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子的声音依然很冷,却恭敬了几分。
唐夜雅虽然有些诧异,不过迅速恢复了平静,对这个残月反复无常的态度,她本能地有些怀疑,总觉得她这句主人叫的心不甘情不愿。
淡淡地嗯了一声,太子妃继续着手中炼化的动作,随意地问道,“你为何在蓝妖戒中?”
蓝妖戒中的声音忽然消失了,唐夜雅也不催她,将灵力不停注入到炼丹炉中,感受着火兽尸体的变化。
玄天阁的上空,一抹金色的身影快速闪过,伴随着猎猎风声,踏剑的身影飞跃了几十里,最终停歇在几阶石阶的上空。
双脚轻巧落地,冰凌剑自动飞回剑鞘中,楚风瑾迈着大步,越过几丛灌木,走到属于唐夜雅的山洞外。
洞口被唐夜雅设了结界,楚风瑾二话不说将结界破开,然后走到山洞中。
山洞摆设十分简洁,楚风瑾拾起地上铺着的蒲团,给它施了个净身术,然后收进自己的储物戒指中。又四处打量了一番,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给雅儿带过去。
山洞外忽然有一阵灵力波动,楚风瑾回过头,走向洞口,就见一只灵鹤朝着洞口飞来。
第389章 要事相商(1)()
那是用来传递信息而用的灵鹤。
难道又有什么紧急状况么?
楚风瑾伸出手,那灵鹤感受到他的气息,就直直飞进了山洞,落在他的手中。
手中结印,灵鹤就化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速来议事殿,有要事相商”,落款是他的父皇。
双手将白纸揉在一起,手再分开时,字条已经消失不见。
楚风瑾知道这次肯定是急事,不然父皇也不会亲自给他传信息。
不过,既然来到唐夜雅的山洞中,楚风瑾就想着一次将东西带全,并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再度巡视了一遍山洞内的所有物件,视线最终落在角落处的尖嘴水壶上。
上次寻宝出发前,唐夜雅就是提着这个水壶,小心翼翼地给她种在山洞外的山茶花浇水。
楚风瑾想起那时的画面,心爱的女子沐浴着阳光、悠闲自得地将面容贴近芬芳的山茶花,带着淡淡的笑容倾斜着手中的水壶,水流静静坠下,他顿时想起一个词:人比花娇。
走到山洞的角落,楚国太子拎起那只水壶,迈开长腿走出山洞,从山洞外的山泉中灌了一壶水,然后走到被白色栅栏整齐围好的一小块花圃前,学着唐夜雅的动作细细地浇花。
深秋,正是山茶花的花期,白色、粉色、红色的山茶花一簇簇地绽放着。
楚风瑾想着这次闭关不知多久,如果雅儿回来山洞时,若是还能看见这些山茶花开放着,一定会很开心,也就情不自禁的笑了。
抬起手,捏了一个手诀,一只灵鹤凭空出现,飞出山洞。
楚风瑾在山洞外重新设下结界,担心若是雅儿哪天突然想回山洞、以她的修为恐怕打不开他设的结界,因此只用了几分灵力。
准备妥当,楚国太子看着飞走的灵鹤,驾着冰凌剑,直奔皇宫。
庄严肃穆的议事殿内,楚王高坐在大殿中央、石阶之上的龙椅上,一脸凝重。
殿下两侧站着骁远大将军武安邦、兵部尚书李广凌、丞相王华和太傅唐槐杰,皆是拧眉沉思,不敢做声。
“太子殿下到——”太监尖着嗓子的声音陡然响起,让议事殿中凝着的气氛微有波动。
楚王立刻抬起头,双目直直地盯着议事殿关着的门,动了动手指头,仿佛终于盼到了这一刻,短促地道了两个字,“快传。”
议事殿门侧的守卫恭敬又迅速地从内测拉开大门,伴随着沉重的开门声,阳光豁然从门缝中闯入这个凝重的空间。
在一片明亮的光线中,楚风瑾踏着沉稳的步子,迈过高高的门槛,踏在大理石地面上,带着儒雅的笑意,与殿内其他人面上的焦灼神情迥异。
走到殿前,楚国太子恭敬地躬身行礼,“拜见父王。”
端坐在龙椅上的楚王应了一声,看着自己的皇儿神光炯炯、文成武德,心情好上几分,眉眼的愁容散去些许,抬起手挥了一下,“瑾儿,坐。”
周围的文武官员也都拜见太子殿下,楚风瑾温和一笑,率先坐在红木座椅上,其余官员也纷纷落座。
楚风瑾抬头看着高高的龙椅之上的一国之君,又见朝中重要的文武官员都已在此,心想此事绝对与外患有关,开口问道:“父王,此番传儿臣来,所为何事?”
第390章 要事相商(2)()
自从楚风瑾进入到议事殿起,殿内的楚王和众臣都觉得太子的气息又强大了些,都猜想他的修为又有所精进,心中都为楚国盛世基业的巩固感到欣慰,可是一想到眼前的难局,又一个个愁容满面。
楚王看着自己的皇儿,心中也难掩震撼。楚国历朝历代都有“立长”之说,嫡出的长子按照先律就是一国的储君。然而,楚王楚恒一共有有三个儿子,皆是王皇后所生,心性却各有不同。
长子楚风岚一心求仙,根本无心政事;二皇子楚风羽留恋花丛,生性散漫,难当重任;只有三皇子楚风瑾满腹经纶、文贤武成、又沉稳儒雅,实在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楚恒这才果断决定,不遵照先例“立长”,而“立贤”,立三皇子楚风瑾为太子。
册封之日,楚恒曾送给他最器重的儿子楚风瑾一句话:“瑾儿,纵然你有惊世之才,父王也不求你能开疆扩土,只求你能勤政爱民、让楚国子民远离战乱,以保国泰民安。”
这是坐拥楚国万里江山、戎马一生的楚王,给未来的接班人的忠告。
那日,年仅十六岁的楚风瑾细细聆听父王的教诲,垂下俊雅的脸,重重地应了句:“是,儿臣谨记。”
楚风瑾明白,虽然自己一直韬光养晦,从未想过要从两个皇兄身上夺过太子之位,可是他紧敛的深谋远虑、卓尔不群,却一点也逃不过能让楚国强盛百年的父王的火眼金睛。
甚至于,楚王早就看出,这个孩子的脚印不会甘心只踏在楚国的土地上,他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有着四海归一的雄心壮志。
然而,这个国家的子民在过去的百年里,过了接近五十年南征北战生活,才换来了约五十年的安居乐业。
楚王,实在不愿楚国的子民再受战乱之苦,哪怕是开辟疆土凯旋,也要有无数年轻的生命陨落、无数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
此刻,楚王看着楚国未来的主人,将眼前的困扰局面娓娓道来:“近日来,我国境内有数百个男童离奇失踪,就连南国和左丘国都出现了类似的状况。上个月南国皇室的两只灵鹫被玉魔宫所掳走,至今下落不明”
楚风瑾微微蹙眉,灵鹫失踪的事情,在他去寻宝前,幕僚张权、韩离已经向他汇报,但是男童失踪的事情,难道也是那时他急着救雅儿时,没有听到的消息么。
陷入沉思的三皇子缓缓开口:“三个国家同时出现了男童失踪的现象,绝非巧合,这三个国家内都有玉魔宫的分堂,我想诸位也都猜想此事与玉魔宫脱不了干系吧。”
提到玉魔宫时,楚风瑾巡视了一遍众人的视线,见每人的眼神都如他预想的一般微微一颤,转头对着楚王继续说道:“下个月十五,乃是玉魔宫每三十年一次的祭奠魔妃的日子。因此儿臣猜测,这次男童与灵鹫的离奇失踪,很可能就是因为这次祭典。”
第391章 要事相商(3)()
祭典。
三十年前的祭典,何等惨烈!
虽然那时的楚国的经济与民生已经从之前的连年征战中复苏,但是每每回想起那日的血腥场面,楚王仍是为惨死的生灵深深皱起了眉头。
竟然已经过了三十年么,时间如白驹过隙,让这个为楚国日夜操劳的君王、生命长于寻常百姓的修士也忍不住感叹韶光易老。
“众位卿家有何见解?”楚王收回记忆,看着殿下坐着的心腹重臣。
丞相起身拱手,“启禀皇上,既然南国已经提出要与我国联手围剿玉魔宫,臣以为此次祭典正是行动的绝佳时机。我们可以派出士兵埋伏在男童中,混入祭典内。待里应外合之时,既可以救出被俘虏的男童,又可以重创玉魔宫。两全其美。”
楚王面色平静,转头看向其他人,正好对上太傅唐槐杰的目光。
楚王胸襟宽广,容得下不同意见,也能在各方提议中取其精华。如此广开言路,朝中大臣才敢直言不讳,而不用担心一言不合就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