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清这13个字,老臣倒是有些发现。”朱元晦端起一杯茶,细细味,意味深长说道。

    “哦?朱爱卿有何发现啊?”皇帝喝了一口茶,含笑问道。边上的王介甫和赵廷宜心一动,都看向朱元晦。

    “回皇上,说来惭愧,清虽然是老臣的孙女婿,但老臣虽说知道他有几首诗词广泛流传于民间,可昨日却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字,不是臣自夸,那13个字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大气磅礴,堪称旷古绝今的法大家啊”朱元晦无限感慨道。

    “是吗?朱爱卿竟然这么认为?”皇帝颇有些吃惊道,蓦然想起,他是见过清写的字的,就是在血战雁门关时,戴宗从曲径关带回来的清血,当时上面只有12个字——清身可死,曲径关,永不陷落现在细细想来,那12个字确实与众不同,字里行间,霸气凛然,不拘泥旧俗,端的是豪放不羁,那时皇帝只是被清的决死之气感染,竟然没有过多关注字体本身。

    要知道,大汉帝国当时,以隶和楷为正统,讲求的是端庄、规范、得体,很少有别的字体出现,若是有人这两种字体写不好,会被人嘲笑为没化,粗俗不堪,登不得大雅之堂。

    就是在举考试,字写得好,就是不达意,也会获得高分,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三人,都是当世有数的几位法大家,就是赵铭科和王青栋,也是难得的法新秀,当然了,他们两个和玉梅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朱相所言极是”王介甫赞同点点头,别看他平日里瞅着清不顺眼,甚至双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诗词和法两项上,他还是很欣赏清的才华,一边用手指沾茶水在桌子上将清昨日写的13个字临摹出来,一边解释道:“实不相瞒,去年在赵家庄园诗会上,清将军写下那一篇水调歌头时,微臣和赵尚就曾经仔细端详过他的字体,其字如人,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狂放不羁,法传承上千年,闻所未闻”

    “清将军之法,自此恐怕要创法之一代先河了。”赵廷宜跟着正色附和道,给清的评价更高。

    “能得三位爱卿同时认可,看来那清在法方面,要成为一代宗师了。”皇帝面色凝重看着王介甫将清的13个字一一临摹出来,心凛然,他虽然是皇帝,但对法的研究也是涉猎极深,发现清这字竟然比雁门关见到的12个血字气势更胜三分,这字体明显是已经成型,朱元晦是清的孙女婿,其爱屋及乌夸奖一番还有情可原,没想到平日里与清很不对付,甚至联合太子、司马述陷害清的王介甫和赵廷宜都对清的法赞不绝口,说明是打心底里敬佩他的字。

    他们不知道,清到洛阳之前,法风格尚未成型,怎么看着都像是鸡趴字,到了洛阳,被玉梅强行督促练字,字体逐渐成型,到赵家庄园吟诗会时,已经隐隐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玉梅在法上的造诣当然是发现了,但自己家的夫君,不能自己夸啊,何况他本来就在武功、诗词上屡屡有惊世绝俗的表现,再夸他法好,那小辫子不翘到天上去了?况且那么多女人上杆子倒贴,不能给她们太多机会嘛。

    而清历经白马寺之战、黑血之战、曲径关血战、黄鹤楼之战,无数次生死考验,对法一项的领悟更为透彻,行笔运笔之间,除了飘逸洒脱之外,更多了一股杀气激荡的神韵,这种神韵,只有沙场舔血后,才能在无声无息激发出来,远不是赵铭科、王青栋这些柔弱生所能写的出来的,他们也体会不到那种意境。

    “看来,我大汉帝国又多了一位法宗师了。”司马述在一旁恭维道,心却莫名有些嫉妒,这天下的好事似乎都让那清占去了,小小年纪就拿了武状元,身边强者辈出,猛将如云,而且出口成章,就是将进酒、水调歌头、沁园春这样能传唱千古的佳句,法上又独树一帜,假以时日,将来还了得?这次如果能借他人之手将之除去,也算消除了一大隐患。

    “好了,咱们拭目以待吧。”皇帝何等英明,多少还是听出了司马述语气的酸味。

    随后,消息接踵而至——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发出9道筷子令,调动的13名5级以上强者已经就位”

    皇帝:“不错,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太平公主发出4道筷子令,南大营、北大营、金吾卫已经展开行动,左羽林、右羽林一级战备,秦叔宝率左羽林第一师第一团,兵围桃园、孔府”

    皇帝:“好,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已经带300万两银票,赤手空拳,单人独骑出了南门”

    皇帝:“嗯,够胆识,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已经发出飞鸣嘀,命常羽春、多睿衮出西门增援”

    皇帝:“有点意思,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再次发出飞鸣嘀,命南大营第二师、所有5级以上强者向西面增援”

    皇帝:“差不多了,再探再报”——

    “三位爱卿,你们说,今日清会把孔莺莺顺利救出来吗?”皇帝笑问。

    “清得皇上隆恩,定会把莺莺救出来”司马述躬身道,心却嫉妒的要命,他一天都在皇宫,不知道皇帝给清和太平公主下旨的内容,但一定是赋予了清很大的权力,他不知道是谁暗绑架的孔莺莺,但在他的内心,巴不得清这次有去无回

    “希望清和莺莺能全身而退——”朱元晦倒是真关心。

    “臣感觉,对方加害莺莺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清自身——”刘光仁有些担心道。

    正在这时,随着6声飞鸣嘀响,先是南城方向,接着是整个洛阳城,都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皇帝微微一笑,心有数,冲身边的高公公吩咐道:“你出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了?””诺”高公公领命而去。

    “喝茶,喝茶——”皇帝心情大好,抬手示意:“朕这龙井茶,可是清明节采的头茶,可惜放了近半年,不知味道如何啊?”

    “好茶好茶”司马述面色微变,忙不迭赞道。此时他再傻也能猜到,清应该是没事了,而今日皇帝让他进宫饮茶,表面上是恩宠,不知是不是怀疑自己参与绑架了孔莺莺,有意无意把自己留在宫——

    “难得皇上心情好,老臣敬皇上”朱元晦也放下一颗心,端起茶杯敬道。

    “皇上洪福齐天,大汉帝国人才辈出,老臣也敬皇上”刘光仁跟着举杯。

    过了一会儿,高公公一脸喜色进来禀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太平公主、清将军、孔莺莺求见”

    “好啊宣他们进来”皇帝红光满面吩咐道,一扫这段日子以来的颓势,似乎病都好了许多。”诺”高公公转身下去,不多时,将太平公主、清、孔莺莺引进来。

    “参见皇上”三人一齐跪倒施礼。

    “太平、清特向皇上复命”

    “民女莺莺谢皇上解救之恩”

    太平公主、清、孔莺莺拜道。

    “呵呵,都起来吧——”皇帝虚手相搀,看看孔莺莺:“莺莺受惊了——”

    “莺莺知道他定会全力营救,并没有害怕——”孔莺莺娇羞道,语气却很坚决。

    “他不是全力营救,而是舍命相救啊”皇帝赞许看向清。

    “莺莺是清未过门的夫人,清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清振声说道。

    “好啊”皇帝感慨道:

    “你舍身营救莺莺,此乃有情,

    为孔府两肋插刀,此乃有义,

    单人独骑,勇闯虎穴,此乃有勇,

    9道筷子令,谋定后动,此乃有谋

    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我大汉幸事啊”

    “恭喜皇上啊”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都躬身道贺。

    “没皇上说的那般英雄——”清老脸一红,嘿嘿笑道,“就是一个做男人的本份”

    “好一个做男人的本份”皇帝咀嚼着这句话,大声赞道:“若是我大汉帝国的男人,都象你这般堂堂正正,安守本份,何愁契丹不灭,九州不臣服?”

    “皇上说得是”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太平公主躬身应道。

    “朕连着两年,允了你两门亲事,你们小两口的事就自己商量着办吧,朕就不参合了——”皇帝冲清和孔莺莺微微笑道,孔莺莺立时羞涩低下头去,皇帝这么说,就是不反对自己和清的婚事了,有时候,不反对,就是同意,而且是皇帝的金口玉言。

    “谢皇上”清赶紧拉着孔莺莺,喜滋滋磕头谢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