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福嗣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否决了;在东都、西京那边没有拿出决策之前;齐王不能也不合适与李风云见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将来此事一旦泄露;齐王死定了。

    夏末;东都接到了从辽东行宫传来的机密消息;段文振遗策在高层中公开了;圣主和中枢为了压制军方的反对声音;不得不借助段文振的赫赫威名;而远征军将士亦在远东雨季来临后的恶劣环境里;开始了千里大跃进。

    礼部尚书杨玄感非常吃惊;他吃惊的不是圣主和中枢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实施段文振遗策;而是区区一个反贼竟然比他更早知道段文振遗策;由此推测;李风云说中枢有内奸也不是胡言乱语;而是有准确的消息来源。

    难道那个人暴露了?如果圣主知道那个人背叛了他;并且通敌卖国;那后果可想而知;而更严重的是;一旦那个人在严刑拷打之下支撑不住;把自己与其合作的秘密谋划招供出来;自己岂不完蛋了?

    恰在这时;那个人的密件到了;那个人预测远征军可能要失败;就算远征军非常侥幸的从平壤城下全身而退;战争也要延续到第二年;所以他请杨玄感务必在通济渠战场上借助反贼之手摧毁齐王;然后给反贼以雷霆一击;稳定通济渠局势;以此来赢得圣主的信任;获得东都的控制权;如此一来双方里应外合;必能成功实施谋划已久的颠覆大计。

    杨玄感回复;详述李风云透露机密一事;你的秘密已经暴露;中枢有人盯上你了;不知道圣主是否获悉并握有确切证据;总之你要小心从事;并通知其他人等;一旦事发;则逃亡大漠;避祸牙帐。之前他因为无法确认李风云所说机密的真假;为求稳妥;并没有向那个人发出警告;现在不一样了;不但要发出警告;还要做好事发逃亡的准备。

    杨玄感又急告李密;不要耽搁时间了;马上说服白发贼展开攻击;有内应的配合;击败齐王易如反掌。齐王必须摧毁;这是秘密谋划中的重要一环;若齐王在东都;以他皇统第一继承人的身份;紧接时刻登高一呼必应者云集;那己方将如何占据东都?又如何按照己方的意愿更迭皇统控制局势?至于调查李风云身份一事;因为当年榆林事件的当事人和知情人要么已经死了;要么流配边疆;要么远在东征战场;短期内难有结果;所以通济渠决策即便有错误;也只能事后挽救了。

    就在李密接到杨玄感密令的同时;齐王和韦福嗣也接到了来自东都的秘密消息。

    段文振遗策的公开;证实了李风云的确与中枢高层有联系;由此推测;韦福嗣的推演非常接近事实真相;通济渠战场陷阱重重;齐王深陷绝境;极有可能被政敌彻底摧毁;当前唯有借剿贼之名一走了之;先行脱离危险;再徐图后计。

    韦福嗣马上赶赴联盟总营面见李风云。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百四十七章 口若悬河() 
随着酷暑渐去;联盟气氛愈发紧张;总府官员和诸军统帅们知道大战即将来临;而基层军官和士兵们也察觉到了战局的诡异;官军明明占据优势;却迟迟不攻;其中必定酝酿着更大风暴。

    将士们的焦灼不安影响到了诸军统帅们的心理;他们纷纷进言李风云;有的献计提前撤退;有的建议攻敌不备;总之怯战情绪普遍严重;联盟诸军并无一决死战的勇气和信心。

    李风云看似平静;实则忐忑。他并不畏惧齐王;有李密及其背后势力的帮助;他有把握击败齐王;虽然联盟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但这个代价完全值得;联盟唯有经过战火的锤炼才能快速成长;联盟唯有经历一次次生死考验才能凝聚为一个牢固团体。然而;联盟的成长并不能改变历史前进的轨迹;最起码现阶段李风云看不到联盟有改变历史的可能;但他渴望改变历史;这是他的神圣理想;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也不想错过;而现阶段齐王就是他能看到的唯一一丝改变历史的希望;所以他祈盼韦福嗣能再次出现;能带给他一丝实现梦想的希望。

    在他的期待中;韦福嗣再次出现。

    两人的第二次密谈以讨论段文振遗策开始;然后推演远征军千里奔袭平壤后;东征战局可能出现的诸般变化。

    李风云的结论是;平壤一战必败。如果来护儿的水师提前攻击平壤失利;导致水陆夹击之策失败;则此仗可能是大败;如果远征军陆路大军大意轻敌;未能保护好自己的退路;则有全军覆没之危。

    韦福嗣本来对平壤一战还比较乐观。远征军水陆夹击;即便未能攻克平壤;安全撤离不成问题;只是无功而返对圣主和中枢来说已经是军事上的失利;而伴随着军事失利的则是政治上的挫败;而政治上的挫败必将迫使圣主和中枢不得不在国内众多政治争问题上做出妥协;如此则对齐王借戡乱剿贼之名拥兵于外发展实力就非常有利了。

    齐王此举名正言顺;圣主和中枢即便心中一百个反对;可惜鞭长莫及;顾不上了;另外若想赢得东征的胜利;他们也的确需要国内局势的稳定;因此他们的确找不到打击和遏制齐王的理由。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重大风险。若齐王还没有发展起来;东征却胜利结束了;圣主带着远征军凯旋而归;齐王的灾难也就接踵而至。

    这是齐王和韦福嗣等人犹疑不决的原因所在;也是韦福嗣再次见到李风云后;首先便与其探讨东征战局的原因;韦福嗣是抱着侥幸心理;看看能否从李风云这里打探到中枢核心层对东都战局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下定最后的决心

    韦福嗣如愿以偿;他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推演;圣主迫于方方面面的重压;可能把攻克平壤的希望寄托于来护儿的水师;密令来护儿攻敌不备;乘着高句丽军队竭尽全力阻御中土陆路远征军之际;以雷霆之势一举攻克平壤。

    这个推演的真实性非常大。圣主和中枢为什么置军方的反对于不顾;强行命令远征军实施段文振遗策?难道圣主和中枢不知道在错误的时间实施错误的攻击策略会给军队带来致命危险?如果圣主和中枢以陆路大军为诱饵;在正面战场上吸引和牵制高句丽主力大军;以来护儿的水师为攻打平壤的主力;奇兵突出;出奇制胜;则能合理解释圣主和中枢为什么在此刻强行实施段文振遗策了;这实际上就是瞒天过海之计;在欺骗和麻痹敌人的同时;出敌不意;给敌以致命一击。

    然而;中枢最高层有内奸;圣主和中枢的这个攻敌之策一旦传到平壤;让高句丽人有了防备;来护儿这个“奇兵”不但会失去作用;还有可能一头栽进高句丽人的陷阱。

    韦福嗣的信心动摇了。虽然李风云对平壤一战的推测都建立在极度悲观的基础上;只要远征军在某个关键环节上占据了主动;拥有了运气;那么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最起码可以全身而退;毕竟远征军的实力摆在那里;但韦福嗣对东都高层残酷的权力博弈有着深刻认识;对行宫和卫府内部的深重矛盾和激烈冲突亦是一清二楚;正是这些矛盾和冲突导致平壤一战还没有打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而且还是很多祸根;其中任何一个祸根只要在战斗中爆发;那么远征军必定战败。

    “如果战败;会发生什么?”韦福嗣睿智的眼睛中露出迷惘之色;似乎自问;又似乎询问李风云。他想看清未来;但未来笼罩在迷雾中;若隐若现;给他以无穷遐想的同时;亦让他战战兢兢;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恐惧感。

    “东征要继续;东征不能半途而废。”李风云说道;“圣主会愈挫愈勇;首战告败;马上就会开始第二次东征。”

    上次韦福嗣已经从李风云的嘴里听到过第二次东征;但他没有在意;当时没有证据证明李风云所提供的机密真实可信;他本人对东征也还比较乐观;而这一次再听到李风云预测有第二次东征;他不但听进去了;记在了心上;并将其做为自己推演未来局势发展的一个基点;而且他可以肯定;李风云的这一说法不是无的放矢;极有可能源自中枢核心层;也就是说圣主和中枢核心层成员们非常清楚这次东征的难度;自信归自信;但凡事都有意外;所以他们也做好了失利的心理准备;并拿出了挽救之策;那就是进行第二次东征。

    “第二次东征应该是势如破竹了。”韦福嗣顺着李风云的思路;穷尽心力在命运的迷雾中寻找未来的方向。高句丽弹丸小国;国力有限;连绵战争将摧毁它们的国力;就算高句丽人众志成城;誓死一战;就算平壤城高大坚固牢不可破;奈何国库空竭;没有钱粮武器;这仗也就打不下去了。

    然而李风云的一句话却让韦福嗣骇然心惊;目瞪口呆。

    “东征首战告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