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子当然知道秦国的法律规定,此时听到方天化说得如此轻松也是暗暗纳罕。稍一琢磨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眼前这位恐怕不是秦人!
“方将军!有件事情不知当问不当问?”
方天化显然没朝秦法这方面去想,当即表示大将军没有什么不能问的。
吕子听到这个答案,点头问道:“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方将军应该不是土生土长的秦人吧?”
方天化闻听此言,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甲胄。“是不是秦人,跟当兵没什么区别吧?”
听着一口的秦腔,吕子突然想到了自己。标准的秦国江州人士,却随着父母去往卫国定居。随后飞来横祸,眼看着快要饿死的时候碰到自己现在的师父。
第449章 家族派系()
吕子随后跟随他的师父游走于各国,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秦国。如果说开始的时候,他的说话口气也许还带有一点卫国方言的话,那么随着他长期住在秦国,也会变得说一口秦国的方言。
稍微的走神儿并不影响跟随的谈话,吕子接着问正在朝北方观瞧的方天化。“里面确实没什么区别,在咱们秦国都是推崇能者居之的。再说,国相大人还是个标准的魏国人呢!却不知方将军是。。。是那一年来到的秦国?”
吕子本想问方天化是不是跟随父母家族来到的秦国,一想到生逢乱世的孩子着实可怜,忙改换话题。你想,若不是家族出现重大变故,任谁愿意远离故土家乡去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定居!?由于有这种可能性,吕子表示这个话题只是闲扯而已。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不必回答。
没想到方天化并没有这方面的禁忌,当即表示自己其实是齐国人。因父母始终不承认此时的齐国正统是田家,所以不允许自家的孩子入朝为官。
“大将军有所不知,末将并不稀罕当什么官。只是沉迷于研究武学,这才游走于诸侯国拜师学艺。可惜的是,大多数武学家都是徒有虚名而已。五年前末将途径秦国,发现世间原来并不缺高手。因为秦国有公平的选才制度,这才导致各诸侯国的武学高手纷纷来投。”
随着方天化的讲述,吕子终于听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正如方天化刚才所说,他五年前来到秦都咸阳正好赶上秦国国内一年一度的为国选才。
宣传口号极其简单: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本事,就可以免费报名参加比武!若是果真有本事并且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随后的吃住费用全部免费!
自古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一般人家根本就不敢想。游历各国的费用可想而知,方家完全没有能力供应这么一位武学爱好者。早已囊中羞涩甚至连昨天的早饭都没吃饱,饿的前心贴后背的方天化因为一顿饭不得不报名参加比试。
没想到上手就一发而不可收,被动的连续晋级也就导致被秦国军方注意到。当比武大赛正式结束以后,拔得头筹的方天化随后被当时的秦相魏冉召见。也就在那时起,他认识了现在的秦军大帅武安君白起。
当时的魏冉可是分管军方的朝廷大员,就算此时的秦军军中还有许多将军都是他亲自提拔重用的。象方天化这样人才登上将军的席位并没有问题,就算不是魏冉换作他人也毫无疑问。
确认没有党羽关系的吕子这才把心放下,因为此时的国相早已换成了范雎。睚眦必报的传言可能有待商榷,但此人的小肚鸡肠还是有目共睹的。
而魏冉也不是主动提出的请辞,背地后其实是范雎搞的鬼。游说大王中央集权,并伺机把魏冉搞下野。就算当时的魏冉不知道,相信事后也会得知始作俑者是谁。
现在也可以这么认为,就算放弃权力的魏冉不想再反复,凭范雎的为人也会处处防范魏冉势力死灰复燃。通过武安君白起被打压一事就可以看出端倪,否则秦王绝不会在白起拔取韩国十城最后一城野王城以后再度换将。
而且自打王龁接任秦军指挥官一职,回国述职的白起不仅没有得到封赏还再度出现被雪藏的迹象。所以说这事里面没有范雎的身影,还不如现在讨论晚上会日出的话题更让人感觉实在。
华夏大地上的权力更替起步就是从部族开始的,家族派系林立早已根深蒂固。这也就成为各国国君在收拢权力时,不得不去面对的既定事实。尤其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更是普遍的不能再普遍的现象之一。
这种现象传承到战国七雄时期,家族派系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与其说各个诸侯国是由一国之君把持,倒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大家族把持的说法更地道。而这个大家族的下面则会随之出现无数个小家族,这些所谓的小家族就是国君手下的大臣,将军们的家族派系。
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得到提拔重用的往往都是他们的家族成员,而不是属于外姓人的平民老百姓。这也是他们为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在当时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即便是选才相对公平的秦国也逃不脱这个现实,毕竟这是文明传承过程中因附带保护色而必然存在的寄生物。这也就导致那些上位者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动选择保护自己,并且总喜欢将那些不属于自己派系的人才划出自己的圈子。
此时的秦国都知道他白起有本事,可又不得不承认国相范雎。按照自我保护法则定律,范雎自然而然会将白起划进魏冉的圈子。现在的秦国只有范雎存在一天,那么被划进魏冉圈子的这些将军都很难出头。
其实这又有什么意思呢!?
却偏偏就有那么多的人对此还乐此不疲!唯一的解释恐怕就是,这些人是吃饱了撑得导致整天无所事事,这才闲得没事画圈子逗闷子玩。
吕子一边安静地听着方天化讲述过往,一边注视着北方的迷雾般的天空。等方天化不再言语,他也已经打定主意。与其让方天化最后因为看不惯事实而愤然挂印离开,倒不如留着身边替秦国保留下这个人才。
“既然方将军没有身份所累,那么有些事情就不算是违法。要不这样,等这次战役结束再议此事。等到那时,方将军如若还不想留着军中且不嫌在下的庙小。。。嗯!到时候,在下会替你去跟兵部说!”
吕子这么说其实也是替方天化考虑的,毕竟挂印离开不是件小事。若是就此离开秦国还好说,毕竟山高路远再无见面的机会。此次既然想要留在他的身边,那么仍然属于秦国某个部门的公务员序列。
说来道去,如此的处理总让人感觉于理不合。可要有兵部的证明材料,再加上大王不反对此事。那么方天化的身份也就没有问题,毕竟这是组织上同意的嘛!其中的区别,就是岗位不同罢了。只要不离开秦国编制,在那不是干革命!?
第450章 山区迷雾()
正当两个人讨论将来的打算之时,从正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吕子循着声音望去,直到此时才发现已经闻其声而不能见其人。
按照刚才跟王翦的约定,以北方火起为信号通知中军的吕子冲出战场。方天化也发现此时的雾气太大,根本看不到秦军设置在北面的防御阵地。
恐怕王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点火为号而是直接派回卫队保护大将军突围。前方既然出现马蹄声,那就可以理解为是卫队返回来了!
方天化牵过七星乌骓马扶着吕子跳上战马,随后翻身上自己的坐骑。伸手摘下横刃戟,等待与返回的将军卫队会合。
提着长戈的吕子注视着雾气昭昭的北方,心里对支援过去的王翦安全充满担忧。假如北面的防御阵地被赵军攻破,那么王翦必然是凶多吉少。
面对兵团级别的冲击,根本不是一两个人能左右局势的。而此时的秦军阵的中军,最后一支预备队也早就顶了上去。已经无人可派的尴尬局面,早已不是吕子所能左右的。
为今之计也正是王翦所提出的建议,那就是趁着秦赵两军绞杀在一起之时赶紧突围出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赶回秦军设立在丹水河的防线与老将军们会合。
方天化听到对面雾气中的马蹄声缓慢下来,便知卫队可能找不到大将军的原因。忙大声招呼着,好让兵卒们可以循着声音赶过来会合。
听到有人大声招呼对面的兵队,吕子再想制止已然来不及。随着马蹄声再次传来,一支冲进秦军防御圈的赵军畴骑突然出现在两位秦军将领的面前。为首者不是旁人,正是最喜欢亲手杀将的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