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锦也知道,这个身体太细皮嫩肉了,想要从一个没做过农活的少爷变成一个担当起家庭重任养家糊口的男人,都得经历这一步。

    反正他从来不是矫情的人。

    现在外面的日头依然很大,但没正中午那么晒了。

    黎锦在储物柜上抄经论,少年去厨房煮了些消暑的绿豆粥吊在井里冰着。

    少年如今身子还没养好,不能吃冷的,这是给黎锦冰的。

    不一会儿,黎锦的家门就被敲响,原来是李大河的两个儿子抬着一张案几进来了。

    黎锦忙把门开大,好让他们可以把案几放在院子里。

    李大河的大儿子今年二十有五,家里有三个孩子。

    他一看到黎锦,就笑道:“我家最小的那个孩儿昨天还吃了你家的红烧肉,我爹听到后就给你把这案几赶紧打好。还让我跟你说一声,现在家里都不容易,别搭理他们这些泥鳅一样的小孩子。”

    黎锦笑道:“每个孩子也才拿了一块,我家里人够吃的。”

    那男人继续说:“李大牛之前吹牛说读书人赚钱容易,依我看,确实不像咱庄家汉一样卖苦力,但却一点也不容易。

    各行都有各行的难处,咱就不应该贪你家的便宜。”

    村里人太实诚了,黎锦真拿他们没办法。

    这哥俩又给黎锦把案几挪到里屋,刚考卡在床的另一边,靠近窗子的地方。

    少年给两人盛了绿豆汤,又手脚麻利的拌了野菜。

    黎锦在厨房招呼他们,少年去拿了四十文尾款,串好递给他们。

    村里的规矩,给人新做了家具后,主家请搬东西的人喝碗汤,以示答谢。

    毕竟村里人给村里人做东西,可比镇子上便宜多了,基本上就是个辛苦费。

    这俩兄弟吃完,带着钱就走了。

    剩下的碗筷黎锦自己收拾了,他让少年坐在床上:“刚生完孩子不能这么劳累,要不然以后怎么生第二胎?”

    少年本来想把家务做完,听到黎锦的后半句,整个人都蔫儿了。

    他还是想再生孩子的,所以这回再也不敢胡来了。

    黎锦把厨房收拾好,再把搬运案几进来时候的尘土扫出去,最后把自己的书本和纸张都放在案几上。

    站在窗户前,阳光从油纸糊的窗户投射进来,黎锦面前一片亮堂。

    他不禁心有所感,想到几句诗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注'

    直到这时,黎锦才发现,自己之前念书把目的都给本末倒置了。

    他读书,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充实自己。

    至于科举、秀才,这些名利只能证明他最近读书是有成果的。

    不过,黎锦转念一想,自己本就是个俗人。

    正是因为考了秀才可以提高名望,保护家人,还能过好日子,所以他拿这些当目的,也不能说他错。

    黎锦把这本书抄了一半,喝了碗绿豆粥,去厨房给少年煮了碗挂面,上面卧了一只荷包蛋。

    他说:“我去继续种菜,吃完后累了就去睡,碗放在这边我回来收拾,知道吗?”

    少年乖巧的点头,他此前在尚书府也听说过姨娘生了孩子后得静养,但他却傻乎乎的以为那是娇气的表现,为了不让黎锦嫌弃自己,他一直都不敢懒散下来。

    原来……生完孩子后真的得多休息啊。

    少年乖巧的点头,他想,如果一会儿自己不困的话,就把碗洗了。只洗一个碗,不算累的。

    今日黎锦不仅要种新的菜籽,还得给昨天种的地浇水,所以最后直到天擦黑,菜地只种了昨天的一半。

    他想,明儿得多挑几桶水来了,要不然这菜地得种个好几天。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魔女大大的两个火箭炮和风入松大大的一个火箭炮~~啾咪!感恩~~

    感谢 胡图图、不周x10 大大的营养液~~么么哒~~

    文中'注'来自引用,非原创。

    早上好呢!

第25章 第 25 章() 
晚上,黎锦回去抄完书,又用毛边纸继续做最基础的习字练习。

    少年过来看到他在做最简单的练习,微微惊愕了一下。

    黎锦放下笔,转头看过去,询问道:“怎么了?”

    少年微微一笑,眉梢的朱砂痣在烛光下显地格外秀丽。

    他说:“此前我兄长们读书的时候,先生也是让他们先练习最基础的横、竖等。

    之前我见阿锦写字只描红,不练习,想跟阿锦说这件事,但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顿了顿,少年继续说:“如今阿锦已经在巩固书写,倒是不需要我说什么了。”

    黎锦想,他说的应该是原主,所以才不给他提小意见的机会。

    黎锦问道:“你也会写字吗?”

    如今他已经回忆起原主大部分的记忆,也不担心露馅。

    只是原主与少年相关的记忆少得可怜,黎锦只知道少年是自家买回来的,但对于少年的身世,他便不甚了解。

    秦慕文垂下了眼眸,说:“会一点,但哥儿习字又没什么用,所以我学的也不多。”

    黎锦笑道:“怎么会没用?以后咱们家赚了钱,都得你来记录采买事宜,等我字练习好了,还可以来教你。”

    少年眼睛睁得滚圆,看着黎锦,当年就连爹爹也说哥儿习字没用。

    还不如学些琴艺,还能给夫君弹奏。

    可他家夫郎如今却正儿八经的告诉他,哥儿可以习字,以后还得管家。

    黎锦被他的反应取悦,笑道:“本来我得空就可以教你继续习字,但我现在也还在摸索阶段,所以不打算误人子弟。

    等我练习的好一点,这才有自信来教你。”

    至于身世问题,黎锦也没细究。

    就算少年以前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但他现在能沦落到这个地步,证明那个家已经散了。

    再问一遍,等于把人已经结痂了的伤口又活生生撕开一遍,太疼了。

    所以黎锦没有继续这么话题。

    等到少年放下一切,愿意主动告诉他的时候,这才叫水到渠成。

    随后少年坐在床上哄包子睡觉,黎锦练完十张大字,熄了灯,在院子里洗漱一番,伴着蝉鸣声声进入梦乡。

    =

    第二日,早上起床后的一切事宜已经让两人产生了默契。

    少年煮粥,烤土豆,再拌一碗野菜。

    黎锦喂完孩子,洗漱,收拾背篓。

    其实等到下一次卖药后,他就可以攒钱买一个书箱,就像那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书生赶考一般都会背一个。

    一般是用柳条编制,里面放着笔墨纸砚,换洗衣裤等等。

    现在倒是不怎么需要,但等到明年二月赶考县试,得大老远去县里,背个书箱赶路倒比背篓要方便许多,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分门别类装起来。

    而且书箱上面还有遮阳遮雨的篷子,避免里面的东西不被淋湿。

    只不过书箱不能带进考场,能带进考场的只有简易的书篮。

    这日黎锦依旧到的比较早,昨日宋先生给他的经论是分为上中下三部,宋先生只给他一部。

    黎锦算了算,《四书》算大概四到五万字,《五经》能多一点。

    但每本书大概就是一万字左右。

    昨日宋先生给黎锦的又只是一本书的三分之一,其实大概只有三千字左右。

    所以他才能在一晚上抄完。

    黎锦想,他抄书的速度大概是一个时辰三千字,昨儿那本书正好抄了一个时辰多一点,这个速度他还算满意。

    等到把《四书》《五经》抄完,至少也得一个月了。

    这么一想,古代人考试可真不容易,单单是最基础的童生试,就要求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此外还有《圣谕广训》等等。

    在宋先生来布置今日内容之前,黎锦提笔开始默写自己昨日摘抄的内容。

    他昨儿个没有刻意去背诵,但毕竟是成年人的思维,看东西着重于理解,理解了一部分,背起来也就容易许多。

    黎锦写了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时候,陈西然来了。

    他一进来,就上演了‘嗷嗷嗷’几重奏。

    “黎贤弟,你这昨日刚拿到的书,今日就能默写了?”

    黎锦苦笑:“没有,我只是尝试默写,记得还没有那么熟。”

    这本书陈西然之前也学过,他这人记忆力好,把黎锦写过的大致扫了一遍。

    “尝试默写你也没写错啊!我还以为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