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也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你是关陇人?”李密突然问道。

    秘兵肯定出身高等贵族;但高等贵族的子弟太多了;嫡出庶出、直系旁系、主房偏房、本堂分堂;数不胜数。就以山东第一豪门崔氏为例;它有清河崔和博陵崔;再枝枝叶叶的扩展下去;即便是崔氏自家子弟;如果不看族谱;都不知道崔家有多少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关陇豪门世家也是一样;比如陇西成纪李氏;追本溯源到西汉飞将军李广;有一千多年历史;即便从李贤、李远、李穆三兄弟崛起开始算起;也有近百年时间;其直系子弟都有好几百。所以李风云只要不说出自己的真正来历;李密根本无从猜起;但李密实在是太好奇了;转而求其次;先确定李风云的籍贯;由此来进一步缩小推演和猜测的范围

    “某是不是关陇人并不重要。”李风云正色说道;“重要的是;不论东征胜负如何;也不论东都政局如何变化;中土都迫切需要一个储君。”

    李密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思维顿时有些混乱;情绪烦躁不安。如果李风云背后的势力;决意支持齐王杨喃入主东宫;那么自己和杨玄感的秘密谋划十有**要失败。这绝对不行;这一次的机会千载难逢;不惜代价也要在通济渠战场上摧毁齐王。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 
李密沉思不语;竭尽全力推演李风云的秘密。

    现在李风云已经明确表明了态度;他不想击败齐王杨喃;他支持齐王杨喃入主东宫;这使得局面复杂化;一旦齐王杨喃真的问鼎储君;那么以杨玄感为首的一群志同道合者的秘密谋划也就难以实现;但李风云的这个表态内含玄机

    李风云举旗造反彻底断绝了自己的生路;他与皇帝、齐王都是生死仇敌。既然是生死仇敌;那他造反的目标肯定是推翻杨氏国祚;唯有推翻杨氏国祚;改天换地;他才能杀出一条生路。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支持齐王杨喃入主东宫;成为中土的储君?这不是自相矛盾;口不对心吗?

    从李风云刚才透露的一些机密来分析;他的身份肯定非同寻常;这可以解释他为何对东都政局、对国内外局势都颇为了解;而他与宇文述亦有血海深仇;凭这两点便可推断李风云极有可能是某个被宇文述击败的政敌的后代。如此看来;唯有准确推断出李风云的出身;才能猜测到他为何口不对心?他口不对心的目的又是什么?

    如果李风云出身高贵;如果他的家族鼎柱人物是宇文述的政敌;是皇帝要打击的对象;且最终被皇帝下旨诛杀;而李风云恰恰又是近几年“神奇”地出现在大漠边关并成为有名的大盗;那么发生在大业三年的榆林事件就必然是关键。

    大业三年皇帝巡视北疆;北虏诸酋纷纷赶赴行宫觐见;这是彰显中土国力的辉煌时刻;但就在这辉煌时刻;国内的政治斗争亦白热化;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这场政治风暴以宇文兄弟通敌走私开始;到三位开国元勋高颍、宇文弼和贺若弼惨遭诛杀结束。

    三位开国元勋中;高颍是开国第一功臣;功高盖世。高颍以首席宰执的身份执掌朝政近二十余年;诸如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贤臣名将均出自高颍的举荐。圣主当年平定江左;第一辅臣便是高颍。然而;如此彪炳史册的人物;却倒在了皇统之争中。高颍的女儿是太子杨勇的良娣(地位仅次于太子妃的太子妾);杨勇的女儿大宁公主则嫁给了高颍的嫡三子高表仁。这个关系虽然有些乱;但世宦之婚本来就乱;豪门世家的政治联姻根本不顾及伦常。太子杨勇有高颍这个权势倾天的大后台;理应在皇统之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但成也高颍;败也高颍;世事无常;奈何奈何。

    高颍是河北渤海人。渤海高氏曾是山东高氏齐国的皇族;高齐被宇文氏的北周灭亡后;渤海高氏的门第也就不再辉煌。高颍这一房与高齐的皇族血统有些远;与亡国的高氏皇族扯不上太多关系;不过高颍这一房却在中土统一大业中强势崛起;所以渤海高氏虽然不再辉煌;却依旧是山东一等世家。

    中土一统;在关陇的山东籍豪门子弟纷纷回归;他们迫切需要本堂本家力量的加持;以抗衡关陇籍以军功崛起的新兴贵族集团;而以崔氏为首的山东五大豪门、以高氏为首的山东一等世家;等等众多以中土正朔自居的山东贵族因为败在了统一大战中;在政治上饱受关陇贵族集团的打击和遏制;也迫切需要借助在关陇的山东籍本家子弟的权势;东山再起;重新掌控中土权柄;重新做回中土的主宰。

    高颍的父亲高宾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亲信僚属;先帝的父亲杨忠则是独孤信的帐下大将;所以先帝和高颍都是以独孤氏为核心力量的关陇武川政治集团的人。先帝受禅建国;其核心力量便是武川政治集团;但随着中土的统一;中土的政治版图也发生了变化;原本融合了汉虏两姓的武川政治集团也迅速嬗变。

    从历史上来看;随着北魏分裂为东西;西魏又被宇文氏北周代替;北周又禅让于大隋;每一次王朝更迭;武川政治集团都要随之分裂重组。这一次变化最大;杨氏成了皇族;是最为尊贵和最为强大的一股政治力量;其他诸如高颍等山东籍贵族则纷纷回归本堂;也脱离了武川政治集团。但这还不是最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随着中土的统一;中土的政治力量大规模扩大;除了关陇本土贵族集团、河洛贵族集团、以勋贵八姓为首的虏姓贵族集团、融合了汉虏两姓的武川贵族集团外;还加上了山东贵族集团和江左贵族集团;而后两个贵族集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力极为强悍;它们进入政治中心;直接威胁到了关陇政治集团的统治地位。

    高颍理所当然成为山东贵族集团的领袖;他与武川贵族;与先帝和文献皇后渐行渐远;而尤其严重的是;到了开皇末年;先帝的执政理念与高颍的改革思路产生了冲突;先帝的改革步伐越来越快;而高颍则逐渐成为保守力量的代言人。

    高颍的声望太高;权势太大;政治力量太强悍;一旦太子杨勇登基;以高颍为首的保守势力必将控制朝政;山东贵族集团必将东山再起;而先帝的执政理念必定难以继承;改革必定要偏离既定轨道;于是先帝和文献皇后;还有支持他们的关陇籍政治集团;开始以皇统之争为战场;向以高颍为首的保守势力展开了凌厉攻势。高颍倒了;太子杨勇也就倒了。

    圣主登基后;改革加速;随之而来的则是整个贵族官僚集团利益受损。圣主触犯了整个统治阶层的利益;反对者当然越来越多;而圣主登基之初爆发的汉王杨谅之乱;迫使圣主在危急时刻不得不向众多政治势力做出妥协;其中就包括重新起用高颍;于是朝堂上的保守力量大增;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圣主不得不痛下杀手。

    大业三年的榆林政治风暴;实质上就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巅峰对决;虽然也牵扯到了山东人和关陇人之间的矛盾;但这些矛盾不是导致风暴的主要原因;真正的核心因素是最高统治者对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关系到中土的命运;国祚的存亡;必须争个胜负;做个了断;不死不休。

    高颍死了;子孙流配;后代禁锢于仕途。随着他的死去;中土最大的保守势力灰飞烟灭;改革最大的阻碍土崩瓦解;圣主在政治上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高颍是皇帝和宇文述的最大政敌;高颍是被皇帝下旨杀死的;高颍是山东人;高颍家族是高等贵族;高颍曾主宰朝政二十年;高颍死于大业三年的榆林;高颍的子孙后代流配边疆;所有这些都符合李密对李风云神秘身份的推演。如果推演是正确的;那么李风云极有可能是高颍的后代;当然;也有可能是高颍亲信部属或者是家族家将的后代。

    至于与高颍一起死去的宇文弼和贺若弼均是鲜卑人;属于虏姓贵族集团;假如李风云是他们的后代;那么即便造反;也不会得到山东贵族的支持。在当今这个年代;没有贵族支持的反贼;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更不要说形成规模为政治势力所利用了。

    李风云静坐一旁;耐心等待李密的思考结果。

    现在联盟的力量太弱了;必须最大程度地利用这次机会掳掠通济渠;而李密及其背后的庞大势力正好可以给联盟以保护;所以必须想尽办法把与齐王杨喃的决战拖延到七月甚至更迟一些。但李密背后的杨玄感显然对东征还是抱着乐观态度;为了在未来的政局中掌握主动;他必须尽快摧毁齐王杨喃;为此他要确保对通济渠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