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争中的心腹大患;此人不除;崔氏寝食不安。

    李风云直言不讳;崔孝仁也就不客气了;“将军曾说;越王会留守东都;越国公要坐镇黎阳督办东征粮草;现在事实证明将军的预测非常准确;而将军还曾说过;越国公将在在六月的某一天动兵变;由此推及;将军转战中原;是不是有意参加这场兵变?”

    李风云笑容更甚;目光不禁转向了李安期。当初正是因为李安期的提醒;李风云才突然做出了参加兵变的决定;虽然风险之大难以估量;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所获利益也是大大增加。李安期心有灵犀;与李风云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实际上当初李安期之所以“善意提醒”;也是私心作祟;毕竟与崔氏相比;赵郡李氏从这场兵变中能够牟取的利益十分有限;为此必须把目光放长远一点;让崔氏在兵变中大获其利的同时;欠下赵郡李氏的人情;只要这份人情在;赵郡李氏的利益就不会少。

    “你来的目的;应该不是打探某是否参加这场兵变吧?”

    李风云没有回答;而是语含双关地反问了一句。

    崔孝仁微微颔;“某来的目的;是想知道齐王在这场兵变中的作用。”

    李风云笑了起来;“现在你知道答案了。”

    崔孝仁眉头微皱;略略思索了一下;问道;“将军确定;这就是某要知道的答案?”

    “你怀疑甚?”李风云笑道;“难道你怀疑越国公要篡位自立?当年先帝受禅;不仅因为他是摄政的大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因为他击败了尉迟炯、司马消难和王谦这些强大对手;前进路上再无障碍;而以越国公之才智;他岂会愚蠢到失去理智;盲目仿效先帝?”

    崔孝仁心领神会。以越国公之实力;当然没有篡位自立的可能;所以他若想兵变成功;就必须更迭皇统;就必须要一个新皇帝;而这个新皇帝的最佳人选;无疑就是齐王杨喃。

    “将军有何需求?”

    崔孝仁当机立断;直接提出合作意向。你要什么我满足你;但前提是;你必须维护崔氏的利益。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 
李风云沉默不语。

    崔氏的态度出乎他的预料;很显然;崔氏已有证据证明这场兵变的确存在;并且对这场兵变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已有了悲观预测;毕竟齐王杨喃是嫡皇子;而圣主和改革派与整个中土的保守势力已势成水火;再加上圣主和中枢因第一次东征大败导致权威大损;如此局势下;齐王杨喃与杨玄感联手动军事政变;必将赢得整个中土保守势力的支持。

    圣主和改革派若想击败兵变者;难度相当大;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而随着内战的延续;局势对圣主和改革派肯定是越来越不利;大一统改革严重损害门阀士族利益所造成的恶果将在这场兵变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爆和释放;最终就算圣主和改革派打赢了;也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崔氏深陷其中;不死也要脱层皮;其利益损失之惨重完全可以预见。

    崔氏当然不甘“束手就缚”;当然要自我拯救;当然要拿出各种对策;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崔氏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李风云;试图从李风云这里获悉更多秘密。但形势变化太快;一转眼;李风云就要转战中原了;甚至有可能参加这场兵变;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风云很可能一开始就是兵变谋划者之一;去年他西进中原名义上是劫掠通济渠;实际上很可能是帮助齐王杨喃“逃”出东都;以便在兵变动后能够高举起齐王这面“大旗”。由此推及;李风云积极谋求与崔氏之间的合作;就是居心叵测了;就是想在关键时刻把崔氏“拉下水”;逼迫崔氏支持这场兵变;反对圣主和改革派;而以崔氏在山东贵族集团中的崇高地位;一旦它确立了在这场兵变中所采取的政治立场;必将对山东豪门乃至整个山东贵族集团产生难以估量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当这种猜测突然涌入崔孝仁的脑海后;崔孝仁有些措手不及了;遂决意试探。此刻李百药父子都在当面;双方即便拔刀相向;也不会大打出手;安全上没问题;再说以两家荣辱与共的关系;把事情摊开来说更好;如果李风云居心叵测;有利用和陷害崔氏的意图;中止合作反而是一件好事。

    所以崔孝仁也不转弯抹角;直奔主题;如果我们继续合作;你要什么条件?只要你开出了条件;你的目的也就暴露了;想瞒都瞒不住。

    李风云的目光转向了崔九。崔孝仁如此直接;固然可以免去一些虚伪的笑容和费神的试探;节约彼此的时间;但问题是;崔孝仁有没有做主的权力?能不能当场拍板?如果崔孝仁还是一个“传话筒”的角色;那这次密谈就可以结束了。

    崔九心领神会;犹豫了半天;终究没有做出肯定的答复。崔孝仁依旧平静;既不羞恼;也不尴尬;反而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十二娘子就在津口外。”言下之意;目前局势下;十二娘子肯定不能以身犯险;而李风云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能玩“失踪”;所以这场密谈还得继续;如果当真有崔孝仁不能决断之事;那就只有去请示十二娘子了;但好在只有十几里水路;耽误不了太长时间。

    李风云再次望向崔九。这次崔九没有犹豫;崔孝仁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他还是拿崔孝仁不当回事;认为崔孝仁做不了崔氏的主;那就是崔九的不对了。“临行前明公一再嘱咐过;此行以公子马是瞻。”

    李风云微笑颔;然后正色问道;“你对南北关系有何预见?”

    崔孝仁愣了一下;疑惑不解。东都兵变和南北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

    “东都爆了兵变;二次东征功亏一篑;对南北关系的影响显而易见。”李风云不待崔孝仁回答;继续说道;“若这场兵变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对南北关系的影响就更为巨大了。”

    崔孝仁点点头;同意李风云所说;并且敏锐意识到东都兵变不但会改变东都政局;还会改变南北关系;并影响到中外大势;而东都政局的动荡给家族利益所带来的损失;与南北关系恶化给中土利益所带来的损失;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一瞬间;崔孝仁突然有一种异样感觉;感觉李风云越了自己;凌驾于自己之上;这让他平静的心绪不禁起了几丝涟漪。

    李风云从南北关系的恶化说到南北战争;从南北战争爆后;中土若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所必需的中土局势和东都政局;说到了当前形势。

    当前大一统改革背后所郁积的重重矛盾和冲突;第一次东征大败所造成的军政两界的对立;新一轮皇统之争加剧了中土各大政治集团的分裂和对抗;等等众多不利因素;汇聚到一起导致了东都兵变的爆;而这场兵变不论成败与否;都将把中土局势和东都政局推向极为恶劣的方向;也就是说;当南北战争爆时;无论是中土局势还是东都政局;都无法帮助中土人赢得南北战争;而中土人一旦被北虏人击败;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你现在是否知道某需要什么?”李风云询问凝神沉思的崔孝仁。

    崔孝仁已被李风云这番分析和推演震撼了。怎么形容?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精辟绝伦?似乎都不足以形容李风云的睿智。这就是差距;他与李风云之间的差距;李风云所看到的;他也看到了;但李风云所想到的;他却没有想到;这让崔孝仁在震撼之余不免有些沮丧和失落。

    实际上李百药父子、崔九和徐世鼽都被李风云的这番分析和推演震惊了。徐世鼽太年轻了;阅历有限;对政治的理解十分肤浅;突然听到这番精辟言论;当然吃惊;只是收获也很大;而李百药父子和崔九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曾听到过李风云对南北战争的预测;并且对这一预测持怀疑态度;但今天东都兵变即将成为事实;再在此基础上听到李风云对东都政局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辟分析和推演;他们不得不相信南北战争很快就要爆的预测;而更严重的是;他们对赢得这场战争的信心已不复存在。

    东都兵变已不可阻止;而兵变爆后;中土局势和东都政局的走向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控;结果面对呼啸而来的南北战争;中土人当然无力应对。

    所以李风云需要什么;答案很简单;他需要把兵变对中土所造成的伤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样兵变结束后;中土局势和东都政局尚可控制;等到南北战争爆;中土人尚可应对;即便赢不了战争;也要把北虏入侵的步伐坚决阻挡住;不让五胡乱华的悲剧在中土大地上重演。

    但这个条件太大;崔氏做不到;以崔氏之力根本就满足不了李风云的需求

    “这不现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