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仲文毅然站了起来;指着自己斑斑白发;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说道;“明日;某率远征残部撤过辽水;所有罪责;某一力承当。”
然后于仲文步履坚定地离开了帅帐;再不回头。
诸将站起;肃然而立;望着老帅昂然背影;无不悲怆。一代传奇;就这样殒落了。
于仲文是远征军最高统帅;而远征军统帅部与辽东大本营并无隶属关系;两者都直接听命于圣主和中枢;所以于仲文有权决定远征军撤过辽水。远征军如果撤过辽水返回中土;辽东大本营能指挥的军队只有几万人;连辽东城都打不下来;更不要说执行什么“两步走”的策略了;所以也只能随之撤退。这样一来;就是军方不经圣主和中枢同意擅自撤军;责任完全是军方的;而决意要带着远征军撤回中土的于仲文理所当然要承担最大责任。
于仲文已了无生意;不仅是罪责深重;还有对阵亡将士的巨大负疚感。对他而言;一世英名的终结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无颜去见列祖列宗;无颜面对阵亡将士的亲属;无颜苟活于世。反正都是死;罪多罪少又有什么区别?
当夜;辽东大本营急奏;附送远征军前线统帅部奏报。远征军已失去战斗力;不得不撤回中土境内休整;而大本营也不得不随之后撤;至此;今年的东征结束;战争暂时停止。
八月初八日;于仲文带着远征军西渡辽水;撤回中土。
同日;樊子盖、段达等人也踏上了返回东都之路。
八月十八日;圣主率行宫抵达北平临渝宫;诏令东都;马上从黎阳、洛口等国仓调运粮草武器等战争物资;经水陆两路送达东北边疆的泸河镇、望海顿和怀远镇;以确保东征战场之需要。
诏令水师总管来护儿即刻赶赴东都述职。
八月下;鲁西南。
齐王杨喃、韦福嗣、韦保峦接到了东都密信;而密信的内容非常简单:平壤惨败;东征失利。
杨喃等人极度震惊。李风云对东征战场的推演竟然变成了事实;东征竟然真的失败了;匪夷所思的结果;不可思议的事实;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
密信内容简单;显然东都也不知道东征失败的具体经过;目前也仅仅通过私密渠道打听到了结果;但这个结果对杨喃等人来说;却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虽然从内心来说;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东征失败;看到王国受辱;看到中土利益受损;但事关切身利益;道德良心情操也只能放一边了。
东征失败;东都必然爆发政治危机;而政治风暴的大小;与失败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如果东征只是小败;远征军还是取得了一些战果;实现了部分战略意图;只是东征要延续到第二年而已;那么东都的政治风暴就不会太大;反之;若东征大败;远征军未能取得预期战果;未能实现战略意图;那政治风暴就大了;而政治风暴一旦失控;东征能否继续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杨喃来说;若政治风暴较小;对他不利;若政治风暴较大;则对他有利;但政治风暴若失控;对他就有危害了;谁敢担保他不会被失控的政治风暴席卷而去?
然而;东都的消息不是大败;而是惨败。何谓惨败?远征军要么折损过半;失去战斗力;要么全军覆没;没有了。在杨喃等人看来;东征大败都有可能导致政治风暴失控;那么惨败的后果可想而知;政治风暴失控的可能性几乎超过了九成。
杨喃第一时间想到了李风云;马上约见李风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然后听听他对东都未来政局的预测。
李风云成神了。杨喃这么想;韦福嗣和韦保峦也这么想;如此奇人异士;非同寻常;或许;这就是齐王的机缘;假如齐王身边有这样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人;齐王冲顶的机率肯定是大大增加。
三天后;韦福嗣泛舟菏水;与李风云秘密会面。
听到东征惨败的消息;李风云的情绪十分低沉;坐在船舱内久久不语。他曾期待崔家十二娘子北上辽东战场后;利用她非凡的能力;把自己这只扇动翅膀的蝴蝶所产生的效应无限放大;但事实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一群人的力量同样改变不了历史;幻想就是幻想;中土的历史还是随着东征的惨败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和战乱。
韦福嗣耐心等了很久;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现在;双方可以正式合作;秘密结盟了;但前提是;东都的政治风暴不能失控;否则东征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此他迫切想知道李风云对未来局势有何推演。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
八月底;鲁郡。
泗水鹰扬府步兵校尉李百药;带着儿子李安期及一于仆从;风尘仆仆抵达首府瑕丘城。
李百药出身山东超级豪门赵郡李氏汉中房;其父亲安平公李德林乃儒林泰斗;中土名臣;山东贵族集团领袖;四海知名;晚年在与关陇人的博弈中败北;郁郁而终。李百药袭爵;以才学和操行闻名于世;乃当代儒林名士;不幸的是他卷入了皇统之争;做为“太子党”重要成员之一;他的仕途就此急转直下;尤其圣主登基之后;先是被贬边陲;接着直接免官了。
大业五年;西征大捷;裴世矩居功至伟;甚得圣宠;在他的关照下;李百药再入仕途;到鲁郡泗水鹰扬府担任了一个小小的步兵校尉。去年初因老母病重;告假回家;偏偏在此期间鲁郡局势急骤恶化;动荡不安;于是李百药遂以各种理由迟滞不归。
今年七月;鲁郡太守段文操亲自书告李百药;鲁西南局势危急;敦促其务必尽快返回相助。
李百药及其家族已经有了血的教训丨并且这些教训的!影响力尚未消除;李百药当然要明哲保身;尤其在这种政局和时局都日益混乱;无论怎么站队都存在巨大风险的情况下;李百药更不愿意出头了。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无论身处何地都是一个“出头鸟”;所以此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一只缩头乌龟。
但是;他想做缩头乌龟;并不代表他就能做缩头乌龟。
李百药的老家在河北博陵郡的安平;虽然他这一支追本溯源是赵郡李氏汉中房;但祖上早己迁至河北;反而与赵郡李氏本堂三房联系密切。就如李密家族;追本溯源是赵郡李氏辽东房;但祖上因为在关陇为官;后代子孙世居关陇;与辽东房的本堂后裔基本没啥联系了。李百药是李氏的杰出子弟;在中土儒林和政坛上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当然;这与赵郡李氏以及其父李德林也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赵郡李氏这个庞然大物做后盾;没有李德林遗留下来的深厚人脉和庞大政治遗产;仅靠李百药本人;绝无可能拥有此等权势;不过正因为如此;他也成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打击目标;虽然打击他的借口始终围绕着他的“太子党”身份;但东都上上下下都清楚;打击他实际上就是打击山东人;断绝他的仕途实际上就是遏制和削弱赵郡李氏的权势。
自中土一统以来;山东五大超级豪门在关陇贵族集团的全面压制下;尤其在新兴贵族集团尤其是以军功崛起的新兴贵族集团的正面阻击下;权势被极大削弱;对中土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这从各豪门所拥有的官僚数量上就能看得出来;当今朝堂上汉姓官僚中;以关中韦氏、陇西李氏、河东裴氏、薛氏和柳氏等豪门数量最多;其次便是虏姓中的元氏等个别豪门;而他们都属于新兴贵族;虽然有些豪门也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但过去贵族等级低;门第不高;与山东五大超级豪门这些历史悠久、累世簪缨、享誉中土的老贵族根本没有可比性。
然而;真正决定豪门地位和贵族等级的不是历史和荣耀;而是实力;是对中土权力和财富的占有量;是对中土命运的掌控力。
门阀士族政治的基础是贵族等级制度;也就是“尚姓”原则;贵族在分享权力和财富的时候;依据的不是贡献大小;不是官职高低;而是门第等级。到了本朝;先帝和今上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为废除门阀士族政治制度;首要目标就是摧毁贵族等级制度;摧毁贵族对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权;但这个难度太大了;实质上它已经动摇了王朝的统治基础;所以只能一步步来;而第一步便是改革贵族等级制度;以“尚姓”原则;改革为“尚官”原则;以官职大小来确定贵族的等级;但要以“尚官”为原则;首要之务是废除“世袭制”和延续了数百年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而“世袭制”和“中正制”是贵族掌控中土权力和财富的第一手段;改革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这一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以山东五大豪门为主的老贵族;因为他们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