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顿时明白了李风云的想法;以包围渑池来诱使卫文升支援;然后把卫文升包围起来;围城打援。

    〃马头山太过险峻;距离渑池太近;不利藏兵。〃李密手指马头山以南二十余里外的崤城;〃此处合适;只待卫文升兵临渑池;便可悄然杀出;绝其退路。〃

    李风云点点头;笑着问道;〃蒲山公是否愿意与某共赴崤城?〃

    李密惊讶地望着李风云;〃此言当真?〃

    李风云伸出一只手;〃击掌为誓〃

    李密惊喜交加;一巴掌打在李风云的手上;〃击掌为誓有甚条件?〃

    〃某带五个军约两万将士去崤山。〃李风云说道;〃某留一个军在东都;以防万一。你告诉越公;如果他愿意把决战战场放在渑池;至少需要三万大军;其中至少要两万精锐;以保证我们在兵力上拥有一定优势;即便不能全歼卫文升;也要让其无力阻止越公入关。〃

    〃善某即刻去见越公。〃李密。';!'急不可耐了。

    〃请你务必告诉越公;时间非常紧张;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风云正色告诫道;〃某可以断言;如果错过这次机会;越公入关的难度将无限增加;我们将被卫文升拖在东都城下;迅速陷入重围之中;生机尽绝;所以你替某带句话;午夜之前;如果越公不能做出渑池决战之决策;某将视战局发展;在最短时间内撤离东都;某绝无可能陪着越公一起葬身于东都城下。〃

    李密不高兴了;〃你威胁越公?你要背弃诺言?〃

    〃某信守诺言是建立在某可以存活的基础上;而不是以联盟三万余将士的生命为代价。〃李风云也严肃起来;神情冷峻;语气森厉;〃这一点;请越公和蒲山公务必谨记。〃

    李密再不说话;掉头就走。韦福嗣的到来还是影响到了李风云;李风云急着要走了;但他从联盟未来发展出发;又希望杨玄感能杀进关中;于是迫不及待把决战时间提前了;把决战战场转移到了函谷关以西的渑池。

    李风云下令;召集各军将火速到帅帐议事;布署渑池决战事宜。

    他坚信;杨玄感在自己的胁迫下;十有要提前决战;要提前向关中杀进。当然;杨玄感也有可能盲目自信;固执己见;再加上尊贵者的矜傲;他也有可能拒绝自己的建议;但如此一来;自己也就有了撤离东都的理由;不是我背弃诺言;是你错误的计策迅速恶化了局势;迫使某不得不走。

    李风云有些兴奋;也有些期待。如果杨玄感同意了自己的建议;把决战战场放在渑池;那么东都战局就被自己改变了;一旦杨玄感击败了卫文升;这段历史是否会随之改写?

    对此李风云信心不足;对〃天道〃有一种莫名恐惧。击败卫文升不过是个〃起点〃;杨玄感越过这个〃起点〃后;还有潼关这道门槛;杨玄感未必能跨过去;如果他跨不过去;没有杀进关中;那么历史车轮就依旧行进在固有轨迹上。再进一步说;就算杨玄感跨过了潼关这道门槛;杀进了关中;却也未必能占据西京;横扫关中;或许他还是转瞬即亡;那么历史也依旧没有被改写。

    然而;如果〃起点〃被改写了;谁敢说就不会发生发蝴蝶效应?

    李密详细禀报了杨玄感之后;杨玄感也是火速下令;急召各军将回行台议事。

    李风云的猜测让人恐惧;尤其杨氏兄弟;更有一种恨不得毁天灭地的绝望感。被人挖了祖坟;那已经是血海深仇了;还鞭尸;还挫骨扬灰;那是何等仇恨?杨玄感自问;一旦事情真的发生了;他肯定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无法维持自己的理智;那一刻他活着的意义除了报仇外还有什么?报仇;摧毁一切;圣主;国祚;统一大业;统统摧毁;让整个世界都在自己的怒火中灰飞烟灭;结果必然会造成对手的疯狂;而对手为了保全自身之利益;只能联起手来对付自己;消灭自己。

    现在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杀进潼关;杀进关中;唯有如此才有希望保全祖坟;保全父亲的坟墓和尸骨;否则一切都迟了。实际上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利大于弊;只不过因为推动者是李风云;杨玄感算是被动接受;所以兵变同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杨玄挺;杨积善等杨氏兄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即刻西进;选择了渑池决战。杀进关中重要;祖坟的安全更重要。

    也有人怀疑李风云积极推动渑池决战的动机;毕竟当主力全部进入渑池战场后;包围东都的军队人数虽多;但战斗力有限;一登内的卫戍军主动出击;大河对岸的援兵呼啸杀来;前后夹击;己方必败;东都之围必解;而越王杨侗必定会乘机杀向函谷关;如此一来敌我双方的处境就颠倒了;被包围的反而是杨玄感了。

    杨玄感反复权衡后;毅然决策西进。如果这场军事政变最后演变为单纯的报仇;为了报仇而报仇;为了报仇而血腥杀戮;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那就彻底背离了当初发动兵变的初衷;因此;为避免发生〃掘墓鞭尸焚骨〃这等恐怖灾难;还是火速西进为上策;没必要为了稳妥而一定要把西京大军诱到东都城下决战。

    〃蒲山公;请你速告白发;子夜后;他的军队就可以西进函谷了。〃

    =

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六月二十一;涿郡副留守;武贲郎将陈棱率军赶至汤阴。

    先前南下黎阳打探军情的斥候飞速回报;齐王率军正在攻打黎阳;由此证实崔弘升提供的消息并无错误。陈棱考虑再三;命令大军暂驻汤阴休整;同时再报尚书行省;恳请中央尽快给出明确指示。

    六月二十二;尚书行省接到了崔弘升的奏报;得知幽州军团已于六月十九抵达魏郡首府安阳;而齐王也于六月十九抵达黎阳战场;并迅速向叛军展开了猛烈攻击。

    崔弘升在奏报中暗示齐王已经在黎阳战场上抢占了先机;对南北大运河的安全形成了制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东都战局的发展;这使得黎阳局势不但没有因此明朗化;反而愈发险恶;甚至有些扑朔迷离;充满了危险;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变数。各路援军因此忧惧不安;不敢轻易进入黎阳战场;以免卷入皇统之争的恐怖漩涡。

    同日;尚书行省还接到了临清关奏报;河内郡主薄唐炜和武牙郎将高毗都证实;齐王于六月十九渡河北上进入黎阳战场。他们同样忧惧不安;火速请示中央;是按兵不动;还是马上赶至黎阳平叛?

    行省大员们紧急商讨。昨天治书侍御史韦云起曾警告说;齐王这个巨大隐患一旦渡河北上进入黎阳;则形势必将进一步恶化;结果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就来消息;说齐王已抢在各路援军的前面杀到黎阳了;如此一来齐王突然就抢占了主动;不但挟黎阳以胁东都;还挟大运河以胁圣主;远征军乃至整个北疆镇戍;形势恶化已不可避免。

    如何应对?行省大员们有个共识;那就是不惜代价也要把齐王〃困〃在黎阳;坚决不让其以任何借口进入东都;坚决阻止这场风暴由军事政变演化为皇统大战;这是中央的〃底线〃;不可逾越。

    但是;现在已经逼近黎阳的援军只有河北讨捕大使崔弘升和涿郡副留守陈棱;而他们都害怕与齐王〃并肩作战〃;都担心自己被齐王所累卷进皇统之争;所以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平叛的脚步;心甘情愿地把决策权交给行省;名义上是听命于中央;实际上就是推卸责任。

    行省推无可推;既然代行中央职权;当然要行使决策权;只是这个决策好下;执行的难度太大。齐王可以无视行省命令;崔弘升和陈棱同样可以阳奉阴违;说白了;他们都希望行省承担责任;而好处由自己拿;稳赚不赔。

    〃即便樵公周法尚来了;也不会对行省俯首听命。〃吏部侍郎高孝基看得透彻;摇头叹道;〃为今之计;行省只能承担责任;但三路援军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必须把齐王困在黎阳;让其动弹不得。〃

    〃齐王可以困住;但困住了齐王;必然会延误大运河的畅通。〃元文都眉头深皱;忧心忡忡地说道;〃同时;其他各路援军也迟迟进不了东都战场;无法对杨玄感形成包围;东都战局的变数就大了;一旦卫文升败北;西京大军无力阻御杨玄感西进;关中失陷;则这场危机必然失控。〃

    众皆无语。

    齐王这步棋走得太好了;接下来就算中央命令崔弘升和陈棱马上进入黎阳战场;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收复黎阳;他们也不敢与齐王〃并肩作战〃。政治上根本就没有信义可言;都是欺诈;翻脸就像翻书一样;今天你好我好;明天就背后下刀子;太普遍了;所以他们绝不会相信中央;盲从中央;肯定要阳奉阴违;打着〃执行中央命令〃的旗号待在黎阳战场的外围;与齐王保持〃安全〃距离;名为携手作战;实际上就是监控齐王;就是执行中央的意图把齐王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