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谣言往往都会止于智者!这是因为智者总会置身处地地去想事出有因,而不会象普通人那样去人云亦云。
吕子的解释并不会去就事论事,而是将事发当时的诱因说出来。而秦昭王更是一位智者明君,自然会汇总起事情的方方面面来总结出真相。
当事人把当时不得不为之的情况一一道出后,秦昭王终于点头表示认可此事。对于做为当事人的吕子而言,一家之主的通过就是乌云散尽。再加上刚才的委屈都已化作泪水,内心再度充满光明。
并非老态龙钟的秦昭王在他的门客首领搀扶下落座,叹口气让请求处罚的吕子平身。不管怎么说,结果才是重要的。此次的上党战役已经全面拉开,刚刚上任的白起都没顶住诸侯国百万大军的压力。若不是有吕子坚守而失去野王城,后果将不堪设想!
“姬喜虽然有刺杀主将的嫌疑,不过念在他守城有功的份上就不再追究。此次守城并且也折损了他不少好手,百夫长一职就留着吧!也算是告慰逝去者!”
吕子充满感激地表达对秦王犹如滔滔江水般的崇敬心情,这就是海纳百川的气势!纵观此时的天下,又有那位王能有如此的气度!?人不是神,都会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姬喜虽然开始犯错,却悬崖勒马就值得原谅!
数日来被困在城中的吕子并不知道外界具体发生什么事情,而秦王却是刚刚来到此城。他还是不放心王龁的伤势,就打听老将军的身体状况。
这个问题又不牵扯到军事机密,再说吕子此时此刻还是此次上党战役的辅助将官。秦昭王也就没有隐瞒实情,王龁老将军此时已经在回国的路上。
将乃军心!此时的上党如何能临阵换将!?吕子命孙十三和小雨儿随大帅的卫队突防以后,小雨儿擅自又跟着秦国青年近卫军团返回野王城。记得他当时听小雨儿说国,老将军的伤势恢复的很快。直接上阵可能吃力点,指挥作战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大王此次御驾亲征,必定会高唱凯歌还。却不知此刻的前线,主将是谁?”
秦昭王微微一笑,并未跟谁提及此事。
吕子见此事保密,也就不敢再追问下去。于是转移话题,再次提及数日来战况。我军并非跟赵军作战,刚刚撤走的那支军队其实隶属于魏国。领军大将是魏将晋鄙,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在军中。
秦昭王重重地点点头,命令吕子以后严禁提及攻城部队的真身是魏国军团。并且要严令当时在野王城中所有幸存下来的兵卒,对外必须宣称此次是跟赵国军团作战。不但如此,此时在上党战区的全体秦军全都会保持一致。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秦军在上党的作战目标都是赵军。
至于对手到底属于哪个诸侯国的,原则上可无视其出处。各集团军及各作战部门必须全体统一口径,哪怕是听到敌人的口音不同也要如此施为。上到将军下到百夫长都必须明确,不准任何人问及俘虏关于国家以及出生地等方面的问题。
有敢枉论非议此事者,立斩!
关于秦昭王下发的这道命令,不单是吕子想不明白,就是各作战部队的首长都是百思不得其解。打仗就是打仗,为何还要遮遮掩掩的打!?若是抓住俘虏,消息早晚都会走漏的!就算兵卒们开始不清楚,随着抓获的俘虏越来越多,事实的真相根本无法保密!
此时的上党地区到处开花,一直没有被攻克的赵军西壁垒也主动出兵御敌。刚刚上任的白起还没正式完成交接,甚至连秦军在上党如何部署的都不是十分清楚。正准备先开个战前碰头会议,就收到各部遭到赵军猛烈攻击的消息。
处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如何能即刻对敌开战!?白起忙传令各部相互交替掩护后撤,争取不被赵军团团包围。关于辎重方面可酌情处理,必要时直接选择放弃。
各军团边打边撤,直到兵退至丹水河防线稍稍稳住阵脚。随着安全撤出的部队陆续将损失情况上报,十几万的人马就这么凭空消失不见了。看到结果的白起差点跳脚骂娘,却也知于事无补。
战时突然更换主帅,各部的指挥官都是要赶来报个道的。当有将军询问武安君白起该如何执行大王的那道命令时,当即通知各军主将不准受降!
没有俘虏,秦军军卒们就没机会接触到秘密。不管众将怎么去想,就目前而言恐怕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再加上秦军有以人头论功行赏的老传统,众位将军也就都没有再反对此决定。
得知在丹水河稳住阵脚的秦昭王随即决定返回河内,那里将是我大秦最后一支生力军的组建地。那里将是决定秦国的死生之地,成败也就在此一举!
得到消息的吕子连忙找到秦昭王,表示愿意跟随大王出征杀敌。至于此时的野王城,希望能找人替换他的守土之责。秦昭王却表示你在这守卫的好好的,干嘛要换将!?
君令一出便再无反复,吕子只好率领将军团队送秦昭王出城。在城外的十里街亭泪别之时,当他看到那些稚嫩的脸庞时便对此战能否胜利充满了怀疑。人家诸侯国此次派出的作战部队必然都是经过战火千锤百炼的精锐之旅,而我军却已经把十几岁的男丁都拿来充数!
“大王!您老一定要安安全全的啊,微臣在城中每天都会为您祈福的。大王必胜!秦军必胜!”
闻听此言,秦昭王不置可否微微一笑。他怎能不知吕子此刻的想法,伸手拍拍他的这位爱将的肩头。
“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们还就让他们打!本王现在倒要看看!到底是他们的联合国军厉害,还是我大秦的将士威武!你的这个位置可不轻啊,千万别让我这个老头子饿了肚子喔!”
第356章 秦国上将()
吕子正要表示关于人在城在的话题,就见秦昭王摇头示意没必要赌咒发誓。这人没必要动不动就立什么誓言,若是懂得一心一意,即使没有只字片语都会一直坚持走下去。可要是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立下的誓言又能有什么用!?
“本王相信你!就象相信我自己一样!”
当秦昭王的背影消失在远方,这句话仍然在耳边回荡。吕子遥望着那个位置,心底却能感觉有一丝惆怅在回荡。再次的别离总会让人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旅程吧。在聚聚散散中,渐渐的老去。
自打秦昭王来到野王城,小雨儿都躲得远远的。此时见国君远去,这才偷偷从兵队中挤出来朝吕子望得方向看过去。那个方向除了前行的队伍,早已看不到秦王的身影。
李信将一件长袍披在吕子的肩头,小声提醒道:“将军!咱们该回城了!”
。。。。。。
白起秘密进驻上党的消息并未传出去,这是因为他正好赶上秦军出现大规模兵败。将军找不到自己的部队,部队找不到所属官长。俗话有云,兵败如山倒。
秦军饶是有主帅的撤退计划,也由于传令兵无法保证及时将命令传递到位而出现偏差。其中也有没收到消息的兵团并未按令撤退,等他们发现两翼出现问题时,后路已经被赵军彻底封堵住也已经走不脱。如果说当初的赵军也是这样的,那么秦军也开始去切身体会一把。
武安君白起何尝不清楚这种情况,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军对敌作战,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阵脚。不论是以快打快还是长途奔袭,阵脚稳固就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主帅与各部队的书信命令往来及时。这就象是一棵大树的根基,遭遇到狂风暴雨都能挺住。
通讯延迟是每一位将军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也是让人倍感无奈的问题。白起审时度势,决定不管各兵团有没有收到撤退命令都要以丹水河防线为底线。各军团都负有传递讯息的任务,碰到就要相互通气并明确防线究竟在哪。
此时的战端一开,优劣形势立显。一个有意一个无意,没有准备的一方能及时寻求稳固已属不易。所谓的阵地疆域,在战时并不能用暂时看长远。白起更不是那种只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之人,暂时的退却只是为掌握更大的主动。作战双方,谁能最终掌握主动,谁就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至于剩下的,就是去迎接胜利吧!
当他及时赶到秦军设立在丹水河上的防线时,这才知道结果要比开始想象的还要糟。很多部队都没有及时撤回,甚至都失去联系。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失联的军团被赵军全歼,更多的恐怕都是被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