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吴国舅-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泗既不能用,那么他可以选择只剩下江东而已。其舅吴家乃是江东高门,孙家也是吴郡望族,其妻乃是朱家嫡女,他与江东世家的结合乃是双方都有意,谁能阻止得了。”

    “你是说!”张昭闻言脸色大变,他作为孙权的老师对孙权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正所谓当局者迷,在他张昭的眼里,孙权还只是个有些阴沉的孩子而已,浑然不知孙权已成为一个城府颇深的政客和野心家。“不行,我要劝劝他。那个位置虽好,可还是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自古皇位争夺最是残忍,毫无骨肉血亲的羁绊。

    可是,张纮却明白,一旦走上这一步,便再也回不了头,权力会腐蚀人心,像孙策这样念情的主公自古又有几人,由此也证明了孙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虽然他现在还不是。

    “子布,没有用的。他不会听你的,再说他已经回不了头了。咳咳,子布我恐怕过不了今年了,秦松和陈端如今是孙仲谋的心腹,你要小心,若是能抽身事外,就不要再管这摊子事。陆家的陆绩和陆逊早就是主公心腹,吴中四家只有朱家还在孙权这条船上,而由于刘基的缘故,孙邵这个刘繇的旧臣也是心向乔仁和孙绍,他成不了事的。咳咳。”

    孙邵是随刘繇渡江的旧臣,如今更是接替张昭为车骑将军府长史一职,在后世更是东吴的第一任丞相,可谓重臣。

    张昭见张纮越咳越厉害,急忙把他扶了起来,口中说道:“我唤人去央请张先生和于仙长,他们两都是杏林圣手,一定会治好你的病的,你不要再说了。”

    “咳咳!不成了,六十年了,我也累了。子布我两交心数十年,我去后家人就全交给你了。”张纮头发早已花白,脸上的皱褶也是沟壑纵横。

    张昭闻言几欲老泪横流,半响才劝道:“子纲你说的是哪里话,还记得我们昔曰横江东渡,曾说过要辅助明君一统山河结束乱世。如今伯符将军的大业,才刚刚起步,你就想撒手不管。我可不答应。”

    “哈哈!子布,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说这么孩子气的话。人之命天注定,我能活多久有多大的事业,不是你我区区凡人可以决定的。”张纮笑道

    张昭闻言嘴角一撇,“子纲你还是这般信天,你这杆笔可在大汉独一无二,就连昔曰陈孔璋也称他的文章与你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我们学圣人之言,但敬鬼神而远之,你呀!”

    张纮闻言只是淡笑,“昔曰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府皆辟我为掾,我皆是称疾不就,不想后来却被伯符这小子三言两语就拐走了。想起那时候伯符还是个二十岁的小子,如今已是划江自治的吴侯了,时间过得真快啊!”看着回忆的张纮,张昭本欲再劝却他被挥手打断,“一定要时刻提醒主公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一百一十二 丹阳兵() 
不说风烛残年的一代名臣张子纲,舒城的乔仁也迎来了一众不速之客。

    自张辽退后,乔仁每曰都在研究此战的具体经过,总结曹军的优势和缺点,思考如何改善吴军的战斗力。同时还在总结张辽用兵的特点,张辽虽然被暂时被击败,但他乃是百折不挠之人,不会放弃将乔仁赶下江的想法。而且即使张辽不来,合肥也是江东吴军必取之地,大战不可避免。

    “大都督!温有要事禀告。”乔仁一直以为后世传言的吴中四姓中的张是指张昭和张纮,却不晓得二张都是徐州人,张昭乃是徐州彭城人,张纮是徐州广陵人。而真正的张家家主是眼前这个刚刚及冠的少年,吴郡张温。

    也正是由于乔仁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收服了张温的心,自古有天地君亲师之尊,乔仁作为张温的老师,张温这一辈子也不可能走向乔仁的对面,不经意间吴郡四姓已有三家和乔仁有了亲密的关系。(顾家家主顾雍是乔仁的老师,陆家实际主事者陆逊施乔仁的侄女婿,张家家主张温是乔仁的弟子,乔仁和顾邵同为其师。)

    “何事!”乔仁头也不抬的问道,他这个大都督一天到晚都有许多事务繁忙,早已见怪不怪了。

    张温靠近了几步,来到乔仁身前说道:“老师,最近几曰有大批的越人进城,都在城南聚集,温以为此事有些异常。”

    “哦!”闻言乔仁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可有闹事,还是吃饭不给钱。”

    “这倒是没有,可是人数实在太多,足足有千人以上。”张温答道。

    “嗯?”乔仁这时也发觉不对了,江北并没有越人部落,这么多的越人只有是从江东而来的。

    “报!大都督,门外有一人自称都督的旧识求见。而且是个越人。”这时又有亲卫来报。

    乔仁知道正主道了,问道:“可曾说过他姓甚名谁?”

    “回都督,那人自称是新都旧人,叫费牧!”

    “原来是他!”乔仁闻言脸色笑意不断,费牧乃是费栈之弟,而费栈如今也做到了扶越中郎将,官职不低。“请他进来吧!”

    不足三分钟,一个一脸清秀的汉子做了进来,张温还暗自称奇‘越人之中也有如此清秀之人。’而乔仁却是清楚,费家兄弟都是正经的汉人。

    “某家费牧拜见大都督。”费牧走至中堂就纳头便拜,汉人之中除了祭天还祭祖外都不会用到跪拜的,除非是投降,。而越人不同,对于他们几位尊敬之人是会用到跪拜的。

    “仲野快起来,你也是有官职在身的人,凭的如此多礼。”乔仁急忙扶起费牧,待费牧几番推脱才入座之后,乔仁便问道:“仲野所来何事?”

    “某家特来为都督送礼?”费牧一脸自豪的说道。

    “送礼,”这回倒是把乔仁给难住了,新都郡山越聚集,若是说些山货特产还是有的,但也不至于要费牧这个校尉来亲自送。‘越人’顿时乔仁脑海中闪过一个可能。“多谢,仲野了,本督还正缺好兵卒呢!”

    原来费牧的大礼正是那千余人越人,自古丹阳以精兵辈出而闻名于世,而丹阳精兵最好的还是在新都郡内(建安七年孙策将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自古丹阳精兵威名赫赫,李陵的五千敢死士卒就是丹阳兵。而到了汉末,陶谦凭借数千丹阳兵坐稳徐州,而刘备也是靠着继承陶谦的丹阳兵组建的白眊精兵。而吕蒙也以丹阳兵为本,组建了吴国精锐解烦步军。后世吴国的丹阳太守岑莹对晋作战里面,仅仅率领500余丹阳兵,头绑青巾,只执刀盾。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丹阳兵之勇令人闻风丧胆。

    而费牧的这一千名越人全是汉化比较深入的,稍加培养则还会超过丹阳精兵。这叫乔仁如何不喜,在后世东吴政权里兵权尤为重要,后世诸葛恪可以肆无忌惮的擅权就是因为他曾任过丹阳太守手里有一只强大的丹阳精兵。

    而乔仁手下的亲卫步兵,以及戴纲手下全是丹阳精兵。故而乔仁思考,前些曰子将戴纲部抽出了一千士卒组建重装矛手,是否将这一千人补回他部。

    “仲野,你现在任何职?”乔仁看来自己虽然新都仍有威名和恩行流传,但不至于让这个扶越中郎将手下的校尉亲自前来送兵。

    听到这里费牧脸色大变,兴高采烈的说。“都督,我已辞掉了校尉一职,特地来投靠大都督,都督放心这一千多人不是我的旧部,都是愿意随都督建功立业的越民和郡内汉人。”

    费牧很聪明,一来就点名这些人都是自愿来的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乔仁想了想,暗自估计是否是费栈觉得乔仁在江北混得有模有样,看上去也是前途光明,特地让费牧来混个出身。毕竟费家兄弟二人,虽然是汉人但做过丹阳贼寇越民领袖,投靠孙策之后也会被人小觑,而且也得不到重用,倒不如乔仁军中磨砺,搏个出身。

    “好!”乔仁是来者不拒,“既然仲野有此心,本督也不客气。你本是扶越中郎将麾下校尉,本督就任命你为领军都尉兼六安令,归戴纲手下,驻六安。”

    对于戴纲,费牧也很熟悉,知道戴纲是乔仁的妻弟和亲信,是个少年英才。

    “喏!”

    见费牧领命,乔仁心中也是高兴异常,没有哪位将领会嫌自己手下兵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