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有多少时间攻打鬼方?”李风云自问自答,“落马城距离鬼方五百余里,奚族大军日夜兼程而回,最多三天,再加上鬼方急报阿会正的时间,满打满算四天。而安州首府方城,也就是现在奚王府所在,距离鬼方大约三百里,奚族留守军队都在方城,他们接到鬼方求援后,北上增援的时间最多只要两天。我们距离鬼方两百余里,一切顺利的话,两天后我们就可以攻打鬼方,还能抢在奚王府留守军队增援之前攻打鬼方。也就是说,我们攻打鬼方的时间非常少,即便我们围城打援,在最短时间内击败了奚王府的留守军队,真正威胁我们的敌人只有奚王阿会正,但接下来给我们攻城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两天而夏侯哲总管攻打松山要隘的时间就更少,最多只有一天。当然,实际攻击时间也有可能比我们预计得多,但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因为安州现在是奚族的家园,奚人为了保护家园必定不惜代价,任何不可预料之事都有可能发生,为了确保胜利,我们唯有破釜沉舟。”
“拿下鬼方,我们就要与奚族大军展开决战,但那时的局面对我们很不利。”
李风云手指地图上的平地松林,“那时,我们的敌人不仅只有奚族大军,还有西边的突厥人,他们可能正在发力猛攻,试图越过平地松林给我们沉重一击;还有南边奚王府的军队,生死存亡时刻,奚王府肯定会紧急征召所有奚人上阵厮杀,他们会北上攻击,如此我们便陷入了敌人的三路夹击当中;还有更严重的,我们缺少粮草武器,我们现有的粮草武器只够支撑二十天,如果连日作战,消耗会更快,而鬼方城内虽然有粮草武器,但即便被我们顺利缴获了,估计也多支撑不了几天,所以我们必须在未来二十天内,不但要南下一口气杀到古北口长城,获得粮草武器的支援,还要把这些粮草武器由古北口长城北上运到鬼方城,否则我们必定难逃败亡之命运。”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而新建的选锋军,就要承担这个重任。”
“对南下选锋军来说,最大的阻碍就是方城,就是奚王府,但我们攻打鬼方,严重威胁到了正在攻打契丹的奚王阿会正和五部大军主力的生死,所以方城的留守军队肯定要北上增援,奚王府也肯定会紧急下达征召令,征召所有可以拿起武器的男女北上作战,不出意外的话,几天后索头水两岸的所有兵力都会被我们吸引到鬼方城下,方城就是一座空城,城内为数不多的军队只能坚守城池,根本无力阻挡选锋军南下。”
“另外对南下选锋军构成阻碍的就是奚族南部戍军。中土对奚族的威胁太大,除了中土本身实力强大外,还有就是安州在中土分裂时期属于山东齐国的疆域,奚族在山东齐国覆灭之际,趁火打劫,乘着中土内部忙于统一大战难以兼顾边陲,虎口夺食,硬生生从中土抢走了安州。这对中土来说是个耻辱,这个耻辱迟早要洗刷,所以奚族对中土又恨又怕,寝食不安,在安州南部的防御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财力。虽然此刻奚王征战在外,奚族五部大军主力都在托纥臣水一线,内部空虚,但正因为如此,安州南部的防御
就尤其坚固。不过,我早有安排,我在安州的一些兄弟,早已接到我的命令,此刻应该已经赶到安州南部的大要水两岸,完成了集结,随时接应我南下选锋军。”
李风云此言一出,帐内诸将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欣喜之色。李风云既然早有计划谋取安州,当然预伏“后手”,看看他在闪电原两岸的运筹帷幄,不难猜想到他在安州肯定也有精妙布局。
“我的那些兄弟们正在密切关注奚王府动静,只要选锋军兵临濡水,他们就立即包围奚族南部重镇白檀城,帮助选锋军安全渡过濡水、大要水和鲍丘水,以最快速度杀到古北口长城。”李风云胸有成竹、自信满满地说道,“选锋军南下即便有所阻碍,奚族在安州南部的防御即便有些坚固,但兵力单薄是不争的事实,奚人根本阻挡不了我选锋军南下之脚步。”
“至于马盂山西南方向的奚族戍军,因为要面对中土辽西镇戍军的威胁,再加上奚王征战在外,奚王府空虚,根本就不敢回撤,即便接到鬼方告急的消息,也不敢轻举妄动,以免被中土辽西边军打个措手不及。再退一步说,即便他们不顾一切后果坚决北上回援,他们的第一站也是奚王府,只要南下选锋军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时间内越过了方城,他们阻挡不及,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风云说到这里转目望向李子雄,躬身为礼,“选锋军由建昌公为统帅,新义公(韩世谔)和义宁公(周仲)副之,统率豹骑军、羽骑军南下作战,另外总管米庸率雷霆第二军三个团,总管井疆六斤蜚和尔朱天啸率雷霆第四军,亦随建昌公南下杀敌。”
帐内众将颇感诧异,尤其吕明星等出身卑微的将领,更是怒从心生,忿忿不平。
之前选锋军由李风云亲自统率,帐下都是嫡系主力,进入安州后马上就变了,由李子雄、韩世谔和周仲等投奔联盟的权贵们带着他们自己的军队南下作战。这个变化太大,其中缘由很复杂,李风云在做出这个决定前势必经过了多方权衡,最后还是决定把收复安州的最大功劳拱手让给李子雄等权贵,以便在未来谋求利益最大化。
但是,李风云的苦心显然不能被大多数将领所理解,苦活累活都由李风云和他的嫡系人马全部承担,功劳却由权贵们包圆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
=请访问
。。。
第七百六十二章 “胁迫”()
依照李风云的攻击之策,联盟主力在鬼方战场上吸引和牵制了奚族五部几乎全部的军队,其承受的压力之重、付出的代价之大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李子雄、韩世谔和周仲的选锋军才能以最快速度势如破竹直杀古北口长城。然后问题来了,以最快速度杀到古北口的目的是赢得幽州方面的粮草武器的支援,也就是说,联盟大军的生死等于被李子雄等权贵控制了,虽然双方在收复安州这一核心利益上是一致的,但从联盟大多数将领们的立场来说,他们不信任李子雄等权贵,这就是矛盾所在。
李风云做出这一决策的时候,应该设法避免矛盾,而不是蓄意激化冲突,但攻陷安州与收复安州是两个概念,攻陷安州不等于永久占据,收复安州则是永久占据,而永久占据的基础就是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联盟有四五万军队,人力够了,物力财力却是极度缺乏,必须依托幽燕的支持,而幽燕的支持则来源于圣主和中枢的许可,那么以李风云为首的身份卑微的叛贼和以李子雄为首的出身高贵的叛逆,谁更能被圣主和中枢所接受?谁拥有丰富的人脉,并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帮助联盟永久占据安州,帮助联盟发展壮大?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李子雄、韩世谔、周仲、来渊、杨恭道等权贵对李风云这一决策的目的心知肚明,他们和李风云一样看重的是长远利益,如果安州能够长久占据,从中受益的不仅有中土,有联盟,还有他们自己,为此他们愿意与李风云一起努力打拼,但联盟中那些出身卑微的将领们受限于自身眼界和格局的不足,很难看得远,更着重于眼前得失,双方所思所想不一样,这就有了冲突。
帐内气氛因为李风云的这个决策而陷入了沉闷和怨愤中,好在李风云威望高,反对者不敢当面质疑,而李子雄等人也不屑于解释,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他们根本认同不了这些盗寇出身的卑贱者,既然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现在又何必妥协迁就?
李风云肯定要做出解释但他不好把话说得太直白,太直白了必然会伤害到出身卑微者脆弱的自尊,所以李风云很委婉,首先说明了攻陷安州和收复安州的本质区别,再次强调了联盟接下来需要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粮草武器,还要有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尤其需要中土从政治经济军事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奚族之所以能够盘驻安州二十多年,能够在列强的夹缝中挣扎着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列强在这一地区有着激烈的利益博弈,奚族本身的实力虽然十分有限,但列强博弈所造成的大环境,也就是东北地区南北双方之间的微妙平衡,却让奚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赢得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这就是奚族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这一平衡很快就要被联盟打破,围绕安州进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