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养小首辅-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春三月,该是春雨纷纷之际,却没有下雨。

    进入四月,京城依旧不见有下雨的征兆。

    不光如此,北直隶一带,甚至河南、甘肃、山西一带,尽皆无雨。

    春雨贵如油,这句话可不是闹假的,没有雨水,这一季的庄稼可该怎么办?老百姓们纷纷骂天,朝堂之上一片缄默。

    这种时候,自然少不了流言的滋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有流言在市井之中流传,说是因为陛下在太和门前仗责了百官,所以老天才会不下雨。

    连招儿听了这种说法,都不免咋舌。

    “老天下不下雨,和圣上打不打那些官的屁股,有什么关系?!这些人疯了!”

    薛庭儴也觉得这些人疯了,好不容易嘉成帝终于消停了,不管是不是偃旗息鼓,至少暂时没闹事,就不能好好的处几日,非得闹出点儿什么来。

    再把嘉成帝逼急了,恐怕又要有人遭殃。

    他也清楚这些文官们想干什么,这是想一棍子将嘉成帝打服了,免得他以后再生事。

    可嘉成帝是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九五之尊,别看一群人和他扳手腕是赢了,可若是一个对上一个,还不知道谁死。

    暂时没人死,倒是钦天监的监正监副换了几个。

    四月初八那日,嘉成帝坚持不住了,下了罪己诏。

    一时间,百官欢庆,至于下不下雨的,谁还记得去管这事。

    *

    而值此之际,嘉成帝却是病了。

    太医们诊断,嘉成帝是积劳成疾,再加上适逢太子英年早逝,陛下悲恸郁结,因此诱发了病因。

    用白话点儿讲,就是嘉成帝自登基以来,太躬勤政事,又屡遭打击,才会大病了这么一场。

    圣上病了,作为下面的官员们自然要多做关心的,内阁数位阁臣纷纷觐见慰问,言外之意让嘉成帝不要太操心朝政,有这么些肱股之臣在,朝廷不会发生什么大事的。

    可问题是,嘉成帝病了,内阁票拟之后,谁来批朱。

    所谓票拟就是各地各处递上来的奏章,在送给皇帝批示之前,由内阁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进呈。票拟只是给皇帝提供意见,决策权依旧在皇帝的批朱之上。

    当然若是皇帝的批朱与内阁的政见不符,内阁有权利对此进行封驳。不过这种事发生的极少,一般发生这种事情,都是当臣子和皇帝撕破脸皮。

    而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嘉成帝命人重建了司礼监,提郑安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暂代批朱之事。

    是的,暂代。

    经过了之前这么一场,嘉成帝也意识到和这些人不能硬碰硬,只能迂回着来。

    文官们素来喜欢打着大义的旗号,所以这次嘉成帝也用大义对之。君父龙体抱恙,你敢说逼着他主持政务,敢说不需要批朱,只用内阁票拟即可。

    但凡敢应一句,前者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后者是妄图颠覆朝政,企图独揽朝权。

    这些大帽子太大,谁也背不起,只能这么着。

    于是,打从前朝灭亡之时,就泯灭于历史洪流的司礼监,再度粉墨登场。

    *

    其实对于下面的一些小官来说,谁批朱真是不太重要。

    各部府衙还是那个府衙,该卯时点卯,还是卯时点卯,根本影响不了什么。

    就好比内阁两房的这些中书舍人,他们也许能明白阁老们内心深处的担忧,却不能感同身受,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往票拟之后,是送往乾清宫,如今则是送去司礼监。

    此时的司礼监并没有单独的府衙,就暂时搁在临着贞顺门附近,挨着城墙根的一排房子里。

    不过里面倒是气象万千,反正薛庭儴去送票拟时看过,该有的都有,什么都不差,完全不像是暂代的表象。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暂代就是个幌子,说白了就是嘉成帝感觉仅凭一人之力,斗不过这些大臣们,所以培植了一些帮手起来。

    前有锦衣卫无疾而终,后有司礼监横空出世。

    这两者可都是前朝皇帝集中皇权,对付官员们的两样大杀器。

    曾经梦里的薛庭儴研究过前朝灭亡之根本,除了党争之祸外,还有厂卫崩塌之因。什么东西都是物极必反,皇权太过,失去了扼制,就会独裁。而臣子们的权利过大,扼制了皇权,就必然会生乱。

    当是两者刚刚好,互相监督,互相牵制,方能开创太平盛世。

    这是基于薛庭儴两世的眼界与积累,才能看出这些利弊,不过很显然这一切很显然都不是现在的他能管的。

    他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吴阁老终于向他摊牌了。

    这个摊牌自然不可能是吴阁老亲自出面的,而是何游这个吴阁老以前身边的第一人。

    “薛中书,想必你也是聪明人,我说的这话意思你应该能听明白。”何游端着酒盏笑吟吟地说道,可惜笑意未及眼底。

    薛庭儴装得一副诚惶诚恐,却有些懵了的模样:“何中书此言太深奥,可否能容许我细细想明白。”

    “这事还用想明白,这可是阁老抬举你,你该识趣才是。”

    薛庭儴看着何游的笑脸,心中有些晦暗。

    正常来讲,既然充当何游这个角色,应该不会将话说成这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同的意思,何游这是想激怒他?

    一时之间,万千思绪划过薛庭儴的脑海,他也收起脸上的笑:“何中书这是在威胁我?”

    “我可不敢。”

    “可我听你此话言外之意,分明是在威胁。”薛庭儴之前被何游劝了几杯酒,此时白皙的脸微微有些泛红:“不怕对你讲了,莫说你来,就算是中堂大人亲自前来,我也是这么个态度,我薛庭儴有妻有子,受不起中堂大人如此抬爱。”

    “薛庭儴,你要对你自己说的话负责。”

    薛庭儴一拂袖子:“你当我像那有些人,最是两面三刀?”说完,他就转身走了。

    倒是何游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

    吴府的书房中,吴阁老一身家常衣裳坐于书案之后。

    “他真是如此说?”

    何游一副惶恐却又难掩激愤的模样:“中堂大人,下官可万万不敢欺瞒。我专门找了空闲,还特意约了他来家中喝酒,就是想说成此事。谁曾想此子不识抬举,还说出什么莫说是我前来,哪怕是中堂大人亲自前来,他也是这么个态度。”

    “不识抬举!”

    何游抬头瞅了一眼吴阁老脸上的薄怒,又往里加了把柴:“他说自己有妻有子,受不起中堂大人如此抬爱。中堂大人,你可千万别为了这等不识抬举之人,气坏了身子。”

    吴阁老睨了他一眼,点点头,就叫来安伯将他领了出去。

    待人走后,吴阁老让人叫来吴宛琼,将事情说了一遍,又道:“你是我独女,从小千娇百宠。爹何时如此放下身段过,为了一个毛头小子,你爹这张老脸都不要了,亲自出面为其造势。可你瞧瞧,你瞧瞧人家是什么态度。”

    “爹!”吴宛琼惨白着脸,垂下头去。

    “经此一事,你也别再想了。那陶邑同你即不喜,爹再来为你换一个就是。好了,你回房吧,爹还有事要做。”

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吴宛琼低着头;让安伯领了出去。

    她这些日子被关在房中;身子又见清减;以前的衣裳穿在身上;空荡荡的;看着就让人不忍。

    “姑娘;你快回去吧。”将吴宛琼送到院门外;安伯叹了一口气道。

    吴宛琼点点头,也没说话,就往前走去。

    走了几步;她突然转过身,跑到安伯面前。

    “安伯,我爹他不帮我;如今只有你能帮我了。”

    安伯有些手足无措:“姑娘;老奴一个做奴才的,实在是没办法能帮你。”

    “能的;肯定能的。”吴宛琼胡乱点着头;晶莹的泪珠顺着消瘦的脸颊;滴落下来。“安伯;我还记得我娘走的时候说;说我爹就忙着做官,肯定管不了我;我以后肯定会有后娘,说不定后娘会苛责于我。还说若我有事;就来找你;你肯定会帮我的。安伯,如今就只剩您能帮我了。”

    安伯眼中闪过一抹痛苦,看着低头站在他面前的姑娘,眼前又出现那个寂寞而苍白的女子。

    吴宛琼肖母。

    只是这件事如今吴府里的人极少知道,甚至可能吴阁老都忘了,可唯独有一个人没忘。

    安伯深吸了一口气,放缓了声调:“姑娘,你该知道强扭的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