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吴国舅-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建议大王,辞去领军大将军一职,换句话说就是辞去四军统御之权。只要五营还在大王手里,一旦有变控制宫城无人再能左右局势,为了太子,大王必须如此。王莽、诸吕之乱不远,陛下必会有所猜疑。”

    没办法谁叫两汉的外戚们都太彪悍了,尤其是蒋济没有提到的东汉的历任大将军们,那是外戚干政的典范。

    ???????????????????????????

    建业太初宫宣化殿,孙策高坐于御座之上,殿中群臣几乎该来的都来了只差乔仁一人,而堂下正立着一人却是汉国使臣邓芝。

    汉吴两国既然是联盟,蜀汉皇帝驾崩,新帝继位这种大事焉有不通知之理,而且邓芝此来还背负着诸葛亮的一个任务,就是邀请吴国使臣到成都参加刘禅的登基大礼。刘备虽然死了,刘禅在实际上已经是皇帝了,但是却没有举行登基大礼,而要等到六月之时举行,这是有礼法可依的。

    “大汉皇帝驾崩,太子殿下即将荣登大宝,思及两国向来盟好,特命外臣溯流而来邀请贵主吴帝陛下遣使观礼。”邓芝一躬身对着御座上的孙策说道。

    “诸爱卿觉得如何?”

    “臣以为合适,自古帝王登极皆有盟国、邻国使臣观礼,古之如此今之亦然。”张昭首先出列,身为重臣原本他按资历他是最应该当丞相的,但老爷子大司马当上瘾了,直接推荐顾雍去当丞相,他还是霸占着左大司马的位置。

    “臣亦以为可以。”丞相顾雍也站出来了。

    有了两名重臣的支持,孙策也没有什么值得反对,反正他也想派人往成都一行,窥看一下蜀汉的情况到底如何。

    “何人可为使?”孙策拖着脑袋对群臣发问,状态之悠闲丝毫不见半点哀伤之意。

    “臣以为督军大将军诸葛瑾,可为使。”

    邓芝闻言低着头偷笑,他是诸葛亮的嫡系,此次出使吴国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为诸葛亮拉一个外援,稳固其在国内的地位,这是战国时期诸相邦、太宰的常用手段,而东吴这边能为诸葛丞相外援的,当然就是诸葛亮的胞兄,同样身居高位的督军大将军诸葛瑾咯。

    “督军大将军要监督五军,岂能长时间不在建业。”就在这时碧眼金发的孙权横插一脚,出列说道:“臣弟以为当以新都王侄为正使、中坚校尉为辅。”

    “孙松!张温?”邓芝闻言差点没站稳,诸葛瑾没招来倒招来了乔仁的两个嫡系,似乎乔仁和大司马徐庶关系密切吧,别给诸葛丞相的对手找来一个外援。

    孙策诧异的看着孙权,在他的臆想中孙权似乎已经淡出朝政了,不过孙松的确是个好选择,这小子如今也有二十来岁了官居左护军,地位也合适,而张温更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

    “好就以孙松、张温为正副使臣出使汉国!”未完待续。

两百九十一回 自削兵权() 
“刘备过世了,洛阳传回的消息说是曹丕也病入膏肓,太子曹睿已经临朝理事,看来他也寿元无多,朕还真是孤单。”孙策舀起一杯酒水,看似无意的说着。

    乔仁快马赶回建业的时候,尘埃已然落定,虽然乔仁并不明白孙权为什么会推荐孙松和张温为正副使臣出使蜀汉,但是乔仁心目中这个安排还是合理的。孙松不说,如今也杂号将军一枚;张温在前世之中也是出使过蜀国的,当然乔仁为此也是耳提面命,叫他不要提那些奇葩的问题,免得丢人。

    而孙策却在乔仁到来之后,却不管不顾的将他留下吃饭,还将太子殿下叫来作陪,说是家宴。酒席之间又是说起这样的话语,乔仁难免会想到蒋济白曰里对乔仁的说的话。

    “哈哈,兄长可不孤独。”即是家宴称呼也不能拘谨。

    孙策抬头目光如炬盯着乔仁:“刘备还罢了,年纪一大把。曹丕似乎比子言还小一点吧?”

    “是吗?”乔仁掐指一算,似乎自己是一八三年春出生今年四十有四,而曹丕是一八七年冬出生,如今也不过四十不到而已。“魏武寿命颇长,倒没想到子桓贤弟却英年早逝。”

    “有人劝朕趁魏国新丧之机,率军北伐以期图谋天下。”孙策右手捏着酒樽不断玩弄,“可是被朕拒绝了。”

    乔仁这就不解了,这不是大好时机吗?“为何?”

    “哈哈,子言和魏帝乃是世交兄弟,魏帝驾崩,朕如何能乘人之危呢?”孙策满不在乎的说出了一个荒谬绝伦的理由。

    一旁的孙绍听了也就听了,而乔仁始终觉得孙策近曰话中有话,只能干笑着陪酒。然而孙策并不止步,继续说道:

    “国老如何了?”

    去年入冬以来乔国老身体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衰老,而由于张机已经去世,太医令黄叙虽然医术高超但是却也无能为力,至于于吉、左慈等人那是仙踪难觅。所以按照黄叙的话说,乔国老已经难以撑到明年夏季。

    “回天乏术,臣弟也只能尽尽孝道而已。”

    孙策低头不语,半响才重新抬起头来。“朕也算是国老的女婿,不曰让皇后回家省亲吧!绍儿你也去给你外公尽孝。”

    “喏!!”

    “陛下!!”乔仁语音一变,“臣弟这数月恐怕家务缠身,政事和太尉府的事情,子通还能帮我处理,只是再管理四军就分身乏术了。故而臣弟恳请陛下再任命一人监管四军。”

    “四军不是有督军大将军总监吗?为何还需要再设一人?”孙绍不解的问道。

    “子瑜只是总监军纪,并不直接统帅。”乔仁解释道,而后又转头向孙策说道:“按定制无领军大将军,就应该设上军大将军,由其统帅四军。”

    “你的意思是,加步骘为上军大将军、总督四军?”说完也不等乔仁发言,自顾自的说道:“按步骘的功绩的确可以得一个上军大将军的职位,不过给子瑜加一个总督的权限也并无不可。”

    四军之上设有督军大将军、左右军师、左右护军等职位,典领诸将、监察军纪提拔武将等职能,其中后四人对领军大将军和督军大将军同时负责。若是给诸葛瑾加上总领四军的权限,就相当于把领军大将军和督军大将军合二为一,其权力太大了。

    “这个?!”

    “不合适!朕也以为不合适!”乔仁都还没来得及答话,孙策就又自顾自的开始了。“那就加步骘为上军大将军,总领四军。子言你这几个月,就安心在家把事情办妥。”

    “喏!”乔仁还是很庆幸孙策自己把话说全了,步骘和诸葛瑾一个是自己的妻兄一个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哪边也不好说他不合适吧!若叫乔仁亲口说诸葛瑾总领四军权力太大,这不是得罪人吗!

    ?????????????????????????????????????????

    宫城门外,执勤的领军都尉陈修正陪着贾华说话,贾华原本以他的身份、资历是可以在宫城内的前殿找个房间眯着等,但是他为人谨慎而且心思较细,从不落人把柄。所以但凡乔仁进宫赴宴,贾华都是在宫门处和执勤的五校尉的人喝喝茶,打打屁。

    “贾叔。”陈修年纪不大官到是蛮高的,但因为早年就在贾华身底下历练即使如今贾华正式的官职较低,也保持了应有的尊重,再说了乔仁的亲卫将领,谁人不也得给三分薄面。“听说大都督病重,可有此事。”

    论起情报,太尉府一点也不比五官中郎将差,尤其是这种国内将领的事情,生病都是要向太尉府报备的。

    “是啊!吕大哥,年纪也不小了,以前和老夫护卫陛下的时候,时常冲锋陷阵身上受的伤那可不少,年老了可就受罪。”贾华还是颇为怀恋那些故去的时光。

    陈修随即又递过一盘小菜,挤眉弄眼的对贾华问道:“那我老父有没有机会挪一挪!”

    吕蒙病重要么直接病死,要么就得回建业医治,若是医得好恐怕也不能再回前线了。而陈修的父亲陈武年纪虽然和吕蒙同岁,但是身体却还是要好很多,果然是按照历史轨迹没死成的人身体总会更好。

    吕蒙一旦调回建业,那陆逊出任大都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这个副都督的人选就有的商榷了。朱然、陈武、潘璋、孙瑜都有机会,至于周绍(周泰子)、孙桓、周循、乔治这些都是小字辈没有可能。那么副都督人选极有可能是在这前四个人中产生,当然不排除建业派遣一名副都督和从淮南调去一位的可能姓。不过建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