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至高密令-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一毫的从市场上挣回来的话。

    那么公司内部的矛盾和争夺就只能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家手里就这么一块勉强充饥的饼,你多一口我就少一口,这种情况下一旦矛盾爆发,内部斗争就会显得异常惨烈。

    这就是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的奥妙。。。。。。

    梁永清非常走运,他领导的是一个扩大增量型的公司,所以他肩上的单子在不断爆发的市场业绩面前变得非常微小,任何错误和瑕疵,在暴涨的业绩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耀眼的业绩光芒万丈,掩盖了所有的不足。

    仅仅上手两个多月,永生科技就在黄总的资金支撑下,在梁永清的掌控下,迅速由一家皮包公司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型公司,并且这种增长的态势丝毫没有停止。

    作为最大的现金奶牛,苏拉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与公司的其他业务模块,清洁菌虽然市场开拓形式同样一片喜人,但是相对于女人对于美丽的狂热购买力,还是显得黯然失色,这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消费行为。

    当公司的架子大概撑起来之后,开始不断有新的业务导流进来,先是巨鸡业务,然后是近鸟龙业务,后来慢慢增加了中小型恐龙的相关业务,以此为依托,永生公司开始从不断扩展它的产品线。

    由单纯的产品型公司,养殖类畜牧公司,向一个研发型的复合集团转型,各类基因制剂,各类细胞工程仪器,先后加入到公司的业务目录中。

    有苏拉这个现金奶牛,梁永清有足够的资金拓展业务线,把李孟华不断拿出来的各种高新科技,慢慢转化成实体,变成工厂,变成研究所,变成仪器,变成生物药剂,变成快消商品。。。。。。

    永生科技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生物工程和基因领域,变成一个涉足领域广泛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

    吉尔·勒布雷被抓时潘秋生很是紧张了一阵子,生怕自己被牵扯到,那段时间他干脆没敢回国,一直逗留在海外。

    好在吉尔很快被遣送回国,事情也没有扩大化,徐厅长和那个海关关员被抓起来,吉尔带到大袁帝国的几个人手也被批捕,除此之外就没再波及到旁人。

    潘秋生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他施施然的回到国内,接着当他的总经理。

    本来以为好日子会这么一直持续下去,但是潘秋生的好心情被最近强势崛起的永生公司被打破了。

    永生公司主打的产品就是苏拉,而苏拉简直是化妆品公司的天敌,只要它的市场渠道铺设完整,产量也跟上,苏拉这一个产品,就能毁掉欧莱雅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

    所有与皮肤清洁有关的产品,所有与保湿锁水有关的产品,所有与养护调理有关的产品,所有与防螨治痘有关的产品,所有与美白护肤有关的产品,所有与防晒有关的产品。。。。。。

    所有与皮肤有关的产品,整整十几个系列的产品,都将被苏拉打得一败涂地,在苏拉面前,所有这方面的产品都会被强势扫出市场。

    比较巧合的是,欧美崇尚健康的小麦色肌肤,对美白产品不太感冒;而亚洲区域恰恰相反,这里崇尚的不是日光浴之后的麦色肌肤,在这里,白就是好,嫩就是美,白嫩就是正义。

    整个集团80%的美白产品都是供应给亚洲区域的,而苏拉主要功能刚好强效覆盖美白产品。

    潘秋生有一种强烈的帝国斜阳之感,一种老大帝国面对新兴势力挑战,无奈而又凄凉的垂暮感!

    他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他非常清楚,所有化妆品,只要是同功能的,在苏拉面前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而苏拉。。。。。。

    曾经有过机会,能够把苏拉夺过来,等吉尔失败之后,苏拉重现人间的时候,潘秋生就明白,这次苏拉再次回归,就彻底变成一个谁也无法撼动的铁板了。

    就是用脚后跟思考都能明白,这回苏拉的后台肯定含金量非常之高,再也不复琳琳那种随便什么人都能欺负的草根小丫头了。

    苏拉动不了,套上了冷枪暗箭攻击反弹光环,正面竞争又干不过人家,未来的前景。。。。。。

    永生刚刚开始成长,现在苏拉的市场盘子还不大,它所占据的市场在欧莱雅庞大的体量面前还显得微不足道,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一年以后,三年以后,事情就不会还是这样了,倒时集团一定会痛彻心扉。

    潘秋生想得很清楚,对于欧莱雅来说,苏拉完全是一种天敌一般的产品,规模和体量在天敌面前毫无用处,只会让对方吃得更加畅快。

    如果他还想把这个总经理干下去,还想把好日子继续下去,那么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了,否则最迟三年,他将会眼睁睁看着集团的化妆品业务在大袁帝国遭受巨大的失败。

    怎么办?

    政治层面的较量暂时不用想了,吉尔的遣送让潘秋生很明白,这方面成功的可能非常微小。

    正常的商业竞争也可以面谈了,在天敌一般的产品面前,商业智慧是没有发挥空间的,在足够强的力量和大势面前,这种层次的抵抗都是螳臂当车。

    潘秋生想了很久,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是可行的,那就是从资本层面想办法,既然我无法抵抗你,那么就与你融为一体!

第193章 熊爸爸() 
潘总在绝地求生的时候,在青萍之末,一点点小风正在改变方向。。。。。。

    首先是内阁里排位第五的钱大学士,他在出席一次经济论坛的时候,发表了名为‘促进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各学科作用,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演讲。

    在演讲中,钱学士重点讲了未来的高新科技产业布局,强调智能化将会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帝国必须抓住这次机遇;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生命科学,同样会是人类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各大院校研究所要有前瞻性,提前培养合格的生命科学人才。

    无独有偶,在不久之后,常州市举行的一个生命科技产业园的奠基仪式上,出现了排名第三的沈大学士的身影,沈大学士在随后的讲话里,要求当地政府重点支持生命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要只看政绩,还要看到未来,科技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帮助企业承担和分散一部分科研风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内阁各大学士,在出席各种活动,进行各种媒体亮相的时候,不约而同的,或多或少的都会提到生命科学、生物科技、基因、生物这些字眼;有的是在做指示,有的是在发表演讲,有的则是在调整产业政策。

    内阁里传出的声音,每一句话都会被人不断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没人会把内阁的任何一句话当成废话,内阁的每一个表态,每一个观点都会被人翻来覆去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内阁传出来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都会被人斟酌了再斟酌,考量了再考量,里面不定会隐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隐喻了什么隐晦的暗示。

    跟着内阁的调门,大把官媒追随内阁精神,开始重点报道生物相关科技的进展,有的报道科研进展,有的专门报道近几年发生的生物事件,有的报道生物产品的进步,有的报道生物类公司的发展。。。。。。

    不知不觉间,袁帝国的民间开始吹起一股生物科技的流行风,商业圈的人开始热衷于谈论生物,热衷于谈论基因,似乎生物科技正在成为商业圈的流行热点。

    在这种氛围下,提前布局的永生公司就被人扒了出来,作为生物科技公司的一个成功典范,被人不断拿来宣讲。

    有永生科技这个成功先例在前,很多投资公司、基金公司、财富公司、资管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纷纷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在生物科技上,闻风而动,准备在市场还未起来之前,压中几匹未来的黑马。。。。。。

    。。。。。。。。。

    “局座!还是不行!”一个探员沮丧的向刘怀毅汇报。

    “真尼玛难搞!去!把李老师请过来。”刘怀毅抓抓头,感觉最近头发好像有多掉了几根,难道年纪大了,自己要开始向聪明绝顶发展?

    “老刘,你找我?”

    “小右一直不招供,根本不与我们进行任何交流,你有什么办法吗?”

    “技术上恐怕没什么办法了,它本身就与人类的生化基础不同,现有的对付人的药剂对它很难奏效。我觉得咱们还是得在方新身上想办法,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