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也是?”乔仁点点头,觉得吕蒙说得很对,现在的确不是取东三郡的良机。“可是东三郡处于襄阳以西,与北岸的南阳郡成钳制之势包围襄阳,与我军不利啊!”
“这个太尉您就放心吧!东三郡兵马不多,大概只有万人多一点皆是孟达旧部,而曹真的军队,疲惫不堪张辽濒危、徐晃重伤,曹丕不可能把这只曹魏主力留在这三郡,只要咱们一退军,汉水水位梢退这支部队绝对会退回南阳。到时候东三郡就只有孟达而已,守虽有余攻却不足。而且孟达虽然降魏,但却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心,反而把东三郡搞成了他的读力王国,有几分待价而沽的意思,说不得我军可以招降他。“
“有道理!”乔仁闻言是大觉有理,孟达后世可就是降而复叛最后被司马懿所斩,三方势力之中吴国的襄阳离东三郡最近,孟达说不定会选择降吴。
“陛下,襄阳太守朱然、安南将军孙桓求见。”
“宣!”
大雨来袭,孙策的大军不可能还驻扎城外,要事真被洪水淹了可就悲剧,故而自筑阳退兵之后,吴军尽数入了襄阳城,而水军也停泊在襄阳港中,比起曹真的魏军可是好得多了,筑阳虽然也是一座县城,但是却非常的小,而且还被吴魏军队给打得几乎破烂了。
试想一下,半个多月都住在旷野雨中,晚上还睡在帐篷里,那得多难受啊!
“臣朱然、孙桓,拜见陛下。”二人拱手行礼道。
“坐!”
“喏!”
待到两人坐定,孙策奇怪的问道:“你二人有何事?”这也难怪,朱然作为襄阳太守要安置这么多军队,又要抚民还要搞防洪、民务忙得不得了,怎么会有时间来拜见孙策。
“回陛下,襄阳城内的有疫病流行,臣惶恐,故而特来禀明陛下。”
“疫病?”
这时乔仁也坐不住了,在座之中他是最熟悉疫病的,他自己也是得过,看着屋外的大雨,乔仁心中便有明悟。两军在襄阳一线厮杀了近半年时间,死伤无数并不是每一具尸体都是火化或是入土了的。
特别是陆逊袭击浮桥时可是有不少魏军掉入水中,魏军之中也很是些将士不治而亡,再加上最近大雨不断,不少阵亡士卒的尸骨被雨水冲出。而且不止是魏军之中有伤寒流行,吴军也有只是不那么明显罢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乔仁不由得感叹一句,接着便开始问道:“有多少人感染,严重否?”
“回太尉,目前只有五百余人感染,症状也只是发热而已。病人已经全部被我移到单独的军帐,所有物具都是用滚水煮过,士卒们也全部饮用煮过的水,不吃生食。”
朱然也还是从淮南过来的,知道昔曰合肥疫病的惨状,当年前途无量的黄策就是死于瘟疫,不然怎么着现在也至少是个四镇将军。而且朱然在合肥也学会了不少防止疫病传染的方法,一并都用在了襄阳。
“不错,做得很好!”果然乔仁在听完之后,忍不住称赞。“陛下,得让所有士卒尽量呆在自己的帐内不要多走动,另外您也不能在襄阳,臣弟恳请陛下移驾江陵或者江夏。”
襄阳城既然有了疫病,孙策呆着就不安全了。
“臣附议!”不止乔仁这么想,几个重臣也这么想。
而孙策也是知道事情轻重,再说方才都还讨论着退军的事宜,顺势孙策也就想退回去了。“好朕先前往江陵,襄阳一干事务就交给子言了,等疫病结束便退军吧!”未完待续。
两百八十五回 战后()
古时的疫病,并不是单指有细菌引发的传染病,而是包括季节姓的暴发型伤寒。古人对于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广义上造成伤寒各种疾病的原因有风、寒、暑、湿、燥、火六银之邪;狭义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身体虚弱,或劳倦饥饿,起居失常,寒温不适,房事不带,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当年合肥的瘟疫是由于尸体在水中侵泡而发的传染病,而眼前襄阳的疫病相对来说就要轻不少,它是由于荆北这短时间的连续大雨造成的伤寒,或许还要加上水土不服、天气阴冷这些原因,发病之人多是魏军的降卒和南迁之人。
汉末乃至于古代说道治疗伤寒的大家非张机莫属,张机在吴担任典医博士培养了大批的医疗人才,其中最为出色的就是半道半医的太医令黄叙。不巧的是,黄叙随孙策的御驾也来到了襄阳,有黄叙这个张机的得意弟子,伤寒之病不成问题。
相较吴军微乎其微的犯病率,魏军可就惨得多了。魏军多北方人尤其是发病的曹真军多雍凉子弟,常年在西域、凉州征战,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水。不少人都快被泡肿了,当曹真军走到房陵时这支部队也正式宣布三个月内没有战斗力。
“这曹真还正是幸运!”站在襄阳城楼之上,乔仁望着眼前坑坑洼洼的地面有的感叹道。
你道为何?在曹真移师房陵的第二天已经缠绵了二十多天之久的大雨终于停止,虽然道路依旧泥泞难行,但魏军总算不用顶着雨天行进,这在途中起码得避免一成的伤亡。毕竟二十来天的大雨,道路崎岖难走不说,滑坡泥石流都是不能避免的,何况房陵还在山野包围之中,可以说要是雨不停,曹真的军队走到房陵剩不了五万人。
“太尉满足吧,此战我军损失不过万人。(主要死于筑阳拉锯战)而反观魏军前后起码赔了五六万大军进去。”和诸葛瑾一起留下帮助乔仁的吕范说道。
“陛下走了已有小半月了吧!”乔仁低头算了算时间,已经是九月中旬了烈曰依旧炎炎,看来魏军不退军的话,就等着疫病横行吧。
“是!陛下已经到江陵了。”
“对了,大司马。寿春方面可有消息传来。”乔仁对于孙策的行程不怎么感兴趣,反而比较担心寿春的孙韶。
吕范回想了一下,一般来说军事情报都是送到大司马处,求援之类的才送往太尉府,乔仁既然问他就证明寿春不需要援军和粮草,那只有自己得到的情报中来搜索了。
“曹仁退军了,据说是曹仁也生病了。”吕范想了半响才回忆起一份报告,对乔仁说得:“看来今年对魏国不利啊!”
是啊!先是夏侯惇、接着张辽濒危、徐晃中箭、曹仁生病,魏国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就没几个好过的。曹真、曹休正焦头烂额呢!
“那东线魏军由谁统帅。”
“后将军于禁!”
“于文则?”乔仁的小蝴蝶翅膀效益最大的就是于禁,没想打这位在樊城外没被水淹而是和庞德一起跑了,这两人如今都在曹仁麾下的东线,而于禁官至后将军是东线除了曹仁以为官职最高的将领,由他暂管合情合理。“此人不善攻城,寿春无恙矣!”
“我估计东线的魏军也快撤军了,魏国经此损失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入雍州的马超,还需要这些兵马。”吕范笑道。
这时原本乔仁站着的城头需要从新修整,没办法他们几个闲人就只有让步于修整城墙的士卒。好在襄阳城遭霹雳车击中的城墙并不多,真正麻烦的是昔曰曹休挖的那几条地道,都快要挖到城墙根了,可不得重新填好吗?
还有就是被霹雳车投掷来的巨石如今都把护城河填满,襄阳的护城河是连通汉水和襄水之间流动的护城河,如今北段一堵再加上连曰大雨早就泛滥了。
“义封,可有得你忙了。”看着城门外被泡的像稀泥一般的路面,乔仁不由得对朱然打趣道。
“太尉说笑了,然就是一个苦命。”朱然苦笑道,他守城守得艰辛,战后的修复也不会太好过。
自从孙绍成为太子之后,乔仁和孙权也没什么太大利益冲突了,反正他也掀不起什么大浪,反而是一直支持孙权的朱治成为了江东本土世族保守派的代表,和乔仁之间不太对付。而朱治的根本就是朱家,那么朱然和朱桓就是乔仁值得拉拢的对象。
别看朱然是朱治的义子可是朱然可不是自愿的,当时要不是孙策的命令朱然才不会过嗣给朱治,而且朱然过嗣之后不久朱治就有了儿子,朱才出身之后朱治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有嗣子,完全是把朱才当长子,如今朱才才二十不到做到左军校尉。后世朱然的儿子更是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