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呜呜呜~~~终于有人安慰我了~~~”
黄总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痛哭不止,他怀里抱着的哈士奇一脸好奇的瞅着他,任由他抱着,任由他在自己的毛上又是擦鼻涕又是抹眼泪的。
“呜呜呜~~~人都是特玛德没良心的东西,还不如一条狗呢,以后你就是俺兄弟了,以后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再也不理这帮没良心的东西了!”
“走!兄弟!跟俺回家!”黄总眼泪都流干了,哭也哭够了,擦了一把鼻涕,领着哈士奇就往回走。
哈士奇也是自来熟,居然亦步亦趋的就跟在黄总脚边,一点也不认生。
在阳光明媚的正午,黄总身边走着一条狗,走在人流熙攘的街道上,反而走出一股萧索沧桑的感觉,那深沉的背影上分明写着——认识的人越多越喜欢狗!
。。。。。。。
谭静作为女同事,还是个美女,很走运的没有经历黄总经历的那些不堪回首的事情。
这天她被提审。
“你可以回去了!”审讯员刚刚坐下,就直接交代道。
“噢~~~我的事完了?”谭静的脑筋还有点没转过来,迟疑了一会才问道。
“是的,对你的调查已经结束,没发现任何问题。不过强调一下,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秘密,回去之后不准跟其他人提起,这里是保密协议,你签了就可以走了。”
审讯员递给谭静一张纸,上面简单的罗列着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各种保密要点,以及违约的惩罚措施。
谭静刷刷刷签完字,“这就完了是吧?”
“是的,你的个人物品在出门的时候领取,以后你还是个自由的公民,这次秘密传唤不会在你的档案、信用记录、警务记录里留下任何痕迹,你就当找个地方临时度了几天假好了,你也可以用这个说辞答复你的亲戚朋友。”
“好的。”谭静点点头,临着走出门的时候突然转过头来。
“那个。。。。。。我能问个问题嘛?”谭静迟疑着,脸色微红的问道。
“你说?不过如果涉及到保密内容,我是不会回答的。”审讯员想了想,点点头,毕竟美女还是要受优待的。
“既然我们都被协助调查,你们又一直问方新相关的问题,那我能问一下,方新现在怎么样了吗?”谭静关心的问道。
“。。。。。。”审讯员想了想,“。。。。。。鉴于你跟方新的特殊关系,我就稍微多透漏一些。”
审讯员的话让谭静充满了希望。
“方新也在我们这,当然不在这个分部,他在别的地方。他呢。。。。。。恐怕是一时半会出不去了。”
审讯员的话让谭静先是一喜,接着就是一惊,她连忙追问。“为什么?”
“怎么说呢。。。。。。方新是这次你们协助调查的主要动因,他的事非常关键,他能不能出来非常不好说,按照以前的案例,出不来,在里面待一辈子的可能非常大。”
审讯员的话让谭静花容失色,她惊叫道。
“无期徒刑?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做错了什么?”
“这个。。。。。。我奉劝你,以后最好也不要再想着他了,你和他之间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知道我们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吗?”
“。。。。。。特殊生物事务所?”
“对,那么你联想一下,我们处理的都是哪类事情。。。。。。”
随着审讯员的循循善诱,一个可怕的联想浮现在谭静的脑海中。。。。。。
“你是说。。。。。。方新。。。。。。他是非人类。。。。。。”
——没错,你要不是给票票,我就让方新变成大猫找你玩美女与野兽!!!——说话算数!
第190章 生物工业革命()
“老刘,我觉得有个事需要跟你打个招呼。”李孟华找到刘怀毅。
“你说!”刘怀毅一指旁边的沙发,让李孟华自己随意,俩人相逢于微末,起于青萍之时,另有一份相互的情谊在,所以非正式场合都不太在意。
“我已经破解了苏拉和清洁菌的繁殖技术。”
“哦!恭喜你功力大涨,估计你距离诺贝尔奖不远了吧?”
“快了,我正在准备抛出一项基因编辑技术,这是受到咱们局里这些特殊生物启发借鉴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出来的,我称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确实有可能得诺贝尔奖。”
“我擦!!你说真的?”刘怀毅惊得一蹦高。
“真的!不夸张!”李孟华脸上带着自得的微笑,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技术水平,在特务局这段时间收获巨大,现在他在基因和细胞发育领域绝对是冠绝全球的——当然,0810除外!
“我。。。。。。我。。。。。。我。。。。。。”刘怀毅一时高兴和震惊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他脑子里急速的旋转,快速的思考此事的意义和价值,是否有可资利用的地方。
“利用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将有可能正式开启生物文明时代,生物技术将会进入类似于工业革命的爆发式发展状态,它的价值大概相当于第一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技术。”
“。。。。。。这么牛。。。。。。”刘怀毅又被狠狠震了一下,这个评价可不是技术层次的了,这已经是人类文明变革,生产力变革,经济变革的重要事件了,这已经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五到十年战略规划的层次了。
刘怀毅突然冷静下来,安静的坐下来,进入了长考。
李孟华没有打扰他,给自己沏了一杯茶,就着氤氲的蒸汽,品味着茶香,静静等待刘怀毅的思考结果。
李孟华并没有为自己吹嘘和夸张,人类在生物技术上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最开始不过是物种养殖繁育,植物杂交栽培,还都停留在宏观世界里。
直到发展到胚胎技术,受精卵技术,克隆技术,才算进入围观世界,进入了细胞级的技术水平。
虽然进入了细胞级水平,但是克隆技术隐患太多,一直无法形成稳定的精确的量产模式。这是因为生物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生物技术想要发展,必须跨越一个比较高的理论和工程门槛。
所以即使细胞级的技术,仍然算不上入门,仍然只是类似于灰箱操作,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只有基因解析完成,基因编辑技术达到精确化,生物技术才算真正入门,而人类现在的技术水平刚好处在门口徘徊的状态。
基因解析现在已经全面展开,碱基对已经能够充分准确的识别,但是基因构成还有待辨认,这个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识别有了,精确化的基因编辑技术刚好是操作性、工程性的技术,有了它基因解析才有用武之地。
基因解析和编辑,这两个方面刚好构成了生物技术的入门证。只要这两点解决掉,生物技术就正式进入快车道,进入类似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拥有了蒸汽机之后的状态。
在此之前,细胞发育和基因工程领域总共诞生了9个诺贝尔奖,其中一个属于基因修饰技术,一个属于基因测序和编辑技术。
按照现有国际上基因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李孟华如果拿出第四代的精确化基因编辑技术,估计一个诺贝尔奖是跑不了的。
这种可能性非常高,所以说李孟华完全没有夸大。
“李老师,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开你的技术?”
“所以来跟你商量嘛,毕竟我们算是涉密部门,这种关键性技术的发布,肯定要给你打个招呼,跟上面汇报一下才行。”
“。。。。。。这个。。。。。。你得帮我斟酌一下,具体该如何汇报。”
俩人商量了很久,最后确定了一个主题思想——论推动生物技术工业革命的可行性研究!
这一份学术文论性质的工作报告递交给内阁之后,内阁沉寂了很久,直到俩人以为石沉大海的时候,他们突然接到通知,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
在讨论会的门外,俩人非常意外的见到了首辅的办公室主任。
“吴主任!您怎么来了?”刘怀毅赶紧快走几步,热情的用双手紧紧握住对方伸出的手。
“我也是为这次会议来的。”
“哦?”吴主任的回答让刘怀毅有些惊讶。
“你们呐!你们那份报告让内阁好一阵头疼,信吧,有点耸人听闻,不信吧,毕竟是专家的意见。后来智囊团也给了看法,但还是力度不够,就组织了这次学术讨论会,我也是来旁听来学习的。”
吴主任停了停,突然又说了一句。“如果你们能说服与会专家,那么我们很可能要重新修订下一个五年