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吴国舅-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典军中骑兵也不过两百多人,不成建制只能用来压阵,而被点到名的两位校尉也只好招呼手下,往城门冲去。

    一步、两步、三步···已进入弓箭范围,已进入滚木、金水的的攻击范围。看着毫无反应的城墙,曹军士卒气势大涨。

    “杀!!!”

    李超暴喊一声,身先士卒冲在了最前面。身后一千士卒,也加快了步伐,往城门洞中冲去。就在大军一半冲入城中的时候,期待已久的箭雨从城墙上落下。

    唰!城楼上不知何时已站满了士卒,看样子起码在五百以上。哐的一声,冲锋在前的李超手中挥舞的环首刀,被一把硕长的刀身击成了两段。

    “杀!”这时城内突然冒出了六百余吴军士卒,都是穿着昂贵的扎甲,手持一面盾牌头裹青色布带,手中同样拿着一把从未见过的战刀。虽然人数只有六百,却嚎叫着向两千人的曹军发起了冲锋。

    为首一人做同样的衣着打扮,但武艺高强,并没有执盾,而是双手持刀,横辟竖斩,将无数曹军劈成了两半。

    “贼子休要猖狂。”跟进的段宇还以为戴纲只是个普通的士卒,提着环首刀就杀了上去。

    呯的一声脆响,紧接着就是刀刃入肉的沉闷声。而那位段宇,环首刀已断做两半,胸口一条狭长的伤口,触目惊心,依稀可以看见跳动的心脏,他面带惊恐的神色,捂着不断冒血的伤口,躺在了一片白色之中。

    “杀!”

    六百使用苗刀的丹阳越人,简直势不可挡。如一股血色的洪流,带起无数的头颅和肢体。“上桥。”在将两千曹军缠住之后,戴纲大吼一声。

    城楼上的士卒听到命令,急忙去转动机关将吊桥拉起。不远处的李典却在箭雨的打击下,无法救援,只能颓然的哀叹一声,“中计了。”

    面对已经收起吊桥的六安,城外的李典神色凶恶,但却无计可施,只能黯然的听见城内传来的惨叫。

    不得不说,经过四个多月的训练,戴纲手下兵马终于担得起丹阳精兵的称谓,仅六百人就敢悍不畏死的朝两千人的曹军发起冲锋。城门并没有关上,大批的曹军被挤出了城,争先恐后的往护城河里跳。

    可惜城上的弓弩手并没有给他们机会,逃出城的曹军不一会就被一一射杀。看着人数越来越少的曹军,李典怒火攻心,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快撤!”

    主将都晕了,不撤又能干嘛呢!

    经过半个时辰的扫荡,城内的曹军无一幸免的被全部斩杀,所有的头颅都被吴军收集起来,在城外堆砌成了京观。

    “将军,李典已经撤军了。”费牧还不知道李典已经昏死了过去,尚且以为撤军的命令还是李典下达的。

    此时的戴纲身上血迹斑斑,全是曹军士卒的,到现在已经逐渐凝结。不过戴纲累得都不想起身了,那还会管这些。剩下的丹阳兵没死的也没有一个能够站得稳的,一个个都是毫无形象的倒在血泊里。

    没等到戴纲回话的费牧仔细一看,才发现戴纲已经在用一具无头的尸体当做枕头,睡着了。当下,只好苦笑一声,“来人把他们都清洗干净,抬回去休息。”

    ;

一百二十一回 庐江上甲() 
大汉建安十七年,身处建业的乔仁得到了两个消息。也许是天意弄人,但凡是两个消息,总会有一好一坏之别。

    好的消息是,驻军六安的戴纲击退了来犯的李典六千大军,斩首一千三百余。具体战事被孙策得知后,当堂大赞戴纲有勇有谋,并加封其为威北中郎将,封亭侯。

    坏的消息是,渭南之战已经以曹艹的胜利而告结束。曹艹利用离间计成功分化了关西军阀的两大首领马超和韩遂。一举歼灭了盘旋陇右数十载的关西游寇的主力。韩遂、马超率残军仓惶西逃跑到了凉州,杨秋奔安定而去。曹艹自留下了夏侯渊为征西将军屯军陇右,自己还驻邺城,许都的朝廷赐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腾出手来的曹艹,恐怕不会再放任乔仁在江北耀武扬威了。而且永远都是祸不单行,在大家都以为严寒曹军不会进军的时候,合肥和南阳的曹军,先后出动李典和文聘都率着六千士卒南下,不同的是李典为戴纲所败,而文聘却是击败吴军重新占据了江夏北部最北边的两个县。

    百般无奈,乔仁只好放下娇妻幼子,带着孙策给的五千士卒北上庐江。

    而这五千人的将领,刚好正是黄忠。自魏延来建业之后,几经考察,被孙策评为有独领一军之才,任命为中军右部督偏将军,与太史慈共掌中军三万人,作为周瑜的下属。而原本的右部督黄忠,年龄渐大,但建功立业的心依旧火热,数次向孙策进言,想要调到江北前线去,许是孙策听得烦了,居然任命他为扬武将军率军五千归乔仁节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黄忠就是这样一个老而弥坚的将领,作为从军三十多年的老将,或许他没有什么奇谋妙计但却胜在踏实,无论是军阵、练兵还是攻城陷阵都是一等一的大将。而乔仁正也为无人对付张辽的事发愁,黄忠的到来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乔仁来时只有贾华、孙朗和几十个亲卫相配,回庐江的时候确实跟着一大票人。不仅多了个黄忠还多了个伍循。

    伍循苦心读书五年,虽说没有他先祖的智略,但也算是小有成就,更兼他本身就武艺高强,倒也算是个文武双全之人,正好被乔仁任命为都尉。

    “大都督这是犬子炼制的养神丹药,还望笑纳。”黄忠有些不好意思的从怀中掏出一个药葫芦。

    “丹药?”这可把乔仁给搞糊涂了,黄叙什么时候练起丹药来了,“黄世兄所炼?”

    闻言老黄忠越发的不好意思起来,勉强说道:“叙儿自幼多病,虽然被于吉仙长治好,但仍旧体弱,老夫的武艺是继承不了了,而且年纪见长文事又不通,无奈某只好让他跟着张老哥和于仙长学习岐黄之术。这不,臭小子用草木药理按照道家的炼丹术,炼出了一些养神丹,特意要老夫送于都督。”

    “哦!不想黄世兄还成了大夫了。”乔仁闻言一把接过丹药,既然是张机认同的丹药,肯定就是没问题。

    “都督!据说合肥守将张辽武艺高强,真有此事?”黄忠说道武艺上的门道,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乔仁也是感慨道:“的确,去岁黄策将军、宋谦将军和韶儿三人力战张辽,都奈何不了他。不过,如今黄将军一来,仁就不怕他张文远了。”

    “将军过奖了,既然这张辽如此厉害,老夫正想见识见识。”老黄忠是吴军的高手打腻味了,想来点新鲜的。

    “大都督,舒城到了。”乔仁一提马缰,放眼望去,正见到一座巨大的城池出现在眼前,正是舒城,而之前忙着跟黄忠聊天反而没有注意到。

    “众军入城。”

    乔仁入城之后,并没有时间歇息,而是忙着接收庐江的事务,听留守的将领、官员回报。舒城的议事厅,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这么热闹了。

    不仅原本留守的文武一个不少,就连六安的戴纲、阳泉的朱桓以及皖城的孙皎也是全部到场。乔仁一身洁白的貂皮大氅,站在地图面前不断画着什么。

    “大都督人已到齐。”长史刘基小声的提醒乔仁。

    乔仁这才转身过来,环视众人,缓缓的说道:“本都督得主公许可,准备分庐江郡西北5个县置安丰郡,治安风县。以孙皎为安丰太守,加都护前将军,率军两千守安丰,可自行招募士卒,但人数不可超过八千。”

    孙皎到庐江还没有多久,就升官了,内心自是喜悦无比,即刻出列唱一个诺,领了太守的官印文书退下。

    “另,留都尉伍循镇守皖城,兵马自募。”

    “喏!”

    “主公有令,加封戴纲为威北中郎将,继续领军三千驻守六安。阳泉朱桓可再募兵一千。”

    “喏!”

    “这位是扬武将军黄忠,今后与孙韶将军一同驻扎城外大营。”乔仁一指旁边沉默不言,一头银发的黄忠。

    黄忠众人都是见过,自是不需要乔仁再做介绍。

    “诸位将军,主公命我等大军三万余众驻扎江北,并不是为了徒耗粮秣而已,本督希望诸位将军,勤修甲戈,加固城防。随时防备合肥曹军,同时监视北面一举一动。另外主公还任命公孙阳为江西都督建立江西大营,防备历阳守军。”

    “喏!”

    “对了。”乔仁从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