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王凝神沉思;久久不语。

    他对白发贼不屑一顾;但非常时刻行非常事;既然韦福嗣推测白发贼有示好之意;那就有必要调整一下策略;假若“诱饵”当真有自己的意志;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对己方来说就是好事;有利于己方杀出陷阱;给东都的政敌们反戈一击;因此应该抱着诚意去见个面;谈一谈。

    “你有几成把握?”齐王问道。

    韦福嗣稍稍想了片刻;说道;“七成以上的把握。”

    齐王很惊讶。李善衡更是诧异;“如果这是山东人的阴谋……”

    韦福嗣摇摇手;打断了李善衡的话;“某决定亲自走一趟。”

    义军联盟总营。

    李密找到了李风云;献上了攻击之策。

    李风云站在地图前;听完李密的解说;思索了很久;问道;“夜袭?里应外合?你有几成把握?某的意思是;假如某的军队在推进过程中;在横渡汴水、睢水和通济渠三条水道的过程中;成功躲过了敌军斥候的探查;悄然抵达官军营外发动袭击;你的内应能否帮助我们顺利打开敌营的大门?”

    李密刚想回答;李风云摇手阻止;郑重其事地说道;“齐王大营就在浚仪和陈留两城之间;距离两城不过二十里左右;敌军的支援会非常迅速;我军攻击时间非常有限;一旦我军未能以最快速度杀进敌营;未能攻敌不备;则后果不堪设想;有全军覆没之危。”

    李密微微一笑;“正因为攻击条件十分恶劣;我们才能出其不意;而敌人亦不会想到;疏于防范;如此则给了我们攻敌不备的机会。”

    李风云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密一眼;皮笑肉不笑;透出一股冷森杀意;“既然有全军覆没之危;既然攻击条件恶劣;某有必要冒险袭击?”

    “从实力上来说;两军对垒;你根本就没有击败齐王的机会。”李密毫不客气地说道;“除了用奇;用诡;除了行险一搏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击败齐王?你能兑现诺言留下来与齐王决战;本身就置自己于死地;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信任某?为何怀疑某对你不利?难道;你坚持留在通济渠;是另有图谋?”

    李风云两眼微眯;笑意更浓;“如果你怀疑某居心叵测;某可以马上撤离通济渠;不过;某已经兑现了对你的承诺;你也要遵守对某的承诺;不要出尔反尔。”

    李密也笑了起来;“这时候你还想安全撤出通济渠?假若某断绝了通济渠;假若通济渠一线的鹰扬府和河南地方乡团宗团一起出手;配合齐王的戡乱大军围追堵截;你以为你还有机会返回蒙山做你的山大王?”

    李风云微笑点头;“如此看来;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已经达成了约定;河南人和颖汝人也开始了通力合作;你们想一口吃掉齐王和某;然后高举着齐王这杆大旗;仿效当年的汉王杨谅;攻打东都;更迭皇统;挑起内战;是吗?”

    李密镇定自若;连连摇手;“你的想像太丰富了;也太幼稚了。东都的事远比你想像的复杂;任何一个变动都会引起无穷变数;所以这世上没有十拿九稳的策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布局;只有始终如一的目标;而我们的目标便是击败齐王。”

    李密手指李风云;神情突然严肃起来;“但你曾告诉某;你支持齐王继承皇统;这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李风云的脸色渐渐阴沉;眼里悄然掠过一丝凌厉杀气。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 
李密显然从通济渠战场上看到了他不想看到的东西;而东都高层传来的指示显然与他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的态度骤然强硬;倚势凌人;向李风云发出了威胁。

    “某还是那句话;某愿意信守承诺;帮助你们击败齐王;但某有个前提;那就是某必须确保联盟利益不受损失;假若某不顾联盟利益一意孤行;联盟豪帅们必然会联手对抗;某将失去对联盟的掌控。”李风云语气平静;态度非常坚决;没有因为李密的威胁而愤怒;“在某看来;你们对东征战局过于乐观;并没有看到东征战局正在发生变化;假若你们能够耐心一点;再等一等看一看;到了七月上旬前后;再依据东征战局的最新变化重新审视一下东都政局;或许你们就能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过于匆忙而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导致在未来的局面中陷入被动。”

    李密听进去了。虽然他对李风云的这种说话方式和口气十分鄙夷;认为有装腔作势之嫌;但李风云对中外大势、东都政局和东征战局的分析非常精妙;其推断也屡屡中的;正因为这种特殊天赋的存在;李风云才在一次次的危机中始终把握着主动。

    就如此次齐王出京戡乱;两万大军呼啸而至;换做任何一个贼帅都不敢挡齐王之锋锐;但李风云就夷然不惧;不但留在了通济渠战场;还摆出了与齐王决一死战的架势。这种做法看上去狂妄自大;荒诞;不可思议;但身在局中的人;看法却截然不同;因为李风云继续掌控着通济渠战场上的主动权;导致他们都很被动;齐王如此;李密亦是如此;结果齐王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纡尊降贵诚心谈判;而李密则另辟蹊径;直接以通济渠的断绝来要挟李风云。

    李密之所以要挟李风云;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无法控制李风云;另一方面则是源自东都杨玄感对东征战局的推断。

    杨玄感认为;东征因皇帝和中枢的决策错误;今年已无法攻克平壤;战争不可避免地要延续到明年;而同一时间;中枢决策层和军方统帅部之间的矛盾亦愈演愈烈;皇帝和中枢埋怨军方攻击不利;而军方则痛恨皇帝和中枢过度攫取军权;事事于涉;外行指挥内行;结果导致双方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而这种冲突必将对这场战争的结果产生深重影响。可以预见;未来东征能否取得预期战果;完全取决于中枢决策层、军方统帅部和东都三者之间能否在政治上达成妥协;而东都政局的稳定尤其重要;所以;杨玄感迫不及待了;在他看来;只要在通济渠战场上击败齐王;摧毁齐王;沉重打击以韦氏为首的关陇本土贵族集团;那么他和元文都等政治大佬就能完全掌控东都;如此便能胁迫皇帝、中枢和军方;从而在政治上赢得更多利益。

    然而;李风云却质疑杨玄感的观点;他告诫李密;东征战局会发生新的变化;而在东都尚未得知这种新变化之前;匆忙做出决策并不合适;一旦这个决策的后果与本方的利益目标背道而驰;那就不可收拾了。

    “远东雨季已经开始了。”李密沉吟稍许;试探道;“远征军还在辽东城下;距离平壤尚有一千余里;待雨季结束;已是七月初;留给远征军的攻击时间最多只剩下两个多月;到那时远征军即便势如破竹;杀到平壤城下也是八月了;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决无可能攻克平壤;所以皇帝和中枢即便迫切想在今年结束战争;但两个多月的攻击时间太少了;皇帝和中枢不得不面对现实;把战争延续到明年。以某的判断;今年远征军将止步于鸭绿水;绝无可能杀到平壤。”

    “所以某说;你们对东征战局过于乐观了。”李风云笑道;“如果皇帝和中枢迫于重压;突然改变攻击策略;决心以武力摧毁高句丽;决心于今年结束战争;那东征战局是否会出现重大变化?”

    李密摇摇头;一口否决;“远东雨季已经来临;远征军的攻击时间已严重不足;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就算皇帝、中枢和远征军都想在今年结束战争;但无论他们的心情多么迫切;事实上都不可能拿出创造奇迹的攻击之计。”

    李风云微微一笑;问道;“北平襄侯(段文振)的遗策呢?”

    “北平襄侯的遗策?”李密吃惊地望着李风云;“北平襄侯有遗策?你怎么知道?什么遗策?”

    北平襄侯段文振三月十二日病逝;临终上奏;但所献计策因为与中枢决策相悖;皇帝和中枢并没有将其公开;亦没有传达至东都;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结果知者甚少;即便是前线的军方统帅;也是直到皇帝和中枢决意执行段文振遗策之时;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礼部尚书杨玄感不知道有段文振遗策;李密当然更不知道;所以李密的吃惊也在情理之中;但连杨玄感都不知道的事情;李风云又从何得知?假如这一消息是真的;那只有一个解释;李风云的背后有中枢核心大员;而这个核心大员就在皇帝身边;深得皇帝的信任。这样的中枢大员本朝只有五个人;号为当今“五贵”;即门下省长官纳言苏威、副长官黄门侍郎裴世矩;内史(中书)省副长官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台长官裴蕴;十二卫府第一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

    一瞬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