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段时间,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实,在广庆王子等人眼,清他们就是拿了武举三甲又如何,也不过就是个营长、团长级别,在太子府和司马、王家、赵家这些世家眼,那就跟蝼蚁一般。

    众人继续前行。

    “噢,对了……”这几日,清也没问魏直成和诸葛举考试的情况,被这广庆王子一提,这才想起来:“魏直成大哥和诸葛,你们举考了几轮了?”

    原来,这大汉帝国的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的9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按大汉帝国的的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

    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一般的寒门子弟,如果不依附八大世家,是很难取得具体官职。

    象魏直成、诸葛,之前都是举人,魏直成还当过一个小官,但诸葛就一直候补着。

    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7月初举行。乡试是头年的七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七月是夏天,到京城考试,叫“夏试”,这就是会试。

    会试考两轮,第一轮从上千考生,选出300人,第二轮,再从300人,选出100人。

    也就是说,两轮下来。会试如果考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100名左右。

    会试考完以后,紧接着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一般在会试以后的七日。

    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这大汉帝国自建国起,把读、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举考试制度,逐步形成的一套很严格的举考试制度。

    所谓无第一,武无第二,相比而言,因从军,保荐,也可以当武官,武举考试就没有举考试这么严格。

    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八股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举考试进士升官。

    明经、进士两科为大汉帝国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试。

    “诗赋”则需要具有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大汉帝国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朝官员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八大世家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魏直成和诸葛,因为有孔家的推荐,这投卷,也就免了。

    现今的大汉皇帝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进士的规模,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大汉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一开始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现在每次录取多达100人,其一等进士10人,二等进士30人,三等进士60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也就是“恩科”,象之前清金殿击退五国使团,皇帝准备赐官,手续上就可以走这条线路。

    “我们啊………”诸葛看看魏直成,微笑答道:“我二人的举,7月8日考的一轮会试,我和魏直成大哥,都进入了前300名,7月10日考的第二轮会试,目前还在等结果,说是这两日就会张榜公布………”

    “我找人私下问过了,魏直成大哥和诸葛,进入最后殿试的前100名,当无问题”孔孟尝边上,摇着折扇,慢悠悠说道:“但这次,咱们拿了武举的三甲,估计太子一系,会在举考试,全力阻击魏直成大哥和诸葛,我估计,要进入三甲,是难上加难………”

    “难怪那广庆王子,如此嚣张”清撇撇嘴,不满道。

    “无妨,进不进三甲,我和魏直成大哥倒无所谓………”诸葛一脸从容道。

    “这大汉帝国的官,我也做过,就是当了官,没有八大世家的关系,也很难升迁上去………”魏直成也点点头。

    “算了,不说这些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张良安慰道。

    众人边说边聊,很快到了同福客栈,包下二楼最大的包间,孔孟尝怕引起轰动,特意带着众人,从同福客栈后门进来。

    “额滴神呀,什么风把您吹来了………”那同福客栈的掌柜,是个30岁左右的美女,见到清,脸上立刻乐开了花,赶紧冲跑堂的唤道:“展堂,别听了,赶紧过来。。。。。。”急忙招呼众人上了二楼,孔孟尝跟那跑堂的店小二………白展堂,点了酒菜,众人围坐一圈,就要动筷。

    “好………”忽听楼下,人声鼎沸,叫好声此起彼伏。

    原来,上午校军场比武之后,帝都洛阳城内早已段子满天飞。

    那同福客栈的一楼里,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那些吃饭的食客也不吃了,都在听一个说的,沙哑着嗓子,栩栩如生,说清和玉梅的传奇故事:

    “上回说到,那清为追咱帝都第一美,直接追到了金銮宝殿之上,与那玉梅殿前合璧,击退5国使团,同时迫使契丹十万铁骑,一年之内,不得犯我大汉边界

    4国尽皆臣服,唯有一国不服

    谁啊?

    契丹

    那契丹大王子,名叫耶律雄啊,武功盖世,力大无穷,箭法独步天下,手狼牙棒,腰间圆月弯刀,打遍天下,未有对手

    三轮武举下来,我大汉帝国上千武士,竟没有10合之将,那耶律雄狂妄叫嚣:今日要夺走武状元,顺便带那帝都第四美………安乐公主回契丹和亲

    那清公子本来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否则也不会金殿辞官,闻听那耶律雄如此狂妄,还想娶走美丽的安乐公主,遂决心今日在校军场上,挫一挫那耶律雄的威风

    校军场上,那耶律雄果然厉害,100回合,竟然使计,击败了我大汉第一勇士张飞………”

    张飞听有人夸他大汉第一勇士,心乐开了花,轻轻推开二楼包厢窗户,一边冲清等人挤眉弄眼,一边认真听起来。。。。。。

    就听那说的,继续白呼:“关键时刻,好一个飞龙将军清,挺身而出,一身白盔白甲,胯下赤兔马,掌屠龙刀,如二郎神下凡,大喝一声:耶律雄,不要欺我大汉无人今日,也让你见识我大汉的血性男儿

    一合之内,人马刀合一,就见“咔嚓”一声,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飞马一刀,就将那不可一世的耶律雄斩落马下

    接着,清就当着我大汉10万军民的面,向咱们帝都第一美求婚,皇帝恩准,最终抱得美人归,若是皇帝再答应一个请求,估计今日,连安乐公主,也会一同娶回去。。。。。。”

    那说的,把校场请婚,添油加醋,说的有鼻子有眼,周围食客,少男少女,听得如痴如狂,不时有叫好之声传来………

    男人们为那飞龙将军击退契丹大王子击掌叫好,热血沸腾………

    女人们都幻想,自己的心上人,也能在天下人面前求婚,那是多浪漫的事………

    还有那些没见到清的少女们,都心默念,能有机会见一见这个英俊的铁血男儿

    清在一日间,成为洛阳未婚少女们的梦“情”人

    清不知道,更有趣的是,现在无数人在街头巷尾,都在热烈讨论谁能拿到第二粒佛珠。

    甚至有赌坊,都开出了清能几时送出第二颗佛珠的盘口………

    不知有多少少女,梦想着能得到那一粒佛珠

    清听下面说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