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其身份比较特殊,让他们跟随别人出去终归不是太便宜。拜师并跟随师傅走南闯北的,既长了见识也增加了阅历。只要没有任务,随便在个地方一待就是数月。想去那就可以那,方便的很。
再加上吕子有绘制标准的军事地图之责,纵然手底下有一套单独的地质班子负责,他仍然属于分管领导。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考察队去探究各地的地理的同时,这些秦国大将军将的后人也是偶尔相随的。
就目前而言,可能还看不出这么做的好坏来。但随着战争逐渐展开,相信其中的好处就会显现无遗。
关于这方面,对于王龁这位司掌军队要职的官员是不了解的。所以看到吕子如此为之,自然也是大惑不解。送走吕子后,他又拿着战报草稿端详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不再修改,毕竟这是真实的战报。既然其中并无作假,何来非要改成假的呢?
当秦昭王随后看到王龁送来的战报时,悬着的心反倒放下了。此次派出的吕子及众位小哥都很安全,那么说搜查冯致远下落的任务不需另派人手了。
招呼张成过来,将王龁的这份战报交给他,然后继续批阅奏折不再理会。张成打开一看便知要义,下去后果然将这份原件整理修改造册。
其内容跟当初吕子说建议的一样,就是老马岭战役的军事主官蒙武,辅助主官者李信是也。完成以后又呈给秦王审视,这份修改战报便以正式的官方文件存档了。
秦昭王见这位迟迟没有退下,便问道:“还有何事?”
张成是修改卷宗的主刀,自然清楚里面的内容。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蒙武就算是正式回归军界,而李信则会脱离队伍而转投军界。这对于本就缺手下的吕子而言,未必是件好事。
问题有时就会出在好心办成坏事上,如果当初王龁按照吕子的意思修改战报。不论是秦昭王还是张成,就会一眼看出这其实也是吕子本人的意见。至于该如何处理人事,当然还需要秦王的点头应允。可是起码也能做到心里有数,也省得相互之间瞎猜闷。
“大王!众位小哥里面就这哥几个跟吕子相熟,如果真将他们洗白,这以后进出就不方面了。”
今年国内国外的事情特别多,百年不遇始料未及的大雪成灾。加上冬季出兵,国内的粮草补给始终出不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还没动,兵马已经交上手了!如此大事,怎能不让秦王忧心忡忡。
大小事务都要论出个长短来!你说身为一国之君容易吗!
这段时间如山的折子连架上,搞得秦昭王也是晕头转向。对于老马岭战役的总结,他的意思就是删去吕子即可。至于蒙武和李信,还真就忽略这事了。丢下手里的奏折,问道:“你的意见呢?”
张成跪奏道:“大王!这个主意还是要您来拿。。。”
“闭嘴!”
“诺!”张成应道:“微臣的意见,最多留下蒙武一人即可。毕竟他的身份原来就出现过,瞒不瞒的也没多少意思。至于李信的身份,微臣感觉还不易暴露的太早。”
秦昭王听罢,点点头表示认可。“准奏!战报里只留下蒙武一人即可!如此大的战功,也是有个封。。。不对!”
张成自然知道这个不对的意思,毕竟太子案还没有水落石出。此时如果大加封赏,会有人不服的。忙说道:“大王!至于蒙将军的封赏。。。微臣建议还是滞后吧?”
这小子敢情是一个都不留!
秦昭王重重地嗯了一声,问道:“老马岭一战,我军前锋几乎损失殆尽。就剩下七八个人,还没几个囫囵的。唉!当初吕子的建议,确实值得本王思考啊!我大秦将士在前方杀敌埋骨他乡,丢下一家老小孤儿寡母的!算了!你看着酌情处理吧!看看此次的幸存者里面还有几个能带兵打仗的,论功行赏吧!”
“诺!”
。。。。。。
当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王龁拿到封赏令后,接旨后是大跌眼镜。敢情里面不但没有吕子,甚至连蒙武和李信的名字都没有。至于功劳方面,此次老马岭战役的指挥主官为普通军卒陈有粮,封赏四级爵位不更俩伍长。普通军卒章邯为辅,故封赏三级爵位簪裊什长。其他一干人,分别封赏上造伍长等职。
此时就算再有不同的意见,王龁也不能再说什么。毕竟这是王命,谁敢去质疑!?
正在大后方修整的吕子得到这个消息并未说什么,不过他也由此知道王龁并未按照自己的意思上书陈述。但现在再去讨论这个也没什么意思,唯独就是委屈位李信兄弟了。
好在王龁也是个有心人,所以没有当着此战仅剩下的几位兄弟宣布秦王令。此事办得如此窝囊,老将军也感觉没脸去见吕子。于是命人带着下发的军官佩剑以及官服全都交给吕子,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这一点倒是吕子没有想到的,他最担心的就是当众宣读任命。就算没人真得看重此事,当着众兄弟的面也是挂不住的。再说当时的仗是怎么打,每个人在场的可都是看得真真的。如此不公的分封奖励,恐怕那几个受封赏的兄弟对此也是不服气的。
好在都是自家兄弟,于是先做通蒙武和李信的工作。好在两人压根就没打算会有什么好事,几乎把兄弟们都拼光了还要怎么样!不管两人是不是故意装出来大度来安慰吕子,好在这事也就一笔带过了。然后召集起那几个小兄弟,将秦王的嘉奖令宣读并将军官佩剑和官服发下去。
第125章 粮草储备()
借助秦军前锋的拼死抵抗得到的老马岭营地,此时已经彰显出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随着秦军主力的介入,此地逐渐被巩固成一个永备工事。再次得到修复的营地已经不再使用木材,而是坚固的山石。
随着工匠们的加班加点,一座设施极其完善的城防工事初具规模。其防火排水的功能毋庸置疑,就算是来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都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
当时的前锋将赵军的先头部队全都吸引住,这才使得秦军主力偷偷摸摸包围上来时没有一个落网之鱼。随后化妆成赵军的秦军是马不停蹄,又将赵军设立在附近山上的几座兵营一同拔掉。等带领赵军主力廉颇得到消息时,他所设立的整个外线防御体系已经不存在了。
得到消息的老将军自然也是没二话的,当即组织赵国兵卒和军工一起筑墙防御。他的原则就是稳扎稳打,秦军长途跋涉利在速战速决。既然如此,那么咱就比比后勤保障得了!
王龁对于廉颇这个人还是十分了解的,他更想趁赵军立足不稳之际时修到那就攻占那。可是此事怎么可能会那么简单,立足不稳的问题自己这边也一样!于是双方各忙各的,期间竟然奇迹般地没再发生过一次冲突。
这一拖就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冬天留下的影子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两国的斥候倒是没闲着,将对方所修筑的工事都做了明确的标记。随着各自将军桌上的作战地图逐渐完善起来,对峙之势渐成。
其中也算是秦军斥候走运,失足落山后误打误撞碰到赵军的运粮队。于是暗中一路跟随竟然发现赵军的粮草储备地,魏国原有的城防要塞,光狼城!
这名斥候担心别再是个虚设机构,为此忍饥挨饿在山林躲藏两天两夜。期间发现沿途洒落的米面是真能吃的,这才急急忙忙一路赶回。
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摆在王龁的桌子上时,作战地图随即进行了明确的标注。战场之上本就是没有章法可循的,如此机密大事总要弄个明白才放心。
为了保证此消息的可靠性,秦军当即派出三波斥候前往光狼城侦察。随着准确无误的消息传递回来,赵国的粮仓终于摆在秦军的面前。
得到消息的王龁,揣着手是仰天大笑。廉颇啊!廉颇!没想到天都不再助尔矣!还修得哪门子墙,趁早回家抱孙子吧!想罢,一拳打在地图上的光狼城位置。
所谓的粮草储备地,向来都是在防御前线的次后方。一旦孤军深入,不被发现当然最好。可要是万一被人家侦知你试图上山抢粮,人家的大部队随后就会赶来围剿。到那时就算能完成任务,活着回来的希望也极其渺茫。
这也就是说,此次的行动人数不宜太多。上去派出几千人出动,还不如一路敲锣打鼓去呢!
王龁正准备安排手下组成纵火队,就听外面传来吕将军到的传令声。嗨!这些天光忙着跟老匹夫廉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