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比起这个,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姬月华自问绝不可能看错的。。。。在他回来的时候。前方的靶上的确是连。一。枝。箭。矢。都。没。有。。
然后,奇迹就在他的眼前发生了。
于同一时间内,所有的靶子,都被射中了数量相若的箭矢。
不可能有误会的,那“啪”的一记响声。远比起平素射中靶子时的声音更为响亮,无法想象是射中一箭乃至数箭便能比拟的声响。唯有同一时间内,数十枝箭一同射到靶子上这种不合理的解释,才是最合理的可能。
姬月华敢肯定自己甚至没有眨一下眼睛。。。然而,那曾被八意咏琳夸奖过的动态视力,别说是看到八意咏琳上箭﹑拉弦的动作了,就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完全不知道。感觉上就像是只有他一个人的时间被暂停了,世界乘着那个空隙悄悄的运作,然后又突然将他唤醒似的。
“你知道吗?人类的大脑和感知能力,其实比起想象中的还要软弱无力。要是肉眼勉强还能跟上某事物的速度的话。那么人们说不定还可以给看到的景象排一下先后次序。然而,假如该事物的速度太快,甚至远超了能留下残影的速度的话。。。这时,不管是再快一点,还是稍微慢一点,对于什么都看不到的人来说,都只会留下“同一时间”,和“记忆断片”这两种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零点零零零零零一秒的时间,与零点零零零零零九秒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差距。而你所说的扣下扳机。与拉弓上箭,对于我来说就和零点零零零零零一秒与零点零零零零零九秒之间的差别一样,换言之就是没。有。差。别。。能够理解我所说的事情吗?”
因着现实带来的冲击与违和,大脑中浮现了前所未见的眩晕感。。。连带着。就连八意咏琳解说的声音也变得好像有点飘浮不定的。
好不容易才忍下了眩晕带来的不适,胃袋中一阵阵的难受。在大脑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下,姬月华想也不想便煽了自己一记耳光。
“疼。。。看来不是在做梦的样子呢。”
脸上虽然热辣辣的一阵疼痛,却强烈地提醒姬月华眼前之事的真实性。
没有怀疑的余地。
他提出了枪械比起弓箭更方便更快捷的看法,然后八意咏琳用违反常规的实力,以十倍的力度将他的看法煽回去了。这就是发生在他眼前的事实。
“怎么样?看你的样子,好像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件事情呢?嘛,不过就是这样才正常呢。人类的大脑,有着一个自我防卫的保护机制。在看到超乎想象的事情时,总是会先行质疑事情的可信性,而不是去想会不会是自己的见识太浅薄,眼光太狭窄。你刚刚之所以会煽自己一巴掌,也是为了确认这是不是在做梦吧?这也是人之常情。。。”
就如同刚刚眨眼间把弓拿出一般,眨眼间,银白色的弓又从八意咏琳的手中消失。
看着姬月华那一脸难以言喻的表情,八意咏琳很是自豪地笑了一声,语气还是一贯的自傲。。。然而,在不为人知的角度里,双眼中却同时闪过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说实话,她刚刚展现在姬月华眼前的绝技,毫无疑问地,对于暂且还算是“正常人”的姬月华来说已经完全是另一个领域的事情。
举例就如,要是跟三百年前的人类说,其实要制造能挥出冲击波的刀剑并非难事的话,即使当场演试一次,当时的人类一定也会猛揉眼睛,以为自己在做白日梦。
作为一个兼职医生的科学家,人类会有这样的反应,对于八意咏琳来说已是司空见惯。
姬月华会给出这样的反应是完全不能责怪的,因为那才是“正常”的反应。
只是。。。八意咏琳,从心底里,不太喜欢这种“正常人”的反应。
ps: p。s。1:从中午开始就像前天一样,头晕厉害。。。好不容易总算是码完两更。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没存稿的人来说)没了拿全勤的拘束,码起字也轻松不少呢。
p。s。2:不过,书评。。。容作者君明天再回,精神极限。
五十四…天才的想法()
正常人会有正常人的行为举止,这才是“正常”的。
可是,八意咏琳却是天才。她想看到的是能跟上“天才”脚步的人,而不是会做出“正常反应”的“正常人”。
即使是“天才”,也会有惊讶和不懂的时候。因为,世上的事物何其多,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跳过婴儿的阶段,自出生以来便懂得所有的知识。
在同样的框架下,与所有人一样,遵循着某些的规律,但是,在最后却得出与众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天才的“质”了。
在八意咏琳的角度来看,天才的“质”,主要受两者所影响。
第一点是天赋。毫无疑问,所有人在不同的领域之上,自然会有“擅长”的事情和“不擅长”的事情,即使付出同等的努力与心思,得来的结果也绝不相同。
这种绝不会被时间或者外力干预,从出生开始便已命中注定,如同掷骰子一般的随机设置,谓之若“天赋”。
第二点是接受的能力,又或者准确来说,是适应力和承受力,与“意志”一词有些许共通的性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接触到超乎想象的事,婴儿的时候是这样,就是长大成人后也不会变。人类自我建构出来的“世界”是狭小和“残缺”的,正因如此,人的一生一直都在学习,为的正是将这“残缺”和“狭小”的世界变得稍微“宽大”一些﹑“完整”一些。然而,在人类从“婴儿”进化成“成人”的阶段中,接受的能力却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渐渐衰退。
婴儿自知什么都不懂,所以在接触到世间的一切时,才能迅速地学习到一切。成人却不然,正因为灵智已经渐渐成熟,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所以在接触到自己不曾经历,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才会抱有异常的抵触。宁愿去质疑,宁愿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即使偶尔有一刻可能接受了,只要一旦遇上错折便归疚于“做不到那才是正常”的。而不愿去想会不会是自己的眼界过于“狭窄”,自己的灵魂过于“弱小”。
好奇是不要紧的,重点在于能“接受”。排斥的本身不会带来进步。敢于接受自身的见识贫乏,能够快速地调整以“自我”建成的“世界”,从始到终都笔直地往着同一个地方进发。这才是谓之若“承受力”。
唯有天生便拥有异于常人的触觉,那才拥有成为天才的“基础资格”。唯有“承受力”这条打开大门,让道路一直延续下去的钥匙,那才能确保在这条不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当中,又以后者为重。
具有“天赋”的人,不一定有“承受力”。具有“承受力”的人,也不一定有“天赋”。
但是,能够结合这两者的人,却必然谓之若“天才”。
八意咏琳最初之所以会对姬月华感到兴趣,那是因为他的举动﹑言行。乃至他整个人,在这个名为“海岸防卫总司令部”的地方,都是一个不合理的存在。
明明是小孩子,却置身于理应与“小孩子”一词最无缘的地方,并且认识“正常人”可能十辈子都攀不上关系的大人物。
明明不清楚对方的身份,却会在无法肯定是否有利益的情况下,无条件地帮助一个完全不知道是谁的陌生人。
这样地,浑身上下彷佛都由“不合理”组成的一个小孩子。不自觉地,八意咏琳便向他伸出了援手,协助他进行所谓的“强化计划”。
原先的时候。不过是无意之举,也没有打算会花多少时间。
给“正常人类”使用的药剂,毕竟不是八意咏琳主力研发的范畴。她是技术开发局的局长,负责的始终是与神喻科技相关的项目。在姬月华身上试药一事。稍微感兴趣是真的,可是若说并不重要,也没有什么不妥。
要是在姬月华身上做的实验结果不理想,或者不如想象中有趣的话,反正已经给了他强化身体的药剂,对方帮自己找来磁卡开门的恩情。自然一笔勾销。
抱着这样的想法,渐渐地,却被姬月华身上的那不合理的实力和成长速度吸引,于工作﹑睡眠与研究三者中硬生生的抽出时间,陪他来这里,想要看一下对方到底能走到多远。。。。不知不觉间,八意咏琳便已经在他的身上投入了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八意咏琳并不喜欢与“正常人类”交谈,因为“正常人”往往跟不上她的节奏,而且是在很多方面都如是。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