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三国-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用现代的话说来就是鸡蛋不可放到一个篮子里面。

    辽人青壮听得此语,稍一沉吟,也觉得这话有道理,便安静了下来,心中对王叶暗暗有几分感激,却浑然不知王叶的用心。

    世情就是如此,太多的人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人心既定,杨可世便按照王叶的吩咐将大军分为四队,使父子之队居外为刀锋,其余青壮居内为后继。

    便在此时,又闻听得城内号角声起。杨可世、韩德二人久经军阵,自知常胜军正在集结兵马。便赶紧将兵力分开,又将麾下百余名西军精锐打散开来,分拨下去,充当什长、伙长等基层武官。

    有得这些西军精锐为骨干,相助维护秩序,大军虽做不到令行禁止,却也渐渐有了几分军队的模样。

    杨可世早有王叶吩咐,也不遣众人出击,只列阵为守。

    又过得一炷香功夫,常胜军两路精锐已至。

    见得辽人摆出防守的势头来,甄五臣心下大喜,想来辽人虽召集得数千青壮,却犹自未曾整训,自知攻取无力,这才无奈摆出防御的阵型来。

    既是如此,事不宜迟。甄五臣遂命亲卫吹响号角,众人发一声喊,便齐齐朝辽人冲去。

    辽人青壮到底新召之人,未曾整训,见得常胜军来势汹汹,顿时便骚乱起来。好在这些什长、伙长皆为杨可世麾下西军精锐,见状便大声喝止。

    杨可世正持枪列于对头,见状便回头喝道:“休要忘了尔等尚有父子在别队。若是我等抵挡不住,尔等父子必死!唯有杀退敌军,尔等父子方有活路。”

    众人听得此话,也渐渐镇定下来。若是父子皆在队中,即便失利,犹自能相携而逃。唯有如今异队而斗,自己若逃,便是陷对方于险地。有得父子之情在,众人也只能壮着胆子呆在队中。

    待到常胜军稍稍近前,进得射程。杨可世、韩德便大喝一声:“放箭!”

    辽人多擅弓箭,此时已经人人弯弓搭箭在手,闻听得令下,便纷纷弯弓搭箭射去。

    甄五臣麾下的常胜军虽比不过萧干的奚兵,却好歹也打过仗,勉强算得上精锐。眼见着自己已经进入对方射程,不待对方发箭,便已经纷纷举起盾来。

    常胜军士卒只一边以手中盾牌为遮护,一边拼死朝前冲来。

    但听到嗡嗡嗡嗡一阵弓弦响起,数千枝羽箭破空而来。

    常胜军士卒乃斜举盾牌为遮护,便听得一阵叮叮叮叮之声,不少羽箭落于盾牌之上,要么被弹开去,要么留于盾上而不能穿透。

    前面便已经说过,但凡有盾牌为护,弓箭的准确性便已不重要,主要还是靠火力覆盖。

    常胜军虽有得盾牌为护,却也有许多倒霉鬼被角度刁钻的羽箭所伤,只一波箭雨,便已经倒下十数人。

    甄五臣见状心下大喜,所谓临阵不过三矢。即便损失得五十人,自己仍有四百五十精锐。三矢过后,便是短兵相接之时。辽人青壮实为乌合之众,一旦近身接敌则必然溃散。

第210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五)() 
辽人一轮箭雨过后,甄五臣只领着麾下士卒死命前冲。

    杨可世同韩德只一边命麾下将队伍稳住,一边命令青壮们继续放箭,自己却将兵器端起,做好厮杀的准备。

    常胜军犹自悍不畏死的往前冲来,欺负对方为新丁,只要自己近得前来,必定能一举击溃对手。

    三轮箭雨已毕,常胜军已经冲至数丈开外,此时再行发箭已毫无意义。

    杨可世便大喝一声:“弃弓!取刀!”

    若是军中野战,自以长枪为王。唯有长枪长度过长,一旦敌人近身便无法抵挡,故此便十分讲究配合!

    两军争战之时,若是配合默契,后面的士卒自可用长枪护住前面士卒的周身。

    如今既于皇宫附近的大街上巷战,空间有限,长兵器施展不开。且辽人青壮又未经训练,谈不上配合。故此自是使刀为便。

    在杨可世麾下的喝呼下,辽人青壮们也只得丢下弓箭,战战兢兢的拔出长刀来。

    此时常胜军已经近得前来。

    见得常胜军近前,辽人青壮更是紧张无比,只一个个喉干舌燥,努力的吞咽着口水。提刀的右手也瞬间便变得汗水淋淋。

    唯有自己尚有父子在另外一队,众青壮却也不敢轻言逃离,将压力全数嫁接到对方身上去。

    韩德瞥见得背后青壮未动,心下大喜。王大人“以父迫子,以子迫父”的计策果然生效了。

    新丁上阵,最怕的便是一触即溃。只要争斗得一阵,众人只会越战越勇。

    自己人马多去对方数倍,今日新丁未溃,便已算是赢了大半。接下来只要维持大军不溃,此战胜负便已经再无疑问。

    却说甄五臣一马当先冲得近来,见得对方正有一员大将于队头,心知若杀得此人,则辽人士气必沮,大军必溃。

    当下甄五臣便卯足力气,朝杨可世一刀劈来。

    杨可世既然敢持三十六斤重的点钢枪为兵器,其身手又岂容小觑?只单手将长枪一摆,挑开了长刀之余,顺手又将枪尖朝甄五臣喉咙扎来。

    甄五臣只觉得手中兵器猛然一沉,身子便不由自主的转开了去。再见得眼前一花,一只冷冰冰的枪头已经刺近前来。

    唯有甄五臣身为郭药师麾下的大将,到底也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战场经验丰富无比。便只于电光火石之间借着刀上的力量将身子侧得一侧,错开了杨可世的枪尖,闪身杀入了杨可世身后去。

    只这一招,甄五臣便心知自己万不是对方敌手,又哪里敢回头再来厮杀,只领着亲卫往辽人青壮之中杀去。

    既然不能行斩首战术,阵斩对方大将,便只能反其道而行之,靠麾下众人围住对方大将,自己领人先击溃其部下,然后再回头来围杀此人。

    方才甄五臣侧身避开枪尖,却将身后的士卒给露了出来。但听得噗得一声,杨可世枪尖便扎入了常胜军士卒喉咙之中。

    当下杨可世将手一抬,便将挂在枪尖的常胜军士卒挥起,只抡圆了便朝对面敌人扫去。

    常胜军士卒见得杨可世勇武,攻势顿然一阻。

    然则见得甄五臣已经冲入了敌阵,谁敢弃将领不顾?只能又壮着胆子围将上来,却也不敢近前搏杀,只数十人团团围住杨可世,其余人马则往后冲去,意图先击溃辽人青壮。

    眼看着甄五臣已经杀入阵中,自己对面又有数十常胜军虎视眈眈,杨可世也不敢转身,便命数名亲卫替自己护住背后,单以长枪为阻。却犹如一颗钉子一般,只护住将旗不退。

    将旗不退,身后诸人也不敢后退。

    却说甄五臣领着亲卫杀入杨可世身后阵中,一开始倒是势如破竹,连杀得数十名辽人青壮。

    辽人其他青壮见状,又欲要骚动起来。

    杨可世麾下士卒赶紧大声喝止,又分出数百人前来抵敌,这才堪堪遏制了甄五臣的杀势。

    辽人青壮一开始见得敌人勇不可挡,心中自是慌乱无比,只顾念另外一队中的亲人,再如何害怕也不敢逃走。如今眼见着敌人攻势被遏阻,辽人青壮们便也渐渐放松下来。

    后面尚未接敌的青壮,便有胆大的主动冲上前来助阵。

    有得西军精锐为主力,原本便已经阻遏住甄五臣的攻势。

    如今一头猛然又添加了筹码,天枰顿时便朝辽人一方倾斜起来,常胜军渐渐落了下风。

    一见着常胜军落了下风,辽人青壮们更加胆大起来。原来敌人也不过如此,一刀劈下照样一个伤口,一刀捅去照样一个血窟窿。

    大家都是一颗脑袋两条胳膊,谁怕谁啊!当下辽人青壮越战越勇!

    见得此状,甄五臣不由得暗暗叫苦起来。

    这些辽人青壮明显未经训练,何以竟然敢上前接战?平日里若是遇到这种情形,一旦自己冲入敌阵,杀得数人之后,对方便会呼啦一声四散而逃。

    想不明白啊!实在想不明白啊!

    耳听着四周惨叫声不断响起,不断有士卒倒了下去,既有自己这边的,也有辽人那边的。

    然则甄五臣越战越心寒!

    自己兵少,对方兵多,哪怕是一个换一个,输的也是自己。

    既然不能一举击溃对方,此战便已经毫无意义!当下甄五臣暴喝一声:“撤兵!”,复领着麾下转头杀出来。

    只辽人犹自未肯放过,只围着自己拼命厮杀。

    甄五臣心下更是慌乱,待到好不容易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