入减少了,但是风气却变好了,上海那些大小流氓全都躲进租界避难去了。
上海县城在西北军的军管下,变得秩序井然。
自《临时约法》签订后,西北军自汉口撤军,南方各省的军队也从武昌撤回本省,北洋军也撤回北方。而沈凝云则带着五个师的兵力东进上海,于9月3日到达上海,随行的还有西北集团总裁孙绎龙。
一到上海,沈凝云马上向上海商会发出邀请,不过沈凝云把孙绎龙派去和上海商界人士接触,而自己则跑去视察舰炮制造厂。
西北的火炮制造厂制造的火炮最大口径也只有203mm,但是舰炮却是需要更大口径的舰炮。
而舰炮则需要更大的口径。
那么大的火炮如果放在西北制造,那么运到海边就得折腾个半死。因此西北集团在上海成立了一个舰炮制造厂,用于制造大口径舰炮。
在舰炮制造厂,沈凝云看到了制造出来的第一门360mm舰炮,这门舰炮体形很大,陆军是肯定用不了的,只有海军才能使用。360mm口径火炮,是西北集团制造出来用于安装在战列舰上的。
同时沈凝云这次来上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构建华东海防,海防手段当中,炮台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炮台要有足够的威慑力,就必须要有大口径的火炮,而舰炮同样可以当做岸防炮使用。
“能这么快制造出360mm舰炮非常难得。”沈凝云对舰炮制造厂的全体员工的努力表示肯定,接着说道:“不过360mm舰炮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接下来要用我们的先进制造工艺,制造出口径更大的舰炮,就制造406mm口径舰炮。”
以当前西北的重工业制造技术,制造更大口径的重炮并不是问题,缺乏的只是一定的经验。
此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舰炮,口径都未超过300mm,而此时上海舰炮制造厂制造出的360mm舰炮,已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威力最强的舰炮了。
翌日,沈凝云登上长兴岛边上的横沙岛,在横沙岛考察构建上海军用机场的可行性,在横沙岛进行了大半天的考察后,沈凝云决定在岛上建设军用机场,从而布置俯冲轰炸机在横沙岛,足可覆盖方圆一百公里的海上防御,随着俯冲轰炸机的性能提升,覆盖范围还将扩大。
经过几天的考察,沈凝云与一群军方人员完成了上海海防建设计划的制定。决定在上海构筑15座炮台,每座炮台安装1门360mm口径岸防炮,足以构筑起一个有效的海上封锁火力。
如果如日本海军出动整个舰队,那么这些岸防炮的数量将处于劣势,但是岸防炮不需要考虑吨位问题,防御力可以建造得很强大,比军舰上的舰炮更耐打,15门360mm岸防炮足以封锁长江水道,从而保护上海造船业。
同时将在横沙岛部署200架俯冲轰炸机,足以保障长兴岛上的造船厂固若金汤。
不久之后,杭州湾海防计划也制定了出来,军用机场选择在小洋山岛修建,同样布置200架俯冲轰炸机,与横沙军用机场互相配合。炮台则修建舟山群岛的各个岛屿,形成杭州湾海上火力封锁线。
西北海军的军用港口也将在杭州湾修建,这里的海防也必须建立起来。
要想在上海修炮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阻力来自列强,因此沈凝云带领五个师的兵力坐镇上海。
另一边,孙绎龙迅速取得上海工商界的支持,上海工商界对西北工商发展政策极为满意,资产重组的商谈也十分顺利的达成。上海工商与西北财团马上拉开了资产重组的进程。上海民族资产迅速得到整合,上海工商界也被绑在了西北财团的战车上。
与此同时,浙江、福建、四川也拉开了一场大规模资产重组,这场资产重组主要是土地资产重组为主力,以及商业融资为主。四川是以土地重组为主,而上海、浙江、福建的农业多以经济作物为主,同样也有土地资产重组,但却是以工商资产重组为主。
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的地主、民族实业家、商人纷纷加入西北财团,迅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西北轻工业开始向华东地区转移,西北重工业开始向四川扩张。
要想在华东、四川地区发展工业,就必须有基础设施,因此浙江、福建、四川迅速掀起了铁路投资热潮。由西北银行出面集资,在四川、浙江、福建凑集了大笔资金,加上西北银行的投资,这几个省份的铁路投资迅速确定了下来。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样可以建设成一个工业大省,发展潜力极大,因为资源丰富,所以四川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随着四川工业的发展,生活节奏是不断加快的。而浙江的资源并不出众,但是浙江人擅长工商发展,普遍比较上进,只要政策不限制浙江的自主创造力,未来浙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是可以预见的,后世这里还诞生了温州财团,温州炒房团十分出名。福建的资源也不出众,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资源都是如此,不过作为沿海省份,经济也差不到哪里去,福建的经济将以沿海城市及闽南地区为主力,特别是闽南地区,也不缺乏发展工商的精神。
西北政府掌控了上海、浙江、福建,并变相掌控四川,为西北工业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极大的扩展。
西北缺水,这是工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轻工业是必须转移出去的,因此浙江成为了吸纳轻工业的主力地区,上海、四川、福建同样也将吸纳一批轻工业产能。
重工业方面,如钢铁等产业,将向四川转移。四川地方够大,水资源不缺,而且十分安全。军工业也将向四川转移一部分。
相比浙江、福建的农业改革,四川的农业改革则是需要非常小心的,因为浙江福建的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机械化的谷物种植规模不大。相比之下,四川地区平原广袤,非常适合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同时四川人口达到五千万的规模。
一旦在四川进行机械化农业改革,起码有三四千万的农业人口将要离开农村,如此庞大的人口一旦失去农业方面的生计,就必须保障他们能够能够生存下去,也就是要保障这些离开土地的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
第129章 舰炮外交()
要想保障四川农业机械化改革后的人口就业问题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得有足够的投资。
此时的中国许多省份的工业发展都像是一张白纸,可投资的项目多得去了,只怕没有投资,有投资就不用担心没有合适的建设项目。
大规模的投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资金链被不断的拉长,一旦资金链断裂,那么问题就大了。
资金链如果用纸钞的话,那完全没有问题,西北银行可不断的增发钞票,问题是这些钞票必须有贵金属作为支撑,一旦贵金属流失严重,那就出现问题了。
因此西北政府反对继续用贵金属支付赔款,而是用军火来支付赔款,从而使贵金属不会因为支付庚子赔款而外流。
此时的中国,面临的不是通货膨胀的问题,而是通货紧缩,货币数量不足而引发的发展受制约问题。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以当前西北工业的产能,完全可以支撑较规模的建设。
就这个问题,西北政府与西北集团经过商议后,决定冒险加印纸钞,从而拿出了第二笔投资,金额为120亿。
这120亿银元,有50亿是投到四川去的,四川那么大,自然不可能一下就把农业全改成机械化,而是走循序渐进的路线,第一期先建设一个三千万亩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同时大力投资四川矿业、道路、电力,为后续增加投资铺平道路,并且吸纳机械化后离开农村的劳动力。
这笔投资有些风险,因为资金链将会被继续拉长,这些钱很可能会外流,如果列强恶意冲击西北金融,将引发贵金属无法支撑的问题。这就需要西北财团发挥出回收纸钞的功能,即通过垄断模式,将花出去的钱又赚回来。
而垄断不成问题,四川没有什么工业,工厂都是西北财团投资的。相当于是投资的钱花出去后,分到工人手上,工人又通过消费将钱花出去,从而又带动制造业。制造业的工人拿到钱,又继续消费,钱不断的循环流通。
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制造业衰弱,那么必然造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