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且说日军退却后,66团将士一一走出防炮洞,看到江面上到处漂着船只的残骸和日军的尸体,士兵们都感到很兴奋,虽然在之前的炮击中,有十来个士兵因为躲避不及时,被日军的炮火所伤,但相较于日军的死伤数量,这点牺牲根本不算什么。
白飞看望了一下伤员,安排人将他们送往后方后,便将各营主要将官召集起来,对他们道:“日军虽然吃了大亏暂时退却了,但是保不齐他们会从其他什么地方过江,你们要提高警惕,千万别被日军钻了空子。”
李虎道:“团座你放心吧,我已经将兄弟们撒出去了,以米市渡为起点,沿江上下20里,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逐级报告上来。”
白飞赞扬道:“很好,保持密切监视。”他又问王卫国:“卫国兄,其他两路日军可有什么进展?”
王卫国道:“刚刚得到的消息,西路日军正在攻击嘉善,嘉善的中国守军很少,陷落只在旦夕之间。另外东面日军已经占领了奉贤,张发奎带领3个师西渡黄浦江,现在浦东已经没有一个中国军人了。”
白飞眉头皱了皱,又问道:“市区呢,那边情况怎么样?”
“市区暂时还是老样子,中日双方还维持在以前的战线,争夺的焦点仍在广福、大场一带,不过日军似乎有向嘉太线移动的迹象,看样子是想配合在金山登陆的日军,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将上海的中国军队围起来,然后再一口一口吃掉。”
白飞立刻拿出地图看了看,一脸严肃道:“若是嘉定和太仓的守军抵挡不住,这个如意算盘说不定真会被小日本打响,若真是如此,到时候又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说着,白飞叹了一口气。
王卫国又道:“团座,其实我们这边情况也不太乐观,现在虽然河对岸的日军暂时退了,但黄浦江防线太长,下游河汊支流又多,而且我们现在两侧空虚,若是东西两路日军迂回包抄,不但松江有危险,我们也很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松江城坚守3日不难办到,可若是3日之后情势有变,你说我们是继续守呢,还是撤退?”
白飞点点头,他明白王卫国所说的意思,松江城地理位置正处上海西南,金山的日军想包围上海,这里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坎,若他从这里撤走,不消半日,日军便可占领青浦,继而北上昆山嘉定等地;他在这里多坚守一日,日军的包围计划便无法成形,上海守军撤退时间也就多一天。
而现在最重要的是,蒋介石并没有下达撤军命令,也就是说,一日撤军命令没下,上海市区的作战主力部队就不能撤,主力部队不撤,他就要确保日军的包围圈不能形成,否则就是血流成河的局面。但现在要他以一团之力要固守松江三面,显然又力有不逮,这两难的问题也确实让白飞伤脑筋。
他想了想说道:“嗯,你说的这很有可能…这样吧,先将我们这边的情况汇报给陈诚,问问他上面到底怎么打算的?我一会去趟松江城见一见王公屿,跟他沟通一下再说。”
……
感谢“要她命”、“雨陪我哭泣”、“书友20170517202219213”三位打赏,多谢支持!
第六十九章 松江保卫战(八)()
南京,总统府。
办公室中,蒋介石正一脸严肃地翻看着前线来的战报。
侍从官钱大均从门口走进来,说道:“委座,人已经到齐了。”
蒋介石放下电报,微叹了一口气,起身随钱大均向官邸一侧的作战会议室走去。
刚到门口,钱大均大喊一声:“委座到!”
屋子里,正坐在会议桌周围闲聊的一群高级军官将领立刻站起来。与会的有:军政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长宋子文、时任第一战区(平汉路)司令长官程潜;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人称老虎仔的十九集团军司令薛岳;时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及刚刚从前线赶回来的上海前敌总指挥、军政部政务次长、兼武汉行营副主任陈诚等。
蒋介石走到上首座位,伸出手来往下压了压,待大家都坐下后,蒋介石开门见山道:“诸位,今天召大家来,主要是谈论一下上海战事,是战是止,今天要拿出一个决策。”
顿了一顿,蒋介石又道:“战情紧急,我们抓紧时间。墨三、辞修,你们先说说。”
顾祝同看了陈诚一眼,见他没有动作,只好自己站起来,咳嗽一声说道:“委座,卑职以为我们是时候该撤军了。目前上海局势已经急转直下,尤其日军从金山登陆成功后,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如今金山登陆日军一部正在猛攻嘉善,沪杭铁路和公路交通线危在旦夕,若不当机立断,松江青浦亦或是苏州万一有失,我上海几十万将士必将无路可退。”
蒋介石眉头一皱,脸上阴晴不定。陈诚在旁观察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蒋介石是个什么态度,眼下事关几十万将士生死,陈诚也顾不得别的了,硬着头皮接过顾祝同的话头,说道:“委座,我赞同顾司令的意见。”
陈诚又看了看蒋介石的脸色,发现没有其他变化,这才继续道:“自八月开战以来,我们先后在上海投入兵力达70余万,至今时今日已近三月时间,这三个月来,我们不但歼灭日军数万,使日军三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宣言破灭,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而且还极大振奋了全国同胞的爱国热情,坚定了军民抗战之决心。即便在国际上,我中华健儿的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也获得了各国军事观察家的高度评价,让世界看清楚了我们坚定的抗日立场。属下以为,上海战役打到今天,已经达到了我们预先的战略目标,因此我赞同顾司令的撤军提议。”
蒋介石暗自轻叹了一口气,顾祝同和陈诚说的这些,他又何尝不知?其实早在10月底的时候,他就想商量着撤军,但那个时候宋美龄从国外传来消息说,只要能守住上海十多天,中国将赢得国际联盟的同期,国际联盟会帮助中国调停中日战争。彼时蒋介石对国际社会仍抱有幻想,对此深信不疑,表示:“上海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然而还没过几天,日军却已在金山成功登陆,上海的局势因此急转直下岌岌可危。蒋介石眼见国际社会的“调停”遥遥无期,便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想宣布撤军又觉得这样有些出尔反尔,影响自己领袖的威信,于是这才着急忙慌召集一批高级将领,出来搞“投票”。
蒋介石许是觉得仅仅两人发表意见,这样做出来的决定有些“仓促”,于是对薛岳和白崇禧道:“健生,伯陵,你也发表一下意见吧。”
薛岳见问起他来,便老实不客气地站起来道:“上海开战至今日,虽然消灭了不少日军,但我们自己的损失也不小,伤亡已经达到二十多万。我也赞同他们二人的意见,现在情势危及,若在耽搁下去,我们的损失会越来更大。”
薛岳的第十九集团军在上海屡次血战,损失不小,因此他心里早就不想打了。
白崇禧看了蒋介石一眼,对这个“三顾茅庐”将自己请来担任参谋总长的“主公”,还是有一些了解,知晓一些他的心思。于是开口说道:“上海之争已经将日军沿平汉铁路南下的战略主攻重心,转移至东南沿海,为我们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大方向开了一个好头,既然如今上海局势已不利于我们,我看不如早日撤军,保存力量,为以后的抗日早做打算。”
李宗仁在旁道:“我赞同健生的意见,还望委员长早下决断!”桂军在上海也是牺牲良多,既然大家都同意撤军,那就越快越好,免得横生枝节徒增伤亡。
蒋介石端起桌上的白开水喝了一口,又对何应钦、宋子文、程潜、卫立煌等人问道:“你们几位可有不同意见?”
几人都表示没意见,赞成尽快撤军。
蒋介石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好!我决定,今夜十二点开始,从上海撤军!辞修、墨三、伯陵,你们一定要做好开始相应安排和准备,务必使我诸军将士安全有序地撤出上海!”
“是!”陈诚、顾祝同、薛岳三人立刻站了起来,挺直腰板道。
会议结束后,陈诚三人又跟白崇禧、李宗仁几人聚在一起商议了一番,最后得出结果,若想安全有序的撤出上海,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