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来护儿在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对来渊切齿痛恨,恨他贪生怕死不能顾全大局,恨他为一己之私而置整个家族于死地,恨他为了保住自己一条性命竟然让整个家族乃至追随家族的所有人都站在了“断头台”上,都要为他陪葬。
来护儿倾尽全力救援东都,其中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救护来氏家族,不惜代价保全家族利益,不能让一个逆子毁掉了一个传承上千年的大世家。
但是,来渊是他的儿子,是他的骨肉,他下?了手,他无法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也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人头落地,为此他痛苦不堪,他没有办法既保住家族的利益又保住儿子的性命,他只能祈祷上苍的眷顾,赐给他一个两全其美的奇迹。
或许是上苍听到了他的祈祷,奇迹突然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海陵侯正随白贼北上太行。”
来护儿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白贼?白贼和来渊怎么扯上关系了?匪夷所思,是我人老耳背听错了,还是这个一直跟在来渊身边的家将在胡扯八道?
那个家将战战兢兢抬起头,看到来护儿吃惊的表情,知道自己这句话说得太突兀,必然会引起来护儿的误会,一旦来护儿误会他胡说八道,一气之下把他拉出去杀了,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那这趟使命就无法完成了,情急之下,大叫起来,“明公,此中内情极其复杂,请容某细说。”
来护儿戎马一生,大风大浪见得多了,但此刻却是关心则乱,因为担心儿子,突兀听到这么一句匪夷所思的话,内心深处顿时掀起惊天波澜,来渊竟然和白贼在一起,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这怎么可能?
“你说,你给老夫详细说,一句都不要疏漏。”这一刻来护儿心跳骤快,有些窒息,说话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位家将当即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番说辞娓娓道出。
来渊失陷被俘。周法尚开始攻打洛口仓威胁东都战场后,杨慎、杨玄纵就把来渊和杨恭道、周仲、虞柔等四十余位贵族官僚一起押到洛口仓做人质。有一天,韦福嗣突然出现,告诉来渊一个自我救赎之策,投奔齐王,追随齐王北上戍边,在即将爆的南北大战中将功折罪。来渊同意了,然后与杨恭道等四十余位贵胄一起接受了韦福嗣的安排,先寄身于白贼帐下,跟白贼的联盟大军一道北上太行,然后在北疆立足展。齐王镇戍北疆后,两股力量就合二为一,共同对抗北虏,一旦南北大战爆,大家就能杀虏建功了。两天前的深夜,白贼带着来渊等六位贵胄与齐王秘密会晤,共同谋划北上之策。之后白贼建议来渊,想方设法给父亲来护儿报一个平安,同时把齐王北上之策与南北大战之间的关系详细告之,以谋求来护儿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这位家将的述说,来护儿的情绪渐渐平静,他的眼前仿若出现了一个“大棋局”,这个“大棋局”气势宏大,把未来可见以及不可见的中外大势统统纳入其中,试图逆转当前中外危局,试图利用南北大战来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土展的“大环境”。
站在来护儿的“高度”来看,这个北上谋划颇具前瞻性,具备可行性,一旦成功,的确可以逆转当前中外危局,的确有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土展的大环境。只是这个谋划是建立在中土赢得南北大战的基础上,而中土若想赢得南北大战,先就要完成东征,就要摧毁高句丽,征服远东诸虏,为此就必须动第三次东征,而若想动第三次东征,先就要在最短时间内平定杨玄感的叛乱,稳定东都政局,这就需要来护儿和水师倾尽全力了。
也就是说,东都平叛,需要来护儿和水师;第三次东征,还需要来护儿和水师;而南北大战,就更需要来护儿这位卫府最高统帅了,所以不难看出,齐王这个谋划能否成功,来护儿很关键,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这位家将说完之后,来护儿陷入了沉思。
此刻,来护儿对齐王的看法生了颠覆性变化。这个谋划应该不是出自齐王之手,但齐王能够以舍身赴死之决心,北上戍边,去争取这个谋划中可能存在的一线生机,明知必死,还义无反顾,这就很了不起了。其次,齐王敢于在这个谋划刚刚开始之际,未来完全不可确定之际,就通过来渊这个“中间人”,把这个谋划详细告之来护儿,可见其确信来护儿会不惜代价平叛、东征和进行南北大战,确信来护儿肯定会接受这个谋划,并方设法利用这个谋划为己所用,为国祚谋利,可见其胆识过人,魄力很大,这也很了不起。
现在,来护儿的确接受了这个谋划,也看到这个谋划的确可以为国祚谋利,为己所用,甚至可以救自己的儿子一命。当然了,这个谋划或许也能帮助齐王夺取皇统,但在来护儿看来,希望过于渺茫,齐王最终可能一无所获。不过这不在来护儿的考虑当中,来护儿考虑的是齐王北上戍边能够给国祚带来多大利益,能否延缓甚至阻止南北大战的生,一旦南北大战爆,齐王这股力量能否帮助中土赢得南北大战。
=
=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险不大?()
“有关白贼的秘密,二郎知道多少?”
来护儿从这位家将的述说中现白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虽然来护儿早已从各种传闻中估猜到白贼和齐王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比如去年白贼掳掠通济渠后,齐王便借机出京,之后李子雄和董纯先后复出,齐王一系卷土重来,而今年白贼再度劫掠通济渠,之后便爆了杨玄感的叛乱,然后齐王借机杀进黎阳,利用这场风暴牟取政治利益,以达到北上戍边之目的,由此不难推测出双方不仅只是“默契”那么简单,但直到此刻,来护儿才真正意识到,白贼不仅与齐王关系密切,甚至本来就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关键人物。
“海陵侯所知有限。”这位家将回道,“有关白贼的秘密,均来自韦福嗣,而韦福嗣的出现,让海陵侯有了很多推测。据海陵侯分析,齐王即便没有参加杨玄感的叛乱,也应该知道杨玄感要动兵变,并蓄意利用,推波助澜。而白贼此人,即便不是齐王预先部署下的棋子,也是齐王出京后刻意拉拢收买的助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来护儿稍加沉吟后,又问道,“可有证据证明白贼的背后是山东人?”
这位家将摇摇头,“白贼出现后,海陵侯与一众贵胄也有过推测,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白贼的真实身份,但可以肯定他是山东人,他的背后也有庞大势力的支持,否则他的展度不可能如此之快,也不可能倾力支持齐王,更不可能为了齐王的未来而戍守北疆,甚至不惜为此赔上全部的身家性命。但是,从山东人的利益出,戍守北疆就非常重要,齐王和白贼这两股力量若能携手抗敌,必能在南北大战中有所建树,因此不出意外的话,白贼的背后应该就是山东人。齐王若能赢得山东人的支持,夺取皇统的希望必然大大增加,而山东人若能赢得齐王的合作,也必然大获其利。”
来护儿深以为然。山东人以白贼为“工具”,躲在白贼的背后暗中控制齐王,名义上是合作,实际上?是利用齐王来为自己谋利。
当年汉王杨谅举兵叛乱的背后就是山东人,最后汉王杨谅“烟消云散”,而山东人尤其是豪门世家则赚了个盆满盂满,由此可知山东人不但会利用一切机会攫利,还始终没有放弃东山再起、独霸中土的梦想。此次杨玄感叛乱,山东人肯定是重要的“幕后推手”,对此来护儿深信不疑。由此推及,齐王的北上展之策,是不是也出自山东人之手?如果山东人居心叵测,齐王重蹈汉王杨谅之覆辙,则后果严重,而当初所有支持齐王北上戍边的人,也必将受到连累。
好在来护儿现在获悉了齐王的北上谋划,他可以选择一个恰当时机,把这一谋划巧妙地放在中土的大棋局中加以利用,如此既能照顾到国祚利益,又能兼顾齐王和自己的利益,同时还没有损害其他各方利益,可谓完美无缺。
齐王通过来渊“泄露”这一机密的目的也在如此。
最初这一谋划中肯定没有来护儿,但来渊和四十余贵胄的突然“出现”,给了齐王“灵感”,让齐王大胆出击,力争赢得来护儿的支持。毕竟这一谋划的前期阶段完全有利于国祚利益,有利于圣主和中枢利益,来护儿应该没有反对的理由,而这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