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放心上,你这个爹啊……”
“这不是爹的意思,是儿子的意思。”凌飞摇首道,“娘不必怪爹,是儿子让爹不上折子的。”
“为何不让你爹上折子?”宁氏一愣。
“儿子如今毫无建树,再加上儿子的出身……府中还有大哥二哥,”凌飞看了宁氏一眼,语声低了些却坚定,“如今让爹上折子,即便是陛下准奏,只怕也不能服众,儿子不想如此。”
宁氏柳眉一竖:“可是他们又说了什么了?你同娘说。”
“并无,是儿子自己这样想。”凌飞不愿说出真相,只安抚宁氏道。
宁氏面色依然不好,看他一眼,冷哼道:“你也不用替他们隐瞒,你不说我也知道!就算你不是我生的又如何?你娘难产去了,临死前将你托付给我,你一生下来就是我抱在怀里养大的,他们那两个娘抱了他们几回?什么出身不出身?谁敢说你不是我儿子!两个偏房生的贱种又能高贵到哪里去,不服气倒是到陛下皇后跟前去分说分说,只在你跟前说些酸话——也就这点子本事!”
“娘,您别生气。儿子没别的意思,娘对儿子的恩情,儿子一日不敢忘。”凌飞握住宁氏的手,“儿子是想凭儿子的本事争下这爵位,娘放心,儿子定不会让娘丢脸。娘就相信儿子这回吧。”
宁氏看着他,轻叹了口气:“娘自然是信你的。只是此事你还是想得太轻率了些。这些人的心大着呢,这世子之位一日不定,他们也就不会死心。你想的虽也是道理,可你还是不明白,有些东西必须要放到自个儿口袋才是正理。什么名正言顺,什么服气都是假的,结果才是最紧要的。咱们这样的人家,若是处处讲光明正大,可到不了今天。”
凌飞笑了笑,不接话。
宁氏一脸没奈何:“算了,同你说这些你也听不进去。明日可是要走?路上幸苦,早些回去安置吧。”
凌飞应下,行礼告退。
目送凌飞离去,宁氏面上的笑容收起,吩咐一旁的古嬷嬷:“明日去查查,这几日谁在宁哥儿面前嚼了舌头!”
古嬷嬷点头,又感概道了句:“少爷极聪慧,可看着,还是年轻了些,不够经事。”
宁氏目光深长地挑了挑眉:“也无妨,凭那边两个,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儿!宁哥儿想玩,就由他吧。对了,宁哥儿明日就走,这回是来不及了,简王府那边你去递个话儿,就说眼下不得空,过些日子荷花开了,我再请世子妃同还玉郡主过来赏花。”
“奴婢明白。”古嬷嬷应下,想了想,荷花花期是六月,可如今才三月,便问,“要等到六月,是不是太久了些?”
“宁哥儿如今替陛下办差,这里头的事,我也不好过问。何时办好办完也不知。不过六月是定会回来,亲事虽是咱们先提,可也不必太过上赶着。”宁氏淡然笑了笑,“那日世子妃托人带话说是想见见宁哥儿,我看倒未必是她一个人想见,她膝下就还玉郡主这一个女儿,听说是个端庄大方有主意的,这里头未必就没她的意思。宁哥儿往回在宫里虽然也见过,但毕竟男女有别,加上宁哥儿性子傲,也不爱同那些个贵女亲近说话。她想见见说说话也属情理当中,不过,咱们同意是同意,这日子就不必迁就了。”
古嬷嬷闻声才想起来,六月初三乃是宁氏生辰,这一日前,按凌飞的孝顺,定是会回来替宁氏祝寿的。
想明白缘由,她也就笑道:“还是夫人想得周到,是这么个理。咱们少爷要样貌有样貌,要本事有本事,这王都要寻比咱们少爷出众的可是难找,简王府既然提见面的事儿,想必心里已是肯了八分。反正少爷年纪也小,咱们也不着急。不管娶哪家小姐,咱们少爷都一样孝顺,夫人就等着享福吧。”
最后,古嬷嬷还不忘捧宁氏一句。
宁氏唇角翘起,微微自得一笑。
“不过——”古嬷嬷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奇异。
宁氏“嗯”了声,示意她说下去。
“夫人,您说这米家是不是招了什么邪祟东西啊,您看世子妃这一辈儿,两个亲兄弟,老大虽说成亲晚,可道如今也有五年了,身边一个正房四个侧室都齐全,听说侍妾也收了不少,可这么多年要不就怀不上,要不怀上就养不住,都三十四了,连个闺女都没养下,还有老二,也成亲三年,听说前些日子也流了一个,”古嬷嬷稍稍低声道,“这米家家主这一支如今竟然只得外嫁的世子妃生养了一个还玉郡主,咱们这样的人家里,即便是子嗣少也没少成这样的吧?一个女人生养不出来还说得过,个个都这样,夫人您说是不是招了邪啊?”
宁氏闻言淡淡而笑:“还不止她这一辈儿,米家倒霉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往前数几十年,米君行没当家主前,可是有两个一母所出的嫡亲弟妹。听说当初米君行还有一个异母兄弟,,米君行二十八岁才成亲,比他那个老大也就早一年,你以为如何?如今他虽是家主,可当年资质还真不如何。宁哥儿眼下才十八,已经等着破心法六层,米君行当年可是满了二十八才突破六层。他那个异母兄弟虽也比不得宁哥儿,可比他还是强不少,不过是侧室肚皮里出来,出身稍弱了一线。他那两个亲弟妹,妹妹早年本是定了亲,后来得了怪病见不得人,定亲那家就先抬了侧室进门,这脸打得啪啪响,后来病好了又不知怎地突然急病死了。”
宁氏挑眉轻轻笑了笑,剩下的话没说下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包氏父子()
“这事儿奴婢还真不知道,这米家小姐……也太没气运了些。”古嬷嬷接了句,后面的事儿不用宁氏说,她也是知道的。
米家在王都也是有头有脸的经年世家。
现任家主米君行时年七十七岁,在上士族众多的当家人中,算是大器晚成型的典型。
不过如今的王都人对米家印象深刻,一是来自于米家嫡支这一辈儿子嗣艰难,米君行大器晚成但并不好色。一女两子皆是从正室肚皮里出来。
可除了早早外嫁到简王府的长女米萱芝生养了一个还玉郡主,她的两个弟弟米自维米自勉皆无生养。
这印象深刻之其二么,就是多年前一桩沸沸扬扬的旧闻了。
当年米家嫡系的嫡支次子,米君行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米君竹好文不好武,最后竟然为了一个良籍女子闹出了一场出族大戏。
那女子虽是他恩师之女,但毕竟只是一个良籍,上士族可娶四个侧室,若是他娶做侧室也不算辱没,可他偏偏坚持只娶那女子一个。
最后也不知怎么地,还被他犟成了,米家答应他只身出族,让他带了那女子去了云州乡下安家,再也没踏进过王都一步。
古嬷嬷想起这桩旧事也有些稀奇:“这米家老二爷也不知怎想的,不过一个女人,咋就啥都不要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后不后悔?”
“如今?哪里还有如今——”宁氏笑道,“二十年前人就死了。”
古嬷嬷惊诧“啊”了声:“二十年前就死了?”
宁氏懒懒点头:“不光他,听说他那独生子还死在他前头,死的时候才二十九——估计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他那妻房是早年难产死的,想是一时受不住,也就跟他儿子前后脚去了。还好他儿子成亲早,留个两个儿子下来,要不他这一房客就算绝了。”
古嬷嬷露出些唏嘘惋惜:“这米家还真……”
不顺的人家不少见,但不顺成米家这样的,还真不多见。
“有何好叹气的,米君行这老头子可不是盏省油灯,这里头指不定有什么阴司呢。”宁氏勾了勾唇,眼底一抹嘲讽,“要说啥事儿没有,我可不信。”
古嬷嬷若有所思:“那夫人觉着啥事儿?”
“我哪儿知道,我又不是江湖百晓生,离我八竿子打不着,我管他作甚。”宁氏淡淡道,“反正无风不起浪,再说哪家没点子事儿,只是看大看小罢了。随意说说,天大的事儿也牵扯不到咱们身上。”
古嬷嬷赶紧附和笑道:“是是是,夫人说得在理。”
主仆二人气氛正和睦,一位丫鬟快步进来禀报:“夫人——”,喊了一句,面上露出些难色。
古嬷嬷见状:“何事?”
那丫鬟这才小声道:“那包大志……还在外头。”
宁氏正端起茶喝,闻言蹙起眉心,古嬷嬷瞄了一眼宁氏脸色,低声呵斥:“你们怎么办差的?不是让你们把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